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的1982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章 模考成绩(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考试折磨完学生之后,又开始折磨老师。

    因为是全市统考,为了防止批卷舞弊,批卷都是跨县批改。

    距离A县300公里的一幢教学楼内,灯火通明,有的老师面前还点了一盏煤油灯辅助。

    “学生学得越来越系统,题目也越来越难,英语今年又有作文,明年还得按百分之百计分,搁我也不一定能考的有多好,这些娃娃可真不容易。”一个中年人停下手中的笔,端起桌旁的搪瓷茶杯惬意的喝了一口白凉开。

    “谁说不是,而且这城乡教育资源本来差距就大,今年我们学校有两个好老师又被省里市里想方设法借调走,就剩我们这群三瓜两枣的,说不准哪天‘寒门贵子’这个成语就该没了。”旁边一人随声应和。

    可能是话题太过沉重,中年人没有继续说话,反倒是自娱自乐唱起了戏文:“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撒热血写春秋……”

    慢慢的唱不下去了,手上这一张卷子,ABC字母都能写的和蚯蚓乱窜一般,实在影响感官。中年人皱了皱眉头。

    十二道选择题,全对,中年人看了一眼直接在试卷上画出一个大大的红勾。后面的部分也已经被其他老师批改过了,所以,中年人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算分。

    24+36+20+20+……

    “嘿,我改到一张满分卷。”中年人一阵惊叹。

    周围桌椅挪动,一窝子的英语老师开始聚集过来围观。

    ……

    距离这里200公里的另一个县城内。

    另一批老师正在埋头批改着手上的数学试卷。

    几个老师聚集在一处望着摊在桌上的试卷愣愣出神,一张满分卷。

    即便是附加题应用到超纲知识也没有办法扣分,因为这个学生是在试卷上硬生生把所用公式给推导出来的。

    类似的场景同时出现在市内各县,之后单科成绩全部上报市里进行总分核算。

    ……

    三日之后,模考成绩下来了。

    全市轰动,市模考状元竟然被一个县中学生得了,并且优势巨大。总分640分,陈许直接破了600分,直接达到607分,而全市第二的市一中那位同学534分,陈许直接甩开第二名七十多分。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市教育局直接打电话到一中校长那里表示祝贺,并希望能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之后是县委、县教育局,纷纷打电话凑趣。一时之间,校长办公室的笑声、寒暄声和电话铃响个不停。

    王校长坐在椅子上盯着桌上的电话足足十分钟,确保没有新打进来的电话之后,才大跨步出门。他直接找到徐广峰和陈彦中,粗糙有力的大手主动地握着徐广峰:“徐老师,这一战你居功至伟,不仅仅有陈许这一名市状元,就算看全班平均分,距离市里的重点班级也是相差不远。”

    徐广峰也很高兴,但也很惶恐,自己明明什么事都没做,他艰难的将手从王校长的虎口里抽了出来:“都是同学们自己努力争气。”

    王校长又带着徐广峰、陈彦中亲切地面见了陈许。陈许只能拖着尴尬的笑容应付一番。

    这次即便是连见多识广的陈彦中都被震惊了,笑着对陈许说:“你说的还真对,即便是没有论文加分,你也能上北大。”始作俑者陈许也没有想到他的影响力能有这么大,他没有料到一个潜在的省状元乃至全国状元对于当地官员系统的影响力。

    王校长鼓励道:“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希望你能加油,高考勇夺全省高考状元,争取进全国前十。”

    陈许只能含笑点头。

    之后消息传到一班、整个高三年级、最后传至全校,所有人都知道陈许得了市状元。陈许一瞬间从一个小透明变成一个焦点人物,当天二中就有人跑过来要找陈许交流交流学习经验。

    陈许应付的太过疲惫,全天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表情维持僵硬的笑容。

    四人小组里除了徐广峰实在抹不开面子没有参加考试之外,高一玮、杜成松成绩都有突破。四人又互相勉励一番,陈许说:“这一白天下来累死我了,今天晚上就不陪你们晚自修了,我得先回去睡一觉。”

    说完,陈许便拎上老妈给缝制的单肩挎包回了家。

    没想到家里陈贤和许媛早早在家里候着,自宋中原走了之后,陈许第二次闻到了红烧肉的味道。这大概是分数下来之后最让陈许开心的一道福利。

    “太香了。”陈许不等开饭,就用手夹了一块。肥厚相间的五花肉,香甜松软。当然更吸引人的是那肉块里渗透出来的油脂,在口中回荡,竟然不觉得丝毫油腻。

    老爸老妈又对陈许进行了一番关爱询问,陈许自然乐意让他们早早放心,说道:“高考是有把握的,你们不用担心。之前我还写过一篇论文,陈教授帮我投了出去,高考可能还会有加分。”

    陈贤、许媛自然非常高兴,又让陈许多多注意身体,不要太累,累坏了身子,可不划算。

    陈许自然从善如流,吃完饭早早的跑床上睡觉去了。

    ……

    第二天,个人详细的分数都从市里发了下来。陈许终于从同学讨论的焦点中脱离出来。

    同学们纷纷挤在公告栏,查看自己的分数以及排名。

    陆大有和沈长河挤在一处:“长河,你真棒,全班第六,全校前二十,这个该能上大学了。”

    “你别说俺,你看看你的语文,是不是作文又写走题了,你但凡语文能到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