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小富则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章 新的一天(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估摸着道了十一二点,易小凡感觉眼皮开始打架,熬不住了,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第二天,易小凡被父亲从床上拖了起来,迷迷糊糊地摸了摸脸,感觉应该没有昨天肿得那么狠了。

    “爸,你这是干啥子,我还没睡醒呢!我可告诉你,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智商会逞断崖式下跌,个子也长不高,将来就会是个二等残废!”易小凡开启了嘴遁。

    话说,重生前,由于生活的压力,失眠多梦,睡不好是常态,现在重来一次,睡个好觉还要被父亲管束,做人好难!

    “吃了饭再睡!”易志明差点给易小凡一巴掌,喊你起来吃个饭,废话那么多,而且说的些啥?难道是被牛角蜂蛰得神经错乱了。

    昨天晚上,易小凡表现出来的懂事,在易志明脑海中一闪而过,他想该不该带易小凡去大医院检查一下,懂事是好事,只是这一天时间表现迥异,让他心里着实没底。

    “不吃,我从来都不吃早餐的!”易小凡迷迷糊糊地又往床上爬。

    “什么从来不吃早餐?”易志明一愣,失声问道。

    易小凡猛的一惊,脑子瞬间清醒,重生前,他为了多睡一会,确实是不怎么吃早餐,只是......

    “我意思是我想睡,我从来都不想吃早餐!”掩饰,呃,解释,必须解释清楚,易小凡感觉后背好像有冷汗在冒。

    “不吃早餐怎么能长高,你想成为二等残废?”易志明在易小凡屁股上狠狠的拍了一巴掌,二话不说,将他从床上拽起,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再加武力镇压。

    “我自己起来,别拽了!”易小凡嘟嘟囔囔的爬起来,扯过一件汗衫床上,跟在父亲身后往楼下走去。

    “爸,我怎么感觉有点冷?今天该不是要下雨了吧!”易小凡双手抱着自己的小胳膊,感觉鸡皮疙瘩冒了出来。

    “粮食都收完了,要下雨就下呗!再说天干了三个多月,下雨是好事!等下自己去加件衣裳!”易志明走前面,头也不回的说道。

    “恩!”易小凡应了一声。

    在易小凡印象中,有件关于衣服的事可谓是记忆犹新。估计是三四月份的时候,自己在廖毅家门口坝子上疯玩,热得满脸通红全身冒汗也没说脱衣服。后来廖毅母亲在给廖毅脱衣服的时候,顺便也给自己整理一下。

    好家伙,那毛衣是一件又一件的脱,搞得廖毅妈妈差点发火:“谭平他们是怎么搞的,这么热的天,穿四件毛衣一件太空服(现在的棉袄),也不怕热出毛病!”

    易小凡到现在都还清晰记得,当时脱掉衣服,就像解开了身上的枷锁,全身轻松!

    不过说回来,太早起来,特别是还没睡醒,吃东西真的是没胃口,哪怕易小凡用冰凉的井水洗了一把脸,依旧没能激醒他那颗沉沉欲睡的心。

    “爸,要不在街上买套房子吧!”易小凡有气无力的扒着米饭,突然说道。

    “瞎说什么,房子买街上,吃啥用啥,再说,我们家现在哪来的钱去街上买房子!”易志明还没开口,谭平已经率先用连珠炮朝易小凡轰了过来。

    “妈,照你这么说,住街上的人都饿死了?再说,我们家离街上又不远,家里的地,随便抽空回来种就是了。”易小凡尽可能的劝到

    “而且,只要一下雨,爸爸上班,我上学,都非常不方便,万一遇到那个地方垮塌,还会有生命危险!”

    家门口一条通往国道的五六里泥路,只要一下雨,就变得非常难走。下小雨,路滑,下大雨,一脚下去十几公分的泥让抬脚都难。而且,这条路上有两个地方经常出现小型塌方,并非是开玩笑,其中一个地方就叫垮石崖。

    “可是家里没钱!”易志明有些黯然。

    银山镇虽然不大,却临靠沱江,还有一条铁路,现在成渝高速路也已经建成,在银山这边还有一个收费站出口,刚好就是易小凡家门外的泥路和国道相交的地方。

    严格说起来,水陆交通都还算便利。

    易志明所在的糖厂临江而建,还有一个国营大厂磷肥厂在铁道旁,另外还有一个造农用三轮车的力车厂,靠近镇上有个印刷厂,所以,银山镇上的工人还真是不少。

    现在镇上没有商品房,有的都是一些宿舍楼,还有一些自建房,要买房只能找私人购买。易小凡要是没记错,糖厂在去年就建成了一批住宿楼,员工可以申请购买,价格低得令人发指,只要两百一平,还能先买,而后从工资里扣钱。

    父亲当时好像是提了一句想买,结果被母亲谭平阻止了,理由就是在街上住,以后庄稼没人种。

    易小凡一直怀疑,母亲一直不愿意去镇上,是因为她是农村户口,此时要改成城镇户口,要办农转非,这要好几千块钱,对家里来说,绝对是一笔超大的开支。其实谭平是没搞清楚,搬镇上住和买城镇户口,并没有直接关系。最主要,母亲怕去了镇上,土地会被收回。

    “这事不急,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易小凡放下筷子,认真的道。

    “你?你以为买房子是卖米花糖?用你那几十块钱拜年钱能买几十斤。”易志明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个时候,人们对房子的需求并不像几十年后,普通人都要讲究个朝向,面积,楼距等等,现在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叫房子,就算如此,稍微好点的房子,一万华夏币还是要的。

    九二年,这个价格,纯农民绝对是想都不敢想!就算普通工薪阶层也不敢想,万元户,绝对是令人羡慕的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