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楚氏赘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8章.128 孔、董密议,师徒联手!(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深夜。

    鸿门客栈。

    一间客房内。

    灯烛摇曳着微弱的光芒,映照着一名白发老者,和一名青年的脸庞。

    御史大夫孔寒友面色肃穆的坐在房内,面色阴晴不定,似乎在深思熟路着什么。

    而他的对面,正是他最喜爱的弟子董贤良。

    董贤良得了一道口谕,连夜从秣陵县城,赶回来和老师商议对策。

    御史台那边人都口杂,容易惊动别人。为了避免泄密,只好在这鸿门客栈里,师徒两人单独见一面。

    “恩师!”

    董贤良毕恭毕敬的躬身一礼:“弟子正午接到宫里的一道口谕,命我上奏疏批评‘岁举制’,抨击岁举之弊端。

    弟子知道此事重大,不敢轻易上书。便立刻从秣陵县赶回来,向恩师请教,如何把握分寸?”

    他要一击中的,免得误伤友军。

    “你这一下午跑了五十里,也是辛苦了。”

    孔寒友点头,说道:“皇上给为师下了一道旨意,限期半月之内,要破了岁举制!

    原本为师的想法,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不可操之过急。急了,呛着,噎死的不少。

    这次破不了岁举制,下次找到机会再战不迟。

    但是,皇上又命你上奏,显然是不想再等了。这是要命你我师徒二人,冲锋陷阵。

    干的好,当然是大功一件。

    没有干好...那就成灰了。

    为师身为御史大夫,执掌御史台,倒也很难倒下。

    但你仅仅是地方一员小县令,不是监察御史,却是极容易被抓把柄,给罢官。

    一旦罢官,至少数年难以再启用,误了前程。你这道批评岁举的奏疏,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被对手抓到破绽。”

    孔寒友语重心长说道。

    他精心栽培了董贤良、晁方正二十载,那是把两人当做接班人来栽培,日后朝廷儒派的中坚和栋梁。

    尤其是董贤良,持重老成,走的更远。

    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亲传弟子,尚未得到大用,就在朝廷派系的斗争中,成为朝廷碾压的牺牲品。

    他看得出来,皇帝逼着董贤良上阵冲锋,这也其实逼着他这个老师孔寒友上阵,全力以赴的攻击岁举制。

    他不全力以赴。

    董贤良一道奏疏上去,被丞相府众官围攻,立马就会成牺牲品了。

    “半月,破除岁举制?皇上为何如此急?”

    董贤良疑惑。

    光是争吵,也会吵半个月以上。

    想要拿到丰硕的战果,定然是极难。

    “还不是元宵之日闹出来的事情。

    那日,皇上和我等三公九卿大臣,在烟雨画舫体察民情,无意间听了诸侯王和匈奴使节伊雉的一番妄自尊大的话,皇上被惹恼了。

    诸侯和匈奴,乃是我大楚内外两个大患。皇上早就欲除之而后快,之前尚且犹豫,这次是下定了决心!”

    孔寒友想起当日的情况,也有些无奈。

    “但,攘外必先安内。

    打匈奴之前,必先铲除众诸侯,以防心腹生变。

    这群诸侯,占了我大楚将近小半的版图、钱粮,手握重兵。一旦天下有变,他们定然群起攻讦。

    剪出众诸侯王,这是大楚皇朝翻天覆地的大事。调动军队何止数十万,钱粮无数。

    可是这朝堂上的官,大多都是黄老之官。

    从谢主相、王副相,到九卿官僚,一个个讲究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主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是没事。

    谁会支持开战?

    想都不必多想,朝臣们定然是不支持,甚至反对剪出诸侯王。

    皇帝下了决心。

    那这朝廷上的黄老之官,必须要动一动了。

    而‘岁举制’,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在岁举上撕开一个口子,换一批新的官员进入朝堂,换一批支持剪出诸侯王的臣子们进来。”

    孔寒友淡淡说着。

    董贤良仔细的聆听着,默然。

    废除岁举。

    这是恩师、他、晁方正,还有天下儒生们,这些年一直渴望的事情。

    每年岁举的一百个名额,都掌握在门阀、勋贵和各地郡守的手里,他们有权利推荐举子,举子们几乎全是一群高门士子、关系户。

    在这种制度下,有几个底层的儒生能进朝堂?

    目前朝廷上的儒派官员,大多几乎都集中在御史台,在御史大夫孔寒友的庇护之下,权利极少。

    而丞相府、太尉府,清一色的门阀勋贵派官员,把持着大楚中央到地方郡县,几乎所有的权柄。

    没有大量的儒派官员,谈何大兴儒宗?!

    皇帝有心推行新政,破掉岁举制,废掉门阀勋贵派系的选人特权。

    用新的选拔制度,把一批中底层,才能出色的儒生们提拔上去。

    儒派官员,对新政,自然是全力支持。

    “破岁举,立新制!...这是千年大变革。对大楚皇朝利处极大。弟子当奏疏,直言利弊!

    弟子个人荣辱,无需太在意。”

    董贤良眸中露出毅然光芒,拱手道。

    孔寒友看着意志坚定的董贤良,微微颔首,赞许道:“那就全力以赴吧。为师帮你留着后路!”

    “对了,恩师。小昏侯办的《大楚邸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