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把齐寒章的身世弄得天下皆知, 这个念头早就存在齐靖渊的心中。
这辈子他根本没打算给齐寒章留余地,折腾这么一出,会让他在云南彻底没了依靠, 并且受云南王怀疑,这辈子他想顺利成为云南王,那就难了。
折腾出齐寒章的身世,他同太后的合作也会就此作废。隐藏着身份的齐寒章对太后来说是有利的, 因为可以在暗处给齐靖渊一刀, 可曝光了身世的齐寒章就没什么大用处了。
受云南那边不待见是必然,受京城这边怀疑是肯定,称得上是两头不落好。
这些事在齐靖渊心里琢磨了很久, 他甚至已经想好什么时候宣布这些事合适,什么时候让齐寒章这颗棋子曝光更好。
这些事在他脑海里不停的转悠着, 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可提出这个计划的却是谢临溪。
当时谢临溪是这么说的,他一板一眼的说道:“世子这般所为, 所图不明, 王爷当慎重。既然世子身份已经查清, 王爷也没必要替云南王那边隐瞒, 直接昭告天下便是。”
齐靖渊听着他这话,心里涌起的是各种滋味。
他计算着这些, 算计着所有人,所仪仗的不过是经历了上辈子不为人知的那些事, 谢临溪不同, 他什么都不知道, 能让他说出这样的话,所考虑的事都是为了他。
他想要那个位置,谢临溪便改变自己的做事风格。着眼之处不再是眼前之地, 不单单是他这个人,他所看的是整个大齐。
一切都是为了他。
谢临溪看齐靖渊看着他有些走神,不由道:“王爷在想什么?”
“在想你我果然注定是要在一起的。”齐靖渊收起心思感叹着说了句这样的话。
谢临溪不知道他的思绪为何突然跳到这里,随即又听齐靖渊道:“你是怎么想的?”
谢临溪敛起心神认认真真的说:“王爷,云南那边这些年一直怀有二心,云南王想要弄出些动静可是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云南王是个优柔之人,如今我们抓住了他的把柄昭告天下,于情于理他都处在劣势,加上云南王府内本就不太平,这种情况下,云南王只要不怕被天下人的唾沫淹死,就不敢对京城如何。既然是送上手的把柄,事态对我们这般有利,不加以利用实在是对不住云南王这番心思。”
“当然,最关键的是王爷的心在云南,有机会自然要把握住,把云南王的所作所为公开,王爷日后行事会更加方便。而且,自古以来,防人之心不可无,世子身世被发现的时间太巧,如今朝堂上水正浑浊,我忍不住多想。”
齐靖渊弯下眼,他刚才的话说的很对,他和谢临溪心有灵犀,注定要在一起。
上辈子谢临溪对这些事肯定也是有所怀疑,可那时他已经把所有的退路都斩断,他周围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谢临溪相信齐寒章编造的故事,怕只是没办法了,所以只能抓着最后一个机会,为他寻找出路。要不然这样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轻易落在齐寒章的圈套里。
还是因为他,那时就算知道前方是悬崖,也只能往前走。
摄政王、摄政王,自古以来有几个摄政王能安然退去,是他想的太简单,以为自己心思光明,行事磊落便不会让人多想。
他一直想着自己会全身而退,所以很多事不去计较,说到底还是他自己蠢笨。处在权利中心,哪能说走就走,哪能不受人猜忌和妒忌。
“你考虑的很周全,就按你说的做。”齐靖渊道,满眼温和满心信任。
谢临溪被他这信任之态晃了下神,他其实有点想不通齐靖渊为什么会这么相信他。齐靖渊是要朝最高那个位置上走的人,对他却完全没有怀疑之心。
好在很多事谢临溪并不愿多想,他看重的是现在,他和齐靖渊的现在。
齐靖渊发往云南的呵斥之诏让天下人震惊。那道圣旨上写的有鼻子有眼,不由人不信,况且事发太过突然,云南王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等他回过神,此事已经明晓天下。
天下人对此事议论纷纷,都在那里念叨,云南王以庶子充当嫡子让其入宫,心里藏得到底是什么阴谋。
是对皇上不放心,会加害自己的嫡子,还是所图其他。
这道圣旨让云南王府乱成一团,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如今阻止都不知道该如何阻止,除非他们有把握把在京城的齐寒章给杀掉,把真正的齐寒章当做是庶子,用此阻止一切。
可即便是他们有这个心思,从云南到京城快马加鞭也要好几天才能到达。
这样一来,光从时间上就来不及。
云南王更是气恼,气齐寒章更恼怒于他。主要是齐寒章把云南王府的老底都给掀出来了,他就算是想做假也做不成。
也有谋士劝说云南王干脆趁着机会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屎盆子全部扣在京城那边。只说他们污蔑,云南虽是大齐国土,到底听从云南王调遣的比较多。
这种情况下他们完全可以指鹿为马,云南将士即便心中知道事情为假,多半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个世上想要建功立业的人非常多。
他们跟着云南王就是想要立下更大的功劳,得到更多的权势。
现在京城那边国库空虚,只要云南这边大军压境,逼迫京城,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云南王对这个提议有点心动,不过有人提议就有人反对,觉得这样做太过冒险。云南王考虑了又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