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以农为本(穿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9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百花宴如期而至, 林福又是五更天被折腾起来沐浴更衣, 换上一身新衣。

    到阍室外边儿时,林嘉芸已经在等着,也是一身新衣, 可以看得出精心打扮过,脸上化了时下小娘子间最流行的妆。

    “五妹妹。”林嘉芸唤。

    “三姐姐今日光彩照人。”林福笑着说。

    两人站在一起小声说着话,很快的, 林嘉蕙扶着聂氏来了, 看到福芸两人笑了一下, “三姐姐和福妹妹来得可真早。”

    林福撇开头,不想搭理林嘉蕙。

    她真的挺烦林嘉蕙说话,总透着一股不怀好意。

    以前她总缩在后头,明明是绿茶非要装白莲, 让别人为她冲锋陷阵。现在她自己亲身上阵了,林福才发现以前的伪白莲是多么值得珍惜。

    “我想着早些来,可以和蕙娘你说说话, 不曾想你是和母亲一起来的。”林嘉芸道。

    “那可真是不凑巧,”林嘉蕙笑:“阿娘让我同她坐一辆车, 不然咱们姐妹路上也能说说话。”

    “可以走了吗?”林福面无表情看聂氏。

    聂氏严厉地剐了林福一眼,轻轻握住林嘉蕙的手, 上了白铜饰马车。

    林嘉芸和林福上了后面的青壁小车。

    护卫、仆役、侍女一大群人簇拥着坐了主子的两辆马车及后头装了衣裳杂物的马车, 奔桂宫而去。

    车在路上行了一个多时辰,到达长安城以北的桂宫,给守门的监门卫递了公验, 东平侯府四人下了马车进丹凤门,步行前往百花宴所在的蓬莱池。

    路上陈国公和卫国公的夫人娘子,互相见了礼,三家结伴一起走。

    谢凌雪亲亲热热挽着林福的胳膊,小声同她说话。

    卫国公家的戚文瑶虽然也同她们走一起,但隔了差不多一人距离,并不靠近。

    在谢凌雪过来时,林嘉芸就已经去和其他两家的庶女走在一处。

    林嘉蕙身份尴尬,便一直温顺孝顺的扶着聂氏走着。

    到了蓬莱池,跟张皇后请了安,被叫起后,张皇后言:“如今百花繁炽,赏心悦目,我呢,年纪大了,就喜欢看鲜妍的花朵和小姑娘,瞧着就活气,你们自去玩耍,不必拘着。”

    陈国公夫人便道:“殿下就说自己年纪大了,咱们这些人岂不是人老珠黄了。”

    卫国公夫人捧道:“殿下天生丽质,我瞧着还跟二八年华似的呢。”

    张皇后被捧得舒爽极了,亲亲热热和两位国公夫人说话。

    聂氏从头到尾只浅笑着在一旁站着看。

    林嘉蕙一直扶着聂氏,暗暗摇了摇她的手臂,让她也说说话。

    聂氏想了想,说:“殿下皮肤这般细腻,仿佛在发光一样,不知殿下是如何保养的,也教教咱们这些粗鄙之人。”

    张皇后:“……”

    陈国公夫人、卫国公夫人:“……”

    前半句听着还挺好,后半句简直是灾难,把皇后和两位夫人一起得罪了。

    林嘉蕙着急地瞟聂氏,话怎么能这样说呢。

    林福暗暗叹气,老聂平日里少交际,把自尊看得比天高,临到要逢迎拍马就抓瞎了,这就是锻炼得少的恶果。

    摇摇头,出声:“殿下,家母是瞧着小女天天在麦地里风吹日晒的,这瞧见殿下皮肤白皙细腻,就想讨教讨教,好回去了把小女一身黄皮给整白些呢。”

    聂氏一愣,旋即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张皇后虚点林福两下,笑道:“你这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哪里需要这些。”

    林福笑:“殿下说小女不需要,那就一定是不需要了。不过,家母需要呀。”

    “这是怎么说的?”张皇后淡淡瞥了一眼聂氏。

    聂氏心中一紧。

    “家母自忖极会保养,可在殿下面前,却犹如蒹葭倚玉树,萤火哪能与明月争辉。”林福笑盈盈说:“女子哪有不在意容貌的,小女就斗胆,向殿下讨要一个保养方子给家母,也让家母能有殿下风采的十之一二。”

    陈国公夫人帮着说:“瞧瞧福娘这小人儿,多有孝心。”

    张皇后被捧得开怀,连声道:“好好好,就依了你的孝心。”

    林福郑重地叉手行礼,一拜:“小女替家母谢殿下恩慈。”

    “殿下可不能厚此薄彼,既给了林小娘子,咱们也得有吧。”卫国公夫人凑趣。

    张皇后又是一阵笑。

    聂氏全程尴尬赔笑,她最重视容貌,哪里会喜欢听林福贬低她容貌之语,可在皇后面前,她难道能说林福说错了?

    只能憋闷在心。

    林嘉蕙觑着林福,也是满心憋闷。

    可恶!又让田舍奴讨了好!

    就离着几步远之处,太子带着众兄弟来给张皇后请安,林福那一番“蒹葭倚玉树”之论被听了个一清二楚。

    四皇子秦峰低笑:“这林小娘子原来不止会说豪言壮语,溜须拍马也挺厉害。”

    太子扫了四皇子一眼,淡淡说:“女子巧舌如簧不可取。”

    魏王秦崧道:“臣听闻慕容少师教导太子极为细致,劳苦功高。”

    太子道:“恩师乃当世大儒,德行兼备,教导孤亦是尽心尽力,当执士林之牛耳。”

    三皇子秦峻说:“臣倒更觉得袁志美袁大儒,一手锦绣文章,又怀济天下、忧国忧民之心,才当真是执士林之牛耳。”

    太子不爽地看向三皇子,未来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