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燕京闺杀(破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9章 定风波04更新:2020-10-21 09:14:07(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皇觉寺的这个夜晚, 谢吉祥睡得特别沉。

    她没有做梦,没有回忆,只让自己安然沉浸在幽幽檀香之中, 感受久违的安静祥和。

    次日清晨,她是在一片叽叽喳喳的鸟鸣中醒来的。

    皇觉寺中有各种各样的鸟。

    普通平凡的麻雀、声音婉转的黄鹂、叽叽喳喳的喜鹊,每一只都轻灵活泼。

    谢吉祥坐起身来, 掀开帐幔往外看。

    阳光穿过窗楞,温暖了一整个厢房。

    不知何时起,阳光普照。

    谢吉祥没有懒床, 她起身更衣, 梳妆打扮之后,推开了厢房的门。

    赵瑞已经醒了。

    他穿了一身干练的劲装, 手里捏着长剑, 正在阳光下练剑。

    明尘法师站在屋檐下, 安静地看着练剑的赵瑞。

    修长的剑尖闪过耀眼的光芒,谢吉祥眯着眼, 看着阳光下的年轻世子。

    赵王何德何能, 能有这么优秀的儿子。

    如此想着,谢吉祥忍不住抿嘴笑了。

    待赵瑞练剑结束, 明尘才道:“你精进了不少, 用剑的力度更强, 杀气也更重。”

    赵瑞收起长剑,扔给守在一边赵和泽, 结果帕子仔细擦脸。

    “长年跟凶徒打交道,不精进也不成。”赵瑞说着,不经意地看向谢吉祥。

    谢吉祥小时候经常看赵瑞练剑,不顾长大之后他便不经常在谢吉祥面前耍剑。

    进入仪鸾司的赵瑞改剑为骨扇, 依旧用得极为飒爽狠厉。

    “怎么样?”他问谢吉祥。

    谢吉祥依旧还在回味,没回答,只是一步一步来到院中,帮他到了碗茶。

    赵瑞看她脸上略有些傻气的笑,也没再追着问。

    早饭是在皇觉寺用的。

    皇觉寺的素包子也是一绝。

    豆腐、瓠瓜、粉丝、木耳夹杂在一起,加一点点的豆油,一口下去有春日的味道。

    食素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谢吉祥配着酱瓜吃素包子,一边还喝了一碗豆浆,皇觉寺吃用的所有东西都是僧人们自己耕种,皆是新鲜可口。

    待到用完早饭,谢吉祥和赵瑞跟着僧人们听了一场早课,才去同苦海大师道别。

    苦海大师正在林间漫步。

    他身边有成群的鸟儿,还有不知从哪里蹿来的松鼠,在他脚

    边跳跃。

    听到脚步声,他回过头来,冲两人摆手。

    赵瑞和谢吉祥没有上前,恭恭敬敬对苦海大师行礼,然后便悄然离去。

    回程很漫长。

    待到了庆麟街前时,有校尉上前禀报,夏婉秋听了一会儿,回来道:“大人,昨夜北郊乱葬岗平安无事,无人探查,北郊护城司没有发现异常,没有出队。”

    赵瑞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护城司毕竟不是仪鸾司,也更比不上全都是精锐的皋陶司,即便知道赵瑞去了北郊,也只当他是去拜访苦海大师,根本不敢盯梢。

    不过,护城司能力不足,并不意味着更换尸体之人也同样懒散。

    只是不知对方是当真没发现他们还是知道了不想去管。

    赵瑞垂下眼眸,觉得很有意思。

    不管怎样,书生尸体出现的时机、地点都太过精准,让人无法不去注意。

    先不去侦察对方的背后目的,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查书生死亡一案。

    不多时,皋陶司衙门到了。

    马车直接进入衙门内,谢吉祥在前衙下了马车,直接跟赵瑞往义房行去。

    此刻的义房听起来很是有些忙碌。

    邢九年不停吆喝着徒弟,把殷小六指挥得团团转,不仅使唤徒弟一个,他还叫了两个校尉,一起在义房里忙碌。

    苏晨今日刚好守在皋陶司,见赵瑞回来,忙上前道:“大人,邢大人发现了很重要的线索。”

    赵瑞同谢吉祥对视一眼,两个人都有些诧异。

    先不提书生是被死后移尸,死亡地点和时间已无法侦察,就看书生身上残存的衣物伤痕,似乎也不足侦察出对方的出身性命。

    一个没有来处的人,是很难调查出死因的。

    没想到,邢九年就是这种明知不能还偏要能的人。

    赵瑞道:“邢大人还在忙?”

    苏晨点头,把初检验尸格目呈给赵瑞:“大人,因邢大人发现同旧案牵连的重大线索,此人死亡超过三个月未有人报案,因此便做主提前尸检。”

    一般发现荒野死者,衙门都要等一日看是否有亲属上门认领。

    不过这具书生尸体已经死亡超过三个月,查阅仪鸾司和护城司的失踪人口卷宗,也没有查到相似的失踪报案,因此邢九年便按捺不

    住,初检之后直接复检。

    根据尸体的状况,有时复检很快,有时候却很慢。

    就如同此刻,已经快要正午时分,邢九年还在义房里忙,看样子午饭前是结束不了了。

    赵瑞接过验尸格目,跟谢吉祥一起看。

    邢九年的初检结果跟他们和老张头推测的差不多一致。

    此人大约在二十五六年纪,死亡时间约在四月,死因处写了存疑,显然是因为尸体腐败,死亡特征不是很明显。

    除此之外,邢九年特地写了死者的衣服为崇年书院的学子道袍,尸体上的残存布料很清晰,除非是死后被人更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