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错穿成女配后和病弱大佬HE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章 月考(二合一)(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俞景的微信头像是一只卡通猫。乐璃没想到这个小可怜居然也喜欢猫, 还这么有童心。

    脸上忍不住漾开笑,乐璃发微信,“你睡了吗?要是还没睡,能否向你请教一道题?”

    她说过要多联系, 向他请教问题不但可以提高自己, 还能联络感情, 简直是一举两得。

    乐璃正对着试卷拍题的时候,俞景就回消息了。

    俞景躺在自己的小床上, 看着手机上那个揪脸猫的图片, 心尖微微发热,“还没睡,你发过来。”

    乐璃便把题目发了过去。俞景坐了起来,很快看完了题目, 然后迅速有了思路, 认真给她打字讲了起来。

    乐璃没想到俞景这个偏内向的小可怜讲起题来居然还挺利落, 井井有条的, 很快就让自己茅塞顿开。

    “你真厉害。”她毫不吝啬地夸。

    俞景眼神幽深了一点, 舌尖舔过上颚,慢吞吞地打字, “你别夸我。”

    “为什么?你本来就很厉害啊。”乐璃不以为然。夸俞景能取得他的信任, 为以后铺路。而且她是真心实意地佩服他的学习能力的。

    俞景看着“你本来就很厉害啊”几个字,呼吸都变得滚烫起来。

    “时候不早了, 睡吧。”

    乐璃以为他被自己夸得不好意思了,微微一笑, “好,晚安。”

    退出和俞景的对话框,乐璃想到一件事, 切进了班级群。她穿过来没两天就把班级群屏蔽了,这会儿切进去,看了看群成员,果然没看到俞景。

    她给班长刘晗发了一条微信,“俞景有微信了,是不是应该把他加进来,毕竟他是我们的一员。”

    刘晗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才看到。他对俞景这个人,没有太大的反感,但是这个人从不和人交流,可怕而怪异,他不太愿意主动加俞景进来。而且班上不少人不喜欢俞景,他不愿意得罪那些人。

    于是刘晗回答,“不用加吧,反正俞景也不会进来。”

    乐璃正在背历史,见到短信,坚持,“他不加那是他的自由,但作为班级的一份子,他应该享受和别人同等的权利。”

    自己不加和不被加,那可完全是两个概念。

    刘晗有点恼,但又清楚乐璃说的有道理,于是不情不愿地给俞景发了邀请,结果很快就被俞景拒绝了。他更恼了,截图给乐璃看。

    乐璃简简单单发了一个字,“哦。”

    刘晗觉得一天的好心情都没了,只能在心里埋怨,自己的成绩差成那样,还管别人的事情,真那么闲多刷两套题啊,月考准备好了吗?

    月考准备好了吗?连一贯严厉的英语李老师都把乐璃叫出去问这个问题。

    “准备好了。”乐璃笑得自信。

    李老师想起她上次说紧张,才考得那么难看,特意嘱咐她,“这次不要紧张,好好考。我不要求你回到第三名,至少要进前八名,知道吗?”

    李老师现在对乐璃印象很好,这个女生不仅完美跟上她的课、回答她的问题,还勤学好问,举止得体,明媚真诚,跟以前有点捉摸不定的样子大不一样。

    她是所有任课老师里面,最信任乐璃的人。乐璃自然懂得感恩,灿烂一笑,“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高一年级的这次月考在本周周四、周五加周六上午进行,按上次考试的成绩排考号,每个班级都打散了。

    乐璃所在的考场,是每个班的第九到十八名,勉强算是个上游考场,氛围还行。就是总有人时不时地看她,毕竟她前不久才被挂到论坛。

    “那个就是传说中的校花妹妹吗?长得没校花一半好看啊。”

    “人家是收养的,又不是亲生的,没校花一半好看也正常。”

    “听说她为了追沈星烨,成绩倒退八个名次才来我们这个考场,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小小年纪就想着恋爱,难怪成绩下降,还说这次要考进前五十名,说大话吧?”

    “算了,不要说了,安心准备考试吧。”

    乐璃就顶着这些八卦的视线和议论,淡定地考完了全部的九门试卷。

    这次试卷没有上次的难,老师也十分迅速,很快就把试卷判出来了。

    学生们虽然八卦,但毕竟是以学习为主,考完了就巴巴期待着成绩的公布。

    周一,第一堂课照例是语文。没头发满面春风地拿着试卷进了门,站在讲台上,笑说,“同学们啊,你们这次考得有进步,老师很欣慰。”

    “老师,多的别说,快发试卷吧!”因为没头发脾气好,学生们跟他说话也会放肆一点。

    “好好好,”没头发语气慈爱, “我从一百二十分往上念啊,一百二十分以下的就不念了。”

    他把不需要念的试卷分给组长们发了下去。几个组长熟门熟路,很快把试卷发完了。

    有人故意朝乐璃问,“乐璃,你考了多少分啊?能进前五十名吗?”语气透着一股嘲弄。

    乐璃回头冷淡地扫了那人一眼,没有回答。

    乐璃没有领到组长发的试卷,对此她并不意外。语文和英语她是最不担心的两科,英语不说了。她大学虽然没再学语文,但是从来没放弃过阅读,而且随着年纪增长,理解与思考能力、思想深度也是逐步加深的,作文不在话下。

    “肖小雨,122。”

    “王念,125。”

    “刘晗,127。”

    “俞景,13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