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前夫的白月光好了gl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6章 <完结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过, 很快,长公主就知道十七王爷的名头是被人冒用的。

    “这两个小丫头,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老十七头上动土?”

    她饶有兴趣地看着手下人送来的消息, 想了想, 问道, “郡王可是忙去了?”

    “回郡王妃, 眼下正值汛期, 郡王爷又去查勘海堤了。”

    长公主托着下巴想了想,扔下手里的纸条,起身道, “我出门一趟,要是郡王问起,就说我去行会了。”

    说罢, 换了身素简的衣裳, 径直去了船行行会所在。

    赵羡词和秦牧云刚到这里,才勉强安顿下来,就又开始忙活起来。

    因人生地不熟,就借着十七娘的人拿着齐乐王的牌子, 让梁春亲自选了沿海一处空地,又准备去买船。

    梁春本来就是水上好汉, 不过南省的淳河虽大, 到底是河, 如今见了一望无际的海, 又兼海面已经浪头渐起, 叫梁春激动地天天泡在海边不回家。

    帮忙定船的老汉就很急,“你们这些外乡客不懂,这几天正是我们郡的汛期, 水一来,多少船行都遭不住!”又指着周边的船说,“不信你们看,大家都已经把船往行会里撤了!”

    梁春这才慌得退回来,不敢再造次。

    但赵羡词却耳尖地听到一个词,“行会?”她疑惑地打听道,“那是什么地方?”

    “是我们南海所有船行的联合行会,等你们船行建起来,也要去上报呢。”

    等仔细了解完南海船行行会后,赵羡词震撼之余,又哭笑不得,跟秦牧云感慨道,“真不愧是长公主的地盘,我爹想到的没想到的,做到的没做到的,长公主都做了。”

    只不过,长公主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们南海郡顶多也不过是圈地自乐,并不与朝廷为难。

    秦牧云却比她更加震惊,“一个姑娘家,能有这番成就,着实了不起!”

    赵羡词沉默了下,“虽然是这样,但是……你为什么一脸崇拜的样子?”她一把抱住秦牧云,“娘子,你该不会看上那个长公主了吧?”

    “噗嗤——”秦牧云忍俊不禁,“你瞎想什么呢!我只是觉得——”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赵羡词眨眨眼,琢磨一番秦牧云的话,心里也跟着澎湃起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她们发现,南海郡这里不仅民风开放,而且苛捐杂税不多,又因为海边不利于种植,以至于南海郡经商成风。

    渔民们除了靠捕鱼为生外,还与海商交换奇物,利用船行漕运与其他地方做生意。

    更重要的是,郡王和郡王妃十分开明,因地制宜鼓励百姓自由交易,因主要做的是水上生意,所以还将南海船行整合,以便协调。

    “我们既是初来乍到,论理应该先去这行会拜会下。”

    只是赵羡词到底是戴罪之身,不便出面,于是由秦牧云代为出面,前去船行拜会,赵羡词扮做她的随侍小厮,一同前往。

    行会就位于郡中繁华地带,是极宽敞的一座宅院。

    长公主已在行会里等候多时,因此二人前去并未受到阻碍,加上行会素来对新人友善,氛围很好,秦牧云头一遭感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环境,愈发感到舒适。

    赵羡词走在身侧,进了行会大堂,就看见当中坐着一位女子,正和旁边的人在说什么。只是女子身形多少有些熟悉之感,赵羡词心有所动,捏了捏秦牧云的手指。

    待二人近前,刘润月抬起头,才叫她们看了个分明。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对长公主如此平易近人大感惊讶。

    “我是行会会长月娘,听说两位是远道而来的新客,不知道在这里有什么打算?”

    刘润月面庞皎洁如晓月,开口便是三分笑,如春风拂面令人倍感亲切。

    赵羡词低眉站在身侧,秦牧云道,“初来贵宝地,欲在此落脚谋个生计,听说建船行要先来拜会行会,所以特来拜见!”

    “倒是有这么个规矩。”刘润月并未刻意遮掩自己身份,她不着痕迹的打量秦牧云罢,又扫了一眼旁边的赵羡词,“只是,本宫听闻秦小姐已与赵羡词结亲,怎么会来这偏远的南海谋生呢?”

    秦牧云赫然一愣,赵羡词也情不自禁地上前一步,半挡在秦牧云身前。

    这还是她们头一遭这么直白的听外人说起婚配之事,不由感到恐慌。

    刘润月却只是笑笑,“你们这么紧张做什么?”她淡定道,“南海郡与别处不同,女子若不愿嫁人可自立门户,只消在门前放一株海寿花,这里的人们就会默认你是海花妹,不会强求你婚嫁,连官府也不会为难。因此,常有海花妹结伴生活的事情,我们传统所说的磨镜之事在此处不足为奇。”

    话锋一转,又说,“你们与齐乐王有什么关系?当初璇儿招你入宫,求皇兄允你帮忙,看的就是你身家清白,如今怎的与老十七有瓜葛?”

    赵羡词一听这茬儿,当即道,“请郡王妃放心,我们不过是一路逃亡不便,才借了十七王爷的名头,并无什么纠葛。只是,原来我进宫又出宫,皇上知道?”

    “自然知道,”刘润月随意道,“不然,以璇儿之力,岂能为你遮掩下此等大事!”

    既然如此,又怎会有欺君罔上的罪名?

    赵羡词大惑不解,又想到长公主当初对自己有过一份照顾,眼前又是唯一的知情人,当即将逃亡事由逐一告知,“求长公主救民女一命啊!”

    刘润月听罢,沉吟半晌,自语道,“怎么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