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综红楼之重生之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3章 王熙凤(四十四)(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虽然他自己就刚刚逼死过一个太子, 但老圣人却知道,每个帝王决心立太子的时候,都是期望太子能承正天下,御极九重的。

    而眼前的六儿子愿意将太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过继给大儿子, 显然是真心实意得愿意为大儿子留一条香火的。

    毕竟, 天家亲情虽靠不住, 自古以来, 同母所出的兄弟虽相争也更为剧烈。

    但若一开始,就彻底绝了其中一个的念想,兄弟二人为了共同的利益, 也会齐心协力的。

    老圣人眼睛湿润, 喃喃道:“也不枉你大哥疼你一场。”

    这却是让圣人有些愧疚了。

    其实, 圣人之所以有此提议, 除了想要给大哥留个香火之外,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却是他自己的私心了。

    故太子薨逝至今, 老圣人既未提起要废黜了他的太子之位, 也迟迟不肯松口给他一个谥号,至今上上下下都含糊得称一声“故太子”, 显然是心头颇为犹豫。

    如果他能说动老圣人, 过继一个子嗣给故太子, 以老圣人对天下的看重, 定然会给圣人正名。

    毕竟, 元后嫡子已逝, 下一个顺位继承人,不就是继后的儿子了嘛。

    礼部那群老东西敢跟他别苗头,对上老圣人, 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的。

    没错,圣人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为自己的母亲讨一个后位。

    果然,老圣人便问:“听说你最近一直召见礼部官员,不知所为何事?”

    圣人闻言,脸上露出羞恼之色,一掀衣摆,“噗通”一声就跪下了:“本来儿子是不想让父皇忧心的,但礼部诸人欺人太甚,请父皇为母妃做主!”

    不出圣人所料,老圣人虽退位了,但对朝中内外,却了如指掌,今日既然问起来了,自然就不会单单是问问而已。

    老圣人道:“究竟何事,你且道来。”

    圣人气道:“母妃含辛茹苦养大儿子,如今该是母凭子贵了,礼部却死咬着,只肯给一个贵妃之位。儿子……儿子……”

    他憋得眼睛通红,最终只是重重磕了个头,大声道,“请父皇为母妃做主!”

    老圣人有些诧异。

    他原本以为,圣人是要替自己的生母刘才人鸣不平。

    却不想,圣人所求的,却是要替养母欣嫔谋一个尊位。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

    刘才人位卑而无宠,圣人一落草,就被抱到了欣嫔那里。

    欣嫔无子,自然对他百般疼爱、悉心教导,并隔离刘才人,以防她和自己抢儿子。

    而刘才人即懦弱又命薄,圣人三岁上头,就香消玉殒,默默消失在了后宫。

    小孩子嘛,自然是谁养大的,就和谁亲。

    在养大自己的养母,和从未见过的生母之间,圣人选择了养母,也是人之常情。

    再则,养恩大于生恩。

    无论于公于私,圣人偏向欣嫔,都无可指摘。

    老圣人淡淡道:“这些老东西,怕是忘了谁才是主子了。此事你不必管了,好好准备登基大典才是紧要的。”

    圣人心头一松:成了!

    这时,澈哥儿的奶妈奉凤姐儿之命,抱着澈哥儿来给老圣人请安了。

    一听说大孙子来了,老圣人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菊花,一叠声得说:“快,快抱进来。这个时候,外面寒气还没散呢!”

    奶妈急忙抱着澈哥儿进来,还未行礼,便被老圣人催促着,将澈哥儿递到了老圣人怀里。

    “哦,乖孙儿,你来啦?”老圣人瞬间就把圣人抛到了九霄云外。

    “呀!”澈哥儿看见了这些天一直和自己玩儿的人,发出了惊喜的咿呀声。

    祖孙二人立时进入了鸡同鸭讲还能诡异的和谐进行的模式,衬得荦荦孤立的圣人分外凄凉。

    圣人干站了片刻,老没意思了,便干巴巴得说:“那儿子就先告退了。”

    “去吧,去吧。”老圣人随意摆了摆手,却是连眼神都欠奉一个。

    圣人:“……”

    ——算了,我还是独自美丽吧。

    圣人回到乾清宫的书房,处理了一些简单的政务,便回了承乾宫。

    这让摩拳擦掌,准备再次与圣人争锋的礼部尚书与左右侍郎如一拳打在了空出,甚至心底还生出了一丝惶恐来。

    果然,不到下午,便先后有好几道旨意自寿康宫中传出,第一道就是大大地夸赞了一番年迈的礼部尚书,把他升为了太子太傅。

    不错,不是加封太傅,而是直接升职。

    尚书是正二品,太傅是正一品。

    这样看的话,这妥妥是升官儿了。

    可账不是这么算的。

    太傅品级再高,那也是空有名头的虚职,一般有两个用途。

    第一,就是给告老还乡的老臣们的荣誉;

    第二,就是为能力足够却资历不足的能臣加码。

    因此,圣旨上一旦提到“太傅”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用的加封,也就是在保留原有职位的同时,兼任太傅。

    像礼部尚书这样,升职成太傅的,就是赤-裸-裸的明升暗降了。

    礼部尚书黯然退场,左右侍郎也是心头一凛,丝毫没有即将升职,顶替礼部尚书的喜悦。

    虽然一部之中没了尚书,左右侍郎顶替已经是惯例了,但凡事都有例外。

    果然,紧接着的第二道圣旨,就把两人不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