返回

综红楼之重生之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6章 林如海(十五)(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民间有句俗话, 叫做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当林如海从那本《括地志》中寻出那张折叠的纸,看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就有种被馅饼当头砸中的眩晕感。

    说真的, 就是当年自己殿试之上, 被圣人钦点为探花郎的时候, 他都没有这种感觉。

    因为那探花郎是他十年寒窗苦读换回来的, 付出了他无数的血汗。

    而他从小到大,也一向没有什么特别的运道,甚至很多时候, 付出十分, 往往才能收获七分。

    他原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还曾经因此郁闷过。

    不过久了也就习惯了, 反而养成了他豁达的性子。

    后来地府一游, 让他知晓, 他之所以运道不好, 是因为先祖杀伐过重, 带累了后人气运的缘故。

    如此说来,他就更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若是没有先祖的披肝沥胆, 哪有他林家的几代列侯?

    所以说, 突然有这么一块, 馅饼掉在自己头上, 虽然饼不是很大, 也足以让一直气运不佳的林如海发懵了。

    ——这是真的吗?

    林如海拿着那张纸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 纸只是最普通的那种,到了书铺子里,两文钱就能买一刀;字明显是左手写的, 虽然也算工整,但看着总是别扭。

    这是一张很难查到出处的纸条,上面写的是关于太子一党的罪证。

    ——扬州织造李家,暗地里截留本该上缴国库的银子,献给了太子。且去年一年,数量竟达百万之多!

    这可真是针对他林如海投放的消息呀。

    他才从扬州通判的任上下来,上报扬州的事,岂不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这种事情,只要林如海报到了圣人那里,无论事实如何,一定会让圣人对太子生出一丝不满。

    这点儿不满短时间内肯定是不会有什么作用的,但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定然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上辈子和上上辈子,太子不就是这么被他们给逼反的吗?

    如今,唯一需要他斟酌的,就是怎么上达天听。

    他如今只是一个五品官,而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参加大朝会的权利。

    他也已经不是地方上的通判了,也没有了上密折的权利,也不是御史,能直接入宫面圣……

    总之,若是他不想赌自己的奏折会不会被中途截下来,就要托一个能直接面圣的人,代他转呈。

    而目前,他有三个人选:贾敬、王阁老和连闻声。

    但若是选贾敬的话,就等于是在直接向太子示好,十有八九会被借机拉入太子一党。

    因此,这个选项已经可以排除了。

    选王阁老倒是没有这个顾虑,但王阁老的性情太过刚直,说不定就会召集门生故吏,在朝堂上大张旗鼓地把这件事给暴露了。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王阁老……林如海也不想打扰他老人家。

    若是如此,就只能去找连闻声了。

    只是,两人不过是初识,也不知连闻声愿不愿意被牵扯进来?

    罢了,明日还是问问吧。

    以连闻声的为人,自己既然想到了他,却不问一声,他会觉得自己不拿他当朋友的。

    但还没等到他去找连闻声,朝中便出现了大变故。

    太子一党的官员忽然跟发了疯似的,疯狂地攻讦三皇子党的人。

    大到二品大元,小到七品小官儿,只要是三皇子党的,个个都有被弹劾的危险。

    这年头,凡是当官的,又有几个是干净的?

    不说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惯例的冰敬碳敬,京城里只要是能刮油水儿的部门,那是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跟着分润好处的。

    因为,你要是不和光同尘,人家就不敢带你玩儿,怕你这样的大清官突然跑去告发他。

    不说别处,就说堪称清水衙门的礼部,林如海虽然还不被大多数人接纳,但只要有了好处,该他的那一份儿,却是从来没有被昧了去的。

    林如海历经三世,深谙官场哲学,对这种灰色收入,自然不会故作清高。

    但灰色收入毕竟是灰色收入,来路总是不那么正的,若是认真追究起来,一个“贪墨”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更何况,许多人还不止是这些灰色收入。

    三皇子党里还有许多仗着上头有人,收了好处帮忙安插职位的。

    虽然都不是多重要的职位,但干这样的事,无疑是触到了圣人的底线。

    因此,圣人震怒,朝野皆惊。

    这种时候,林如海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以免引火烧身。

    三皇子党的人算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吃了个大大的暗亏。

    但三皇子党别的不多,读书人却是不少,第二日便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喷了回去。

    还是那句话,凡是当官的,几乎就没有干净的。

    那些真正清正廉明的,也不会加入这些夺嫡的党派。

    太子和三皇子都是经营多年,树大根深,两方相互攀咬起来,牵连甚广,甚至一度险些影响朝堂的运行。

    圣人本就是个万事求稳,稳中求胜的性子。

    朝堂一乱,不到半个月,他就觉得焦头烂额。

    于是,太子和三皇子先后被叫进了乾清宫,劈头盖脸捱了一顿训斥。

    三皇子麻溜儿的认错了,并保证不再任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