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古代交笔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5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三十名匠人学得如何不好说, 那十几号管事的心得体会第二天下午便全部呈递上来。

    祝圆一看,头疼极了。

    不文不理的,压强、动能、气压……全都乱了。

    这还是识字的管事理解的, 那不识字的匠人们呢?

    得,昨天怕是白讲了。

    不, 也算是有点收获。

    她大概知道是因为什么了。没有数学基础, 什么面积、单位、比值……大概都很难理解。

    教育不易,祝圆叹气。

    看来这蒸汽动能,短期内是别想出来。

    研发, 首先还是得先提高匠人团队的理论基础。

    看来接下来有得忙了……

    还没等她开始忙, 谢峥那边有事儿,得回京了。

    俩人短暂的巡视之旅,也该结束了。

    祝圆收拾收拾,跟着谢峥回肃王府了。

    接下来便是各自忙碌。

    谢峥在忙啥祝圆当然不知道, 只说她自己。这次去了趟庄子,她发现了许多问题,也发现了商机……

    产橡胶的阔叶林木要研究人工培植、研究提升产胶量;要成立橡胶厂,开始制作车轮;要办纸方售卖会,顺带把炭笔制作法搭配赠送;要开瓷器厂……

    然后,她决定在庄子里办一个职工学院, 从最基本的数学教起。

    千头万绪的事情压下来,加上手里的铺子, 她忙得比谢峥还狠。

    谢峥也不知跟承嘉帝怎么说的, 至今还没到各部历练,每日都在前院忙活, 到点还能回慎思堂用膳, 一日三餐, 风雨无阻。

    府里统共就他们两个主子,谢峥回来用膳,祝圆还觉得省事了。

    虽然宫里安排了厨子,据说已经被遣了回去,祝圆入府之前便换了谢峥自己人。

    祝圆进府后不过吃了两天,就去了庄子,回来后她又忙着安排庄子那边的各种事务,便顾不上府里。

    一切由得厨房跟管事做主,厨房上什么,她便吃什么。

    如此吃了几天,她便难受了。

    索性这府里除了谢峥就是她最大,她便将手上事情暂且放下,决定先把厨房的事情捋顺了。

    提起这个,自然要说到府里的吃穿用度。

    虽然主子不多,但王府下人多,还都是不能裁撤的必要岗位,除此之外,还有王府侍卫。

    上上下下上百口人,每天光吃饭就是笔不小的开支。

    这么多的米粮肉菜从何而来?

    大都是庄子供应的。

    哪儿的庄子呢?

    淑妃给的。

    祝圆后来打探了才知道,这庄子的百顷良田,还是淑妃这几年托秦家到京城北边的湜嘉,陆陆续续买回来的。

    岁前才借了谢峍的手转交给谢峥。

    祝圆不知道谢峥收到的时候是何想法,她只知道谢峥将账册交给她的时候,神情似乎有些复杂。

    他当时还说了句:“原本打算找你支点银子买庄子,倒是替你省钱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谢峥一句话,便让祝圆心酸不已。

    谢峥此话,只说明了他从未想过淑妃会给他田地庄子。

    旁的皇子,打进各部历练开始,各自的母妃、母族便会各种支持,钱人全都不缺,庄子更是早早安排上。

    而谢峥,全靠自己打拼出来。

    就他俩刚去过的那庄子,原本也不过几顷地,只是这几年陆陆续续扩张了,才显得大了。

    由此可见,谢峥当初手里有多拮据。

    她仿佛能看到多年前那名瘦高少年,不过十四岁的年龄,便要奔波千里、直赴险境,只为了试试那不知道有几分把握的水泥堤……

    十四岁啊,搁现代也就是个初中生吧。

    不管谢峥是不是重生穿越,他如今的财富势力,真真是靠他自己杀出来的。

    这样的状况,当年他还愿意冒着风险千里迢迢给她送分成……

    祝圆暗叹。

    谢峥虽狗,但是有担当有责任。

    就冲这一点,她才会向其交付信任。

    当然,成亲又是另一码事。

    把他当做合作伙伴的话,日子还是能过得很舒服的。

    只希望这种日子,能过得久一点吧……

    言归正传。

    按制,皇子分封亲王,岁支米万石、钱二万贯、锦四十匹、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引)

    换言之,除了米钱布匹,其他东西,都是王府自理。

    米粮每年给一次,若是新米还好,若是那不受宠的皇子,领些蛀虫的陈年米粮,也不是不可能。

    万石听着多,却绝对经不住上百号人吃上一年。

    今年的岁禄已经下来,湜嘉那百顷良田的米粮去岁也收了上来。

    按照勋贵人家的规矩,朝廷发下来的禄米,大部分都会放到粮铺售卖,只吃庄子产的或去别的州府采买新米。

    祝圆却都没卖,全囤了起来。为此,还特地装修了几间屋子,里头全部刷了石灰防虫防潮。

    大衍是个农业国家,若是遇到天灾人祸,那真是买都买不到。

    祝圆对此及其不放心。

    故而,她决定每年禄米收回来都囤起来,待转年再全部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