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今天娶到国师大人了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1章 扯开话题(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众目睽睽之下, 两方见证之中, 一句“君欲自取?”直逼而来。

    杀气扑面, 连同杀气共起的寒意也在不断蔓延至躯体。李凝目光沉冷地望她,与沈青鸾锋锐发寒的眸光相接。

    城楼之上,南霜手握长剑,在割破齐谨正脖颈皮肤的同时, 也在密切地注视着下方的动向。

    “挟持皇子。”李凝冷冷道,“沈青鸾,你反心如此之盛,众所见证。”

    沈青鸾抹了下唇角,微微一扬唇:“李大人还不令众人放下武器,便是不顾三殿下的性命么?本王只不过是为诛奸相,不得已出此下策, 三皇子颇为稳重睿智,想必也能理解本王。”

    气氛又归于一阵令人窒息的沉寂无声中。

    李凝的目光投向城楼, 豁然开口:“为杀谋逆贼子,请殿下宽宥!”

    他挥下手掌, 周围各个入口霎时洞开,御林军及其掌控的另一个三军之一将此处包围。

    风自四周而起,锋锐剑光、刺目刀兵,在盛大旭日下辉映明亮。

    沈青鸾很低地笑了一声, 她听到怀中浅淡的呼吸声,便语气放柔地问了一句。

    “还有多久?”

    郑玄知道对方是指与殷岐约定的时间,他默算时间流速, 回道:“已到了。”

    随着这句话在耳畔响起,比先前那些军士现身更为凶悍的抽刀拔鞘声猛地响起,神武军自四面八方围住朱门,将先灌入场中的御林军收拢包紧。

    众军之中,殷岐骑马下视,从腰佩长剑中抽出寒刃,猛地挥斩而过,语声凛肃:“末将来迟!”

    不待此语落实,包围宫门的神武军中央,一个纤瘦年轻的身影从马车间掀帘露面。齐谨行立于原处,身畔是殷岐殷将军,他拱手一礼,对城楼之上道:“三哥,你不该轻信奸臣,欲杀良将!摄政王于西北边境为大启出生入死,守家卫国,三哥如此行事,岂不大类秦桧一流!”

    众议沸腾的瞬间,沈青鸾弯唇一笑,对李凝道:“李大人,你还有何话可说。”

    随着神武军与七皇子的出现,那只手中,攥紧的指骨绽出裂音。李凝望向远处云天,望向帝宫与云海边缘交接之处。

    “你早有规划。”

    这是陈述句,并无丝毫波澜。

    他又望向城楼,见到那个自己一直支持帮扶的孩子露出惊恐与难以置信的面色:“他未猜疑本相,而本相却有他想。你沈青鸾距帝位触手可及,我便不信,你选的这个孩子,羽翼渐丰之后,不会忌惮你?猜疑你?想要铲除你?”

    “还是……”他续道,“摄政王殿下,权势富贵在前,你就真的别无他想?”

    沈青鸾已觉所负之伤血迹干涸,略有麻木之感。她表情不变地听完这几句,平淡的笑了一声。

    “已经想过了。”

    她是说前世,她位极人臣,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做到了想做的一切,却在身死之后才知人世荒唐、命运翻覆。

    “现在么……除了我的王妃,没什么好想的。”

    她答得轻松,李凝却没有听懂,这位半生为官位权势汲汲营营的老臣,最终只留下了一个难解的眼神。

    或许在场众人,就只有郑玄可以明白她的意思。

    摄政王略微闭目,声音平淡掷出来,凛冽如冰。

    “诛奸相,清君侧。”短短六字,每一个字音都咬得十分清晰,“听从军令,给本王——杀!”

    ·

    宫门之前的这一役,血流漂杵,足以载入史书。

    帝宫龙榻之侧,贵妃沉默地听着宫女急报,听着神武军已入宫门,不久将至面前。

    她扳了扳手指,指腹在艳红丹蔻上一滑而过,问道:“李大人呢?”

    “……已丧生于摄政王剑下。”

    “那我儿呢?”

    “殿下……殿下自尽了。”

    “自尽?”她似乎是有些诧异,“噢……原来有如此的胆魄,以前我怎么不知。”

    贵妃站起身,将发鬓之上的金钗银簪,玉环首饰尽数卸下,表现得几乎完全不像个后妃、更不像个母亲。

    最后,她洗净双手,卸去脂粉,露出一张素白无暇的面容。

    贵妃指了指龙榻,道:“到最后,折在本宫手里的,原只这一个。”

    这是天下共主,是九五之尊,在她口中,却好似不值什么分量。

    “谨正人虽乖巧,却只是贪图我的地位。当年我就不该答应易赤嫣跟她换子。”贵妃将抹去脂粉的白帛放下,将华贵繁丽的长外披褪下。

    她埋怨似的道:“我的养子,害死我的生子。哎呀……”

    周围的宫女俱是低头震颤,无一敢言。

    她的视线扫过地面,将代表着贵妃的金册玉印反手掷在地上,砸出噼啪脆响。

    “万松。”贵妃唤道。

    万松姑姑低头应声:“奴婢在。”

    “这儿——”她的手在底下一扫,“不必要了。本宫去见易赤嫣。”

    她素面薄衣,自寝宫之中离去。随后不久,这座传承多年的帝王寝殿付诸一炬,在熊熊大火之中化灰,及至神武军殷将军与摄政王亲卫南霜赶到之时,火势已经难以扑灭。

    宫阙烧空,一切化为灰烬。寝殿之中有烧毁的男女尸骸,初步辨认之下,一个是先皇齐明钺,另一个则推断为贵妃。

    万事归尘土,在宫女太监的哀哀痛哭、惊惶走告之中,圣驾归天。而与奸相私通勾结的贵妃,则化为史书笔锋之下批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