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琦回到临淄城,做出着安排,想要寻找着刘备的行踪的时候。
    远离着临淄城的东北部,靠近着渤海的一个小村庄中。
    这一个小村庄看起来有些破败的模样,最为奇怪的是,其中并没有着百姓的存在,好像是一个被放弃了的一样。
    但此时。
    离小村庄还有着一段距离的地方,却是出现了一条黑线。
    那是一支兵马,向着小村庄而来。
    这些兵马显得有些凌乱的模样,看起来也是一脸的倦容,身穿着青衣黑甲。
    一面面青色的旗帜,随着将士走动而飘扬着。
    随行的有着数辆马车,还有着十余辆的平板车,平板车上还装载着诸多的物品。
    而这一支兵马。
    正是由刘备率领,从临淄城中逃出的齐军,五万的禁军,如今只有着三万之众。
    很快……。
    刘备便率领着一众进入到小村庄之中,休整着。
    经过一夜的奔逃,早就已经疲惫不堪,要不是还有着希望,可能就已经放弃了。
    在小村庄之中。
    弄了一点吃的,补充着体力之后。
    刘备便召集着众人议事。
    “临淄的情况,到底是因为什么?”刘备问道。
    在他发现临淄城门出现变故之后,便已经做了安排。
    而还没走远的徐庶,又重新的赶了回来,还已经做了安排,便等待着关羽等人的到来。
    然而。
    在关羽等人赶到皇宫之后,却听到了城门已经被攻破的消息,城门被拿下,面对着攻入城中,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汉军,他们并没有着多大的胜算。
    准备决死一战的时候。
    徐庶却是站出来劝说着他,放弃临淄城,逃亡出来。
    从城西逃出后,奔逃了一段距离,便绕道而走,同时在最先逃窜的方向,埋伏了两支兵马,阻拦着汉军的追击,借此来阻拦和扰乱着汉军的视线。
    如此,他们逃离的时间便会多上很多。
    而且,汉军要是顺着他们一开始的方向追下去,永远也别想追到他们,就算反应过来,他们都已经跑出很远很远了,想追也来不及。
    但,让他疑惑的是,汉军是如何拿下城门的。
    听到刘备的问话。
    徐庶等人低下头,眼中闪过纠结之色,并不知道如何的回答,他的心中都有着些许的猜测。
    看到徐庶等人的神情。
    刘备又如何猜不测,叹道:“是子仲吧!”
    毕竟在这里的众人,就差了糜竺和糜芳两人,而城门是从城中打开的,要不然他们就不必要连夜出逃,放弃临淄城。!
    虽然城中有着汉军的密探,但就凭着那点人,根本不可能夺下着城门。
    从而将城门打开,放汉军进城。
    如此一来,就只有着一种可能,会让这样的情况出现,那就是有着内应,至于内应是谁,也就不言而喻了。
    听到刘备那肯定式的问话。
    众人眼中都闪烁着。
    他们都十分的清楚,要不是自己内部出现问题的话,就算不敌汉军,但并不致于在汉军到达的当天晚上,就被汉军攻破了帝都。
    面对这样的问话。
    他们都不知道如何的回答。
    遣责?如今也没有着任何的作用,毕竟已经成为了事实。
    不管如何,他们都已经败了,想要追究,都无法追究,要知道糜竺和糜芳两人都已经投靠刘琦的麾下。
    就他们这点人,除非是拼死一博,才有着一丝的机会,但他们最后的结局基本是有去无回。
    还是沉默最好。
    唉~!
    看到徐庶等人没有回话。
    刘备也是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而且就算纠缠下去,并没有着什么的意义了。
    “元直,真的必须离开?”刘备问道。
    闻言。
    关羽、张飞、关平、简雍、孙乾等人,都看向了徐庶。
    在临淄,刘备原本是准备与汉军决一死战,生死由天的,之所以逃离,那都是因为徐庶的建议。
    而简雍和孙乾两人,也没有反驳,还支持着徐庶的建议,他们都清楚着,虽然不爽徐庶,但徐庶的本事却是他们之一。
    能够有着办法改变的,在他们之中,也就只有徐庶有着可能了,除了徐庶,他们都没有那样的本事。
    “回陛下,这也是唯一的办法,能够保证着齐国的火种,若是与汉军对战,我等……!”
    说到这里,徐庶也没有继续说下去,最后没说的,想来都能够清楚着是怎么的一回事。
    “可,一旦离开,以后再想踏足中原之地,那就非常的困难了!”刘备纠结的说道。
    他当然清楚徐庶没有说完的话语中的意思,无非就是全灭在汉军的手中而已。
    但,在汉军攻入临淄城中,这也就是不可否认的事情,在没有城墙的依靠,面对相差无几的汉军,他们败亡,并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
    不然,最后也不会因为徐庶的劝说,让城中的守军作为炮灰,只率领着禁军逃出城池。
    徐庶严肃的看着刘备,道:“陛下,话虽如此,可只要离开,那么我等还有着一丝机会,最坏的情况,也能够偏于一地,保存着齐国,若是留下,便会埋骨于中原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