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别动我的剧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5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辛依逸下了飞机, 打开手机,发现有贺临屿发来的消息。

    狗子:“学姐,落地说一声。”

    辛依逸疑惑。贺临屿的口气看起来有点严肃, 似乎有什么事找她。于是她回了“落地了”三个字过去。

    几秒后贺临屿的电话就进来了。

    她接起电话:“喂?”

    “学姐,你现在在机场?大概多久回来?”

    “我现在去打车, 大概半小时就到了。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有点事情想和学姐商量。我跟小纯子都在工作室里, 等学姐回来说吧。”

    辛依逸莫名。怎么还带卖关子的?

    ……不会是要跟她表白之类的吧?!

    不对, 贾纯纯也在,应该不会是表白……那又会是什么?

    她想不出。但反正她很快就能回去, 就等回去再说吧。

    于是她跟陆容雪在机场道别,陆容雪又叮嘱了她几句回去以后尽快把剩下的稿子写完,两人就各自上车走了。

    半个小时后,车在工作室楼下停下,辛依逸结完车费, 背着包进屋。

    推开门, 果然贾纯纯和贺临屿都在屋里坐着。贾纯纯眼睛红红的, 好像哭过。辛依逸吓了一跳:“怎么了?”

    贺临屿倒是很冷静:“学姐,你先别着急。”

    “我不着急……”

    “徐小燕的粉丝最近一直在网上攻击你你知道吗?”

    辛依逸愣了愣, 点头:“我知道。”

    “今天他们发了条长微博,他们污蔑你……抄袭。”

    “抄袭?!”辛依逸非常诧异,“我抄袭?!”

    “对……还上了热搜。”

    “上热搜?”辛依逸只觉不可思议。她从来没有抄袭过,别人要怎么污蔑?子虚乌有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上热搜?

    贺临屿把手机递给她,她接过看了起来。刚看前两张对比图,她就不禁一怔,再往下, 她越看越惊讶,越看越觉得可笑。等看完长微博的全部内容, 她翻到底下看评论,荒诞的笑容消失,脸色越来越沉。

    留言里全都是愤怒的指责和刺眼的谩骂,而这些攻击的竟然不是冲着造谣者去的,而是冲着她这个被污蔑者来的。看到自己的名字频繁出现在评论里,辛依逸简直怀疑那些人描述的卑劣可耻的小偷到底是不是自己,或者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也叫辛依逸的人。

    贾纯纯愤怒地说:“有好多营销号都转发了这件事。我整理了反驳的证据发给他们,但是他们压根不理我。很多人看都不看就跟着骂!”

    辛依逸感觉自己的头脑有些混乱。即使她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但她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危机,甚至是她职业生涯以来遇到过的最恶劣的事件。

    抄袭对于任何一个原创者来说都是极其严重的罪名,如果这个帽子真的被扣在她的头上,以后有节操的团队就会对她敬而远之,她的工作会受到影响,而她自己也绝不能容忍受到这种污蔑!

    她必须立刻澄清!可是……有人愿意听她说吗?有多少人会相信她?假如这口黑锅甩不掉她该怎么办?!

    即使脑海中已经是一团浆糊,看到贾纯纯红肿的眼睛,辛依逸知道自己才是这个团队的主心骨,无论有多慌乱,她也先得假装坚强。

    她喉头滚了滚,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正要安慰贾纯纯,忽然有人轻轻握住了她的胳膊。

    “学姐,别怕。”贺临屿温柔地说,“我有朋友是专门做公关的,我已经问过他们这件事该怎么处理了。我们一定能澄清是非的。”

    辛依逸怔怔地看着他。他的瞳仁是玻璃般的黑,干净得有种能够安慰人心的魔力——这时候她才发现自己被他握着的胳膊原来在微微颤抖着。

    她忽然真正地冷静了下来:“你朋友怎么说?”

    贺临屿指了指沙发,示意他们坐下说。辛依逸这才意识到自己进屋以后连包都没放下。

    她放下书包,进卫生间先洗了把脸,这才出来到沙发区域坐下。

    贺临屿的手中已经拿了纸笔,条理清晰地边说边写起来。

    “首先,这件事情我们一定得澄清。学姐有必要发一条微博驳斥谣言,我和贾纯纯也会把整理好的证据发给那些转发过谣言的营销号和大V。”

    “但是很多营销号和大V不会看我们的澄清,就算看到了他们也未必会转发,他们只想制造新闻博人眼球而已。而转发谣言的人也不会来看学姐的解释,所以光澄清是不够的。”

    “想要彻底甩掉这口黑锅,我们不能只把‘战场’放在到底有没有抄袭这件事上。我们必须想办法发出更大的声音。”

    “更大的声音?”辛依逸疑惑。

    “对,我们要把这件事闹大,变成一个影响更大的事件。这样才有机会让学姐说的话被更多人听到。也只有这样学姐才能彻底洗掉这个污名。”

    辛依逸微怔。按照常理来说,遇到负面|新闻,所有人都希望它的影响越小越好,贺临屿却说要把它闹大。但她却很快理解了他的用意。

    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总是很容易传播的,但辟谣者却极其被动。因为他只能跟在谣言的屁股后面跑,而辟谣又天然的不如谣言具有传播性。如果一个谣言被一百人看到,辟谣的消息能被其中五十人看到就已极为难得,而其中能有三十人采信就已是不可思议的事。

    类似的事件这些年来辛依逸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