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夸夸群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0章 点评前朝小丫鬟侃侃谈 飞扬跋扈狗腿仆被阻拦(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要说吕后那也不差, 太史公和班固都把她的生平列在《本纪》里,要知道《本纪》可是记录帝王政事的,当见这些史家对吕后的推崇。”

    “吕后青年时候不幸,没有遇到一个好父亲, 吕公为了虚无的帝王之相将女儿嫁给一个无赖破皮, 就算那相术了得吧, 也是为了将来的荣华富贵打算,丝毫没有考虑过女儿幸福。”

    “但是吕后不屈服, 她即使拿了一手烂牌,也挣扎着在乱世保全自己的儿女, 等刘邦得势后又努力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 先是做刘邦手里的刀,到最后自己掌握权势,让刘邦即使宠爱戚夫人也无力废太子, 迫于礼教熬到刘邦死后, 真真是横行了整个汉初, 嘿嘿, 随便杀他的宠妃和子女,当真是解气的很。”

    晴雯嘿嘿笑出声,黛玉打了个冷战。

    “窦太后就更神奇了, 先是以吕后棋子的身份能让文王不但不起提防反而获得专宠,要知道文王可是亲手杀死了吕后给自己封的王后和四个儿子的人!(注释一),窦太后后又历经三朝皇帝, 就是刘彻母子,初始也要看她脸色行事。”

    几个雪听的出神,晴雯这才步入正题:“那么湘妃跟这些女子比起来当真是没出息!据说尧是被舜杀死的,那么两妃就是委身贼人, 就连自己的哥哥丹朱都救不了。”

    白先生倒不反驳,反而想起什么似的说:“郦道元《水经注·湘水》里说过‘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故民为立祠于水侧焉。’倒跟以往民间传说二妃主动投江不同。”

    晴雯猛点头:“是了,阴谋论一点,说不定是舜先假装取二女让尧帝放心,然后等自己羽翼已丰以后,篡位杀了尧帝,囚禁了太子丹朱,再等时机成熟带妃子去征战,说起来搞笑,出征不是讲究带女子会触霉头吗?怎么又带两个妃子出门?肯定是路过湘江时推下去溺毙的,自己还全了大义,道貌岸然当什么千古贤君!”

    她这番观点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那时候人们经历了一个破四旧的年代,对这些上古贤君们没有迷信盲从心理,因而力求还原古代政治家们本来的面貌。这种观点和论文随处可见。

    可是如今是古代,唐尧虞舜是备受儒家推崇的圣人,怎么可能容得下这般诽谤?

    是以一群小女子听得一愣一愣的,俱是被这观点镇住。

    晴雯很满意,今天就是要给这些女孩子们讲一讲这些颠覆性的言论,让她们以后富有反叛精神,不说是直接反抗吧,至少也不要随意就屈服于封建礼教。

    黛玉存疑:“可是实际上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说不定湘妃们真是为了夫君殉情而死的呢。”

    晴雯就知道她会这样想,早就备好了一套说辞:“就算是自愿而死,为了一个男人就要死要活,他死了不是更应该振作吗?如果不爱夫君,那何必为别人所赞扬的忠贞不二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深爱夫君,那么把持朝廷、抚养幼子,继续他的政治理想,让他身前想要施行的纲领实施下去,从政治意义上让延续这个男人的生命,岂不是更好?”

    其实晴雯心里很怕那个结局,她知道林妹妹最后在红楼梦的世界里凄惨的死去,而且是在失去了爱情之后绝望死去。

    固然是贾家为了贪墨林家家产的外部迫害,但也与林妹妹本人的价值观有关。要不然,试把吕后、窦太后只流换到那种境界,只怕要玩到儿孙满堂恋恋权柄才罢休。

    虽然这也是林妹妹独有的人格魅力,但晴雯总希望自己能多用现代的观念给她吹吹耳旁风,至少让她多些自信,多些不屈,不至于走上老路。

    果然今天她这一番话惹得一行人都是沉思,明嬷嬷和喜嬷嬷也没有像晴雯所担心的一样训斥她的发言惊世骇俗。

    反而明嬷嬷也有些感触:“虽说晴雯姑娘说的直白了些,但深宫争斗还真是越不把男人当回事的主儿……”

    她话这里便觉不妥,忙戛然而止。

    可大家都已经明白了,白先生也叹了一口气:“你这孩子倒有几份慧根,读史书颇有见地,是个做学问的料子。”

    晴雯忙摇头:“先生可饶了我,我就爱打算盘,背诗文可是要我老命。”

    黛玉团扇捂脸,笑:“才活了几岁,就学老人家倚老卖老。”

    晴雯大咧咧惯了,也不以为意,相反,还打趣问黛玉:“姑娘,可还想要那湘妃竹椅?”

    黛玉还未吱声,旁边的雪雁先心直口快:“姑娘咱可不要了,赶明儿找什么吕后、窦太后用过的椅子是一样的。”

    这一出口,先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黛玉一行人有说有笑,又瞧着日头大了,这才摆车去城里最繁华的一家绸缎坊挑选布料。

    本来这些布商都会在刚到新款时把货物送到大主顾的府里以供挑选,但是黛玉她们一则是为了看看外面的热闹,二则是为瞧瞧别家是如何做绸缎生意的,以增加些见识。

    黛玉开设的忆江南布庄如今已经开始运营,她瞧着院子里的丫头都对此颇为上心,所以大发善心让几个房里的丫鬟都入了股。

    丫鬟们能都一个营生自然开心不已,虽然资费不多,但也是一份进项,何况每天听晴雯在姑娘跟前念念叨叨算账也颇为有趣,所以都入了股。

    只不过股份不同,一等的大丫鬟们入了一百两,小的丫鬟们就凑在一起几个人凑一百两,她们就图个开心,跟着晴雯学了不少东西。

    如今要去绸缎坊取经,自然个个打起精神,就想学些功夫,好将自己的生意盘得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