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0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虽然施文老是吐槽, 现在的研究生大多都是水货,办事还不如一楼的扫地大妈勤快。

    但是对于一个教授来说,手底下有没有科研狗, 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样是自己人, 导师不仅掌控着手底下研究生的工资, 更拿捏着他们的毕业证。

    这也保证了研究生的忠诚,很少发生导师被手底下的研究生背刺的事件。

    不说别的,哪怕是不进实验室, 培训一下, 帮忙跑跑腿, 写写论文,整理一下表格, 也还是很有用的。

    乔御在办公室关掉电脑, 转身就往吴主任的办公室走去。

    他不太能认人,总之,遇事不决找吴刚就行了;如果找吴刚没用,楼上就是秦院长办公室,总有办法解决。

    吴刚在看见乔御推门而入的时候,一颗心瞬间提了起来:“乔教授, 您这是?”

    乔御的眉头微微蹙起:“我的研究生呢?”

    吴刚笑着解释:“是这样的乔教授。学校的研究生,一般在4月份的时候就完成复试了。您是今年7月才回的国。因此没有给您安排带研究生的任务。

    “不过如果您需要呢,可以把这学期新入学的研究生名单拿来,给您看看。我再和其他教授商量一下。现在改还来得及。”

    至于研究生本人的意愿, 并不重要。

    一听这话, 乔御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

    “那行,给我来两个考试数学和英文综合起来分最高的。”

    生物技术水平如何,就不指望了, 反正是不可能有他强的。

    数学好证明脑子灵光,英语好证明写论文没问题。

    乔御觉得,两个基本已经够用了,其中一个累趴了,另一个还能顶上。

    吴主任没忍住在内心疯狂吐槽:还他妈来两个,你当是餐厅里点菜呢?!

    然后巧不巧,这俩研究生,一个在王临海名下,一个在许宣名下。

    两个曾经的同事一合计,感觉乔御这是在杀鸡儆猴。

    “乔小贼,”王临海在早餐店内咬牙切齿,“都过了三年了,怎么还这么记仇!简直阴魂不散。现在李院士回乡养老,乔御短时间内看起来是不会走了,此子在学校内作威作福,我们岂不是要被打压到退休?”

    他、许宣还有李东伟,都是乔御的手下败将。因此在乔御还没出国留学的时候,夹着尾巴过了好一段时间。

    许宣和王临海的关系更为复杂。当初许宣被李东伟开除后,就是王临海接他的班。

    许宣吃了根油条,含糊不清回答:“算了算了,一个研究生。让就让吧,翻不出什么浪来。”

    王临海怒拍餐桌:“乔御简直小人得志,有没有把我们这些老前辈放在眼里!”

    许宣被哽的差点吃不下油条:“那您是论文发的比乔御多,还是实验成果做的比乔御好看?”

    王临海怒了:“你怎么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现在这个世道难道不允许人说实话吗?”许宣瞪大了眼,表情疑惑,“虽然之前造血干细胞扩增实验失败了,但是学校也没压我们工资条和科研经费啊。李瑞最近都开始重新组实验室了……别的不说,李院士之前得白血病,乔御也没说让寻安不给做吧?”

    “我觉得,乔御可能就是快开学了,才想起自己没有研究生带。你今年都招了5个了,少一个也没关系。”

    王临海一时语塞,只好换了个方向抬杠:“吃吃吃,就知道吃!一个月工资才几个钱,你再不做实验,小心改天饭都吃不上……你怎么还油条泡米线汤!你这人!岂有此理,不是给你点了豆汁儿吗!”

    许教授:“吸溜吸溜。”

    赵老先生今年69岁,按理说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只是因为后继无人,再加上身子骨健硕,暂时还没来得及颐养天年。

    他是华科院现任院长,也是如今国家项目的审核人之一,换句话说,许多国家项目,都是从他这里开始第一道审批。

    赵委员长毕业于清大,硕士在燕大。曾任六院研究所所长、化工部七局总工程师、前苏联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学士……每一个名头拿出去,都响当当的骇人。

    因为工作繁忙,再加上逐渐淡出纯科研领域,赵委员长其实很久都没来燕大了。

    如今他来燕大,却没惊动任何人。

    一直到秦敏慧抬头,看见笑吟吟的老人家时,才惊讶地起身:“老师,您怎么来了?”

    赵和平道:“听组里人吵累了,随便来看看。”

    秦敏慧亲自给他沏了一壶茶,顺便推掉了今天的工作,毕恭毕敬道:“老师,喝茶。”

    秦院长清楚,从她的老师这里泄露点八卦,如今整个学术圈都能抖三抖。

    能直达天听的赵和平,如今说是国内学界金字塔顶端,也毫不夸张。

    赵和平说的组里,是“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筹备委员会”,很多关乎国运的大项目,都是在这个组里投票通过。

    组里除了研究生物的赵和平外,还有物理学家、化学家、航天航空科学家……是名副其实的“华国智囊”。

    她没什么野心,并不想知道太多来自上层的消息。

    赵和平小抿了一口茶,又缓缓放下。

    “你们院里有个青年学者,叫乔御。最近申请了三千万的科研经费。”

    赵和平第一次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是在那位老先生的电话里。

    老先生说,燕大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