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既然穿成皇帝没事做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3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53朕的奇思妙想。

    当朕一脸冷漠地说要买几个做力气活儿的仆人的时候,管事儿的脸色明显就垮了下去。

    毕竟做力气活的杂役和娇嫩可人的小丫鬟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他们能拿到的提成也是两个次元。

    管事儿的向朕指了几个小丫头,说她们都和朕年纪差不多,买回去以后就知道娇软的小丫头有多好了。言谈中这人还带着某些有颜色的暗示,挤眉弄眼好不诡怪。

    朕冷漠地拒绝,丝毫不受管事儿的蛊惑。

    朕天天被王喜福这种顶级人才忽悠着买东西,这个管事儿的三言两语想让朕买些不实用的东西……

    太年轻。

    那管事儿的见朕不为所动,大约在心里骂了朕铁公鸡,随后便说他事情多,忙得很,另外找了个小学徒带朕买东西。

    小学徒十七八岁的年纪,被管事儿的推出来也丝毫不怯场,说他叫李敖,接着规规矩矩地给朕报价。正当年的壮劳力杂役一两银子三个,保终身契约,奴籍文书一应俱全,若是加个十文钱,牙行就全包过户买卖流程。

    朕听得满意点头,挑选了几个看着还行的。

    王喜福利索地交了银子,朕在旁边看着,溜达一圈回来,顺嘴问了一下李敖,小丫鬟的价格。

    “十岁以下的丫头五两,十岁到十五岁的二十两,十五岁到二十岁的看样貌。”李敖规矩报价格,给朕指了指那些在一堆人中间等待挑选的丫鬟,朕听着这价格瞠目结舌。

    “价格差这么多。”朕想了想寝殿里头的小宫人,顿时感觉朕的财富水准上升了。哦,这是固定资产的价值上升了。

    “女儿家要养得精细些,若是卖的去处不同,要求自然不同。孟公子您要买的只是普通劳力,这是最便宜的,若是要会些武艺,或者读书识字的,价格自然又不一样。”

    李敖言辞之中,能听得出凉薄,想来是每天都面对这样的交易,性情已经和一般少年不同了。

    朕这么想着,牙行里忽然闯进来一个妇人,拉着刚才说自己很忙的管事儿哭闹。

    王喜福看着忽然进来的妇人,眼疾手快地护着朕退后了几步。

    “公子小心些。”

    朕跟着王喜福退后,但这妇人的话却不由自主的听了一耳朵。

    “……我家囡囡被你们卖去了哪里!明明说好了只是去做工,为什么我去主人家找,却说没有我家囡囡!”妇人看面相大约四十岁的年纪,但头上却早早生出银白,操劳的双手扯上管事儿的衣服,十分扎眼。

    管事儿的不屑抬手,立马有几个牙行的打手把人拉开,见妇人还在闹腾不走,管事儿脸色不变,冷漠地让人堵了她嘴。

    “你家女儿卖去给郑员外做妾,却不守妇道偷人,去岁就已送交官府,死在牢中了,凭甚管牙行要人。”管事儿的说完,打手便把妇人拖出去了,接着外头传来阵阵惨叫。

    不乏有人围观议论的声音。

    管事儿的发现朕在看他,凶了朕一眼:“没本事莫要管闲事。”

    说完管事儿的也不在大堂呆着,而是进到牙行里头,不见踪影。

    朕的目光从管事儿的身上收回来,发现李敖依然在认真地替朕写买卖文书,丝毫没有受到刚才突发事情的影响。

    朕觉得这人还怪有意思的,忽然问他:“这种事经常发生吗?”

    李敖手下用笔不停,轻轻地劝道:“公子若只是路过,还是不要管太多闲事为妙。”

    说完,李敖的文书也写好了,递给朕看看,朕签了个假名,孟小五。这名字是孟贵妃给朕搞的路碟上头的名字,虽然朕能理解孟贵妃可能取名废,但是孟小五这个名字朕也是非常服气的。

    李敖看看名字,又看看朕,什么也没说。他说还要去府衙盖个戳,问要不要一起去看,若是嫌麻烦,可以在这里等。说着李敖给朕指了指牙行旁边的包间,说里头可以吃些茶点,他经常跑府衙,这事情很熟,很快就能回来。

    朕摇摇头,说道:“没见过这种买卖,想去看看。”

    李敖见朕想去,也不阻拦,说既然是一起去,那边可以把刚买的几个人一起带上,回头也就不用再回来了。

    随后朕跟着李敖到了府衙办事儿的地方,大约牙行的人和李敖熟悉,几乎没怎么费工夫,就办完了官府存档。朕拿着新鲜出炉的卖身契,看看跟着朕离开牙行的壮劳力,心里头忽然松快不少,这些人应当是真的不知道朕的身份,而且也是可以替朕做事。

    朕忽然觉着,朕get到了新的培养人手方式。朕这么有钱,为什么不买些人来给朕办事儿呢?为什么朕要一直想着怎么拉拢别人啊。

    这么简单的问题,今天才想明白。

    朕当即就想再去牙行买几个人,数量上去了,再挑挑拣拣总能有可塑之才。

    朕觉得前途光明,心情不错的给李敖打赏了几块儿碎银子。

    李敖收了银子,再听朕还想买人,却是小声跟朕说:“牙行买的都是高价,孟公子若是还想添置人手,不如去正泰源看看。”

    朕听了一愣,这是什么走向?

    李敖并没有发现朕在腹诽什么,小声地给朕介绍完正泰源的状况,得到朕让王喜福给的赏银后,满意地离开。

    朕站在府衙附近,带着新买的九个人,先找了个茶馆准备坐着消化一下刚才的事。

    根据李敖的说法,正泰源是附近几个镇子最大的人口黑市,东家据说姓唐,这位唐老板和县老爷有些关系,具体是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