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0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太子愣愣地看向保康弟弟, 还没反应过来,其他兄弟倒是都明白了,这个时候太子出面最合适, 一起喊“太子弟弟/哥哥”。

    太子看着保康弟弟, 发现大哥和弟弟们都看他,他眨巴眼睛终于明白过来, 着急之下立马就要下去马车, 可他脑袋和一条腿都伸出去了,又回头。

    看向保康。

    保康:“……”

    保康和他太子哥哥四目相对,领悟到他太子哥哥的问题,从容地抬起右手,庄重地打一个佛号:“阿弥陀佛。”

    太子:“……”

    太子恍然大悟:他的保康弟弟当年正式行剃度之礼,可还没正式还俗。和尚们见到任何人都只打佛礼, 保康弟弟当然也不用行跪礼。

    自觉“明白”·太子,快速下去马车。其他的哥哥弟弟们看着太子的背影, 看着他们的保康弟弟/哥哥,也觉得自己明白了——保康弟弟/哥哥还没还俗, 当然不用行俗家大礼, 当然不能穿俗家衣服。

    保康:“……”

    这边保康继续保持他“佛门弟子”的和尚形象, 那边太子在他汗阿玛和他二舅姥爷的面前, 当着随行的、送行的,所有文武百官的面儿, 慷慨陈词。

    “汗阿玛、索额图大人, 保成喜欢和哥哥弟弟们一辆马车。”

    “汗阿玛、索额图大人, 对于仪仗,保成的看法是,从心为上。当年太宗皇帝时期改国号大清,天聪六年定仪仗之制,规定凡国中往来,御前旗三对,伞二柄,校尉六人,其制甚简。

    天聪十年改元崇德,始定御仗数目及品官仪从,一切以方便不扰民为原则。至世祖皇帝入关定鼎,礼部大臣们参稽往制,量加增饰。但世祖皇帝每次出行也是能简则简。”

    “保成的记忆里,汗阿玛每次出门,也大多都是轻车简路,言传身教保成万万不可扰民。除了,圜丘、祈谷、常雩三大祀,大阅兵之时,从不动用大驾卤簿,驾车人数减半,鼓乐人数减半,豹尾枪、弓矢、仪马人数减半……”

    太子的一番话,既表达了他的“兄友弟恭”,也表达了自己对他汗阿玛的仰慕之情,更表达了自己非常乐意,非常应该“轻车简行”,保持皇家这一个美好的节俭品德……

    最重要的是,直接将有关于他保康弟弟礼仪的话题摘出来。

    皇上表示非常满意;叔伯们大臣们也都表示,太子言行甚佳;索额图也捏着鼻子表示太子一心爱民,满心孝顺,友爱兄弟……

    太子收获赞誉一片,满脸恭谦。

    出行之前的一个小插曲完美解决,太子回来马车,出发的队伍终于动了起来。

    秋风送爽、太阳高挂九天。

    仪仗扈从、鼓乐齐鸣,车乘相衔,旌旗招展。

    四九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他们的皇上出发去边境了,要去打沙俄了,夹道相送,高声呐喊。马车里头,保康听着四九城人的热情,笑得阳光般灿烂;等他太子哥哥在马车里做好,立马对着他太子哥哥竖大拇指:“太子哥哥棒棒哒!”

    弟弟们:“太子哥哥棒棒哒!”

    就是大阿哥也非常不乐意地说了一句:“太子弟弟棒棒哒!”

    太子“矜持且谦虚”地笑,转头看向他的保康弟弟,眼神儿真挚,小表情严肃郑重,还拉着保康弟弟的手。

    声音也是饱含感情:“保康弟弟,哥哥一定会和汗阿玛提出来,保康弟弟正式还俗的事儿。”

    保康:“……”

    保康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到他大哥、三哥、弟弟们的“仗义之言”。

    “太子弟弟言之有理。保康弟弟正式还俗乃是大事。”

    “太子哥哥说得对。我们也和汗阿玛提出来,保康哥哥要还俗。”

    “现在出门不大方便,等我们到了盛京提出来,还是回来京城再提出来?要不要正式上一个折子?”

    “对,我们一起上折子。上次我们一起上折子,汗阿玛就认真批复了。”

    “…………”

    一人一句,都开始讨论折子该怎么写,保康赶紧阻止。

    “阿弥陀佛。哥哥弟弟们请稍等,请听保康一言。”

    太子:“弟弟有何更好的建议,只管说来。”

    大阿哥:“弟弟放心。我们一定办成此事。”

    胤祉:“弟弟放心,弟弟可以穿上美丽漂亮的衣服。”

    胤禛:“哥哥放心。我们一起求汗阿玛,汗阿玛一定会答应。”

    胤祺:“哥哥放心。我们一起吃美食,看美景,长大喝美酒。”

    保康因为哥哥弟弟们的真心情意感动,眉眼飞扬,眉梢眼角都带着欢乐的笑意:“保康谢谢哥哥弟弟们的心意。”

    “保康认为,汗阿玛没有提出来保康还俗的事儿,自有汗阿玛的考虑。估计现在还不是保康正式还俗的时候。

    至于保康个人,保康没有受戒,没有忌荤忌酒等等要求,只是保康习惯了穿僧衣,习惯了吃素斋,也喜欢僧衣和素斋,日常起居饮食方面没有任何不适。”

    哥哥弟弟听得愣住。

    可是仔细考虑,也确实是如此。拉拢佛家,不光是和天下人表示皇上的仁慈,关系到收复蒙古的大事。

    可是他们明白归明白了,却是因为保康弟弟/哥哥话中的那个“习惯”而伤心。

    太子和大阿哥神色悲伤地说:“保康弟弟,哥哥以后一定更疼你。”其他的哥哥弟弟齐齐附和:“保康弟弟/哥哥,我们以后也更疼保康弟弟/哥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