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子权臣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5章 禅位登基(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林老太太的葬礼办的很隆重, 哭的最伤心的就是林老六,林家那么多子孙,林老太最看重的就是林族长, 最疼爱的也是林老六, 甚至有林老六, 林族长这个儿子都被抛到脑后。

    至于次子这边,林老太倒不是不惦记, 只是更多的是为了林老六。

    林明诚和林三郎还有林老五回乡之后,更多的把心思放在教育还有农耕和经济上,林三郎则在林家村开了武馆。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这期间京中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林明诚和林三郎还有林老五也官复原职。

    不过林老五外任的地方都是南方, 记着林明诚的交代,林老五去到哪都种橡胶树。

    林明诚就只等着这些橡胶树有栽种到六年后, 便去做橡胶。

    而且林明诚也干脆, 半点也不留恋京中的日子,直接就上了折子。

    这会皇上虽然没有禅位太子,但到底身子骨大不如从前,所以手中的权力也慢慢交给了太子, 朝中很多事情都是太子处理的。

    林明诚再一次离京, 可把林三郎给羡慕了, 要不是林明诚离京,林三郎都想申请去守边关。

    自由惯的林三郎,让他一直在京中待着, 确实很为难他。

    比起给皇上当侍卫,他更喜欢外面宽广的天地,不过当皇上的侍卫是一等荣耀的事情,林三郎也是尽职尽责。

    顾芝兰就兴奋的很,她早就盼着外出了,她不晕马车,再加上随行有人侍候,所以她是很喜欢出行的。

    林六郎和林九妞倒可以留在京中,毕竟林三郎和长辈们都在,但他两个却更愿意跟着林明诚和顾芝兰走。

    林明诚也有意让林六郎出去长长见识,林六郎读书天赋一般,武功也不行,资质上是比不上林明诚和林三郎的,但胜在勤奋努力。

    勤能补拙,林六郎以后要走科举也不是不行,只是名次肯定不会靠前,且要考中也不容易。

    所以林明诚也并不急着让林六郎下场,只希望林六郎稳扎稳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林六郎出来长长见识更好。

    林明诚一到了南边就和段瑾瑜合作办了橡胶厂,橡胶鞋、手套、乳胶枕、轮胎、足球、篮球、排球等等。

    三年的时间,橡胶制品风靡全国,甚至传到了海边。

    自从开了海禁,发展贸易后,大干的经济迅速飞起。

    林明诚回京后,又继续研究钢铁,轮胎制的自行车,三轮车比从前更为的便利。

    天知道他一个文科生历史老师是怎么走上这研究之路的,也幸好初高中的时候,没有偏科,不然林明诚就算有任俊杰的手扎,也做不出来。

    林明诚怀疑任俊杰是穿越是带着图书馆了,也许也怕金手指没有,所以他抄了许多手稿,记载了很多制作方法,但他了聪明的没有用大干繁体字,要么用简体,阿拉数字甚至拼音等替代。

    要不是还有林明诚这个隐藏至深的穿越者,大干人想要破译任俊杰的手扎,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林明诚以为段瑾瑜也会致力于参与任俊杰手扎研究的时候,大干国东部发生了战乱,襄阳侯被暗算,段瑾瑜接手襄阳侯手上的兵力,让大家大吃一惊。

    段家二房的日子不好过了,本来段瑾瑜做了二品巡抚,段家二房父子跟着襄阳侯在军队,襄阳侯对侄子很看重,一手培养了侄子,却没有想到最终被侄子暗算。

    虽然因为段瑾瑜早在自己父亲身边安插了人,第一时间把父亲救下,虽然受伤,但没有生命危险。

    段瑾瑜早就想收拾二房了,但父亲襄阳侯很信任自己的亲弟弟,甚至对侄子也很疼爱。

    段家二房父子一直当襄阳侯二十四孝的弟弟和侄子,比段瑾瑜这个儿子做的还要好,就连上辈子的段瑾瑜也没有想到二叔家的狼子野心。

    现在就因为襄阳侯想把兵权上交皇上,引起了二房不满,段瑾瑜的堂弟忍不住就暗算襄阳侯,想继承襄阳侯的兵权。

    段家是跟着□□打仗的,建国后又聪明的激流勇退,把兵权交给了□□,封了世袭国公爵位。可襄阳侯的祖父卷入夺嫡,站错了队,幸有丹书铁券才免段家大难,不过段家的爵位也被收回。

    后来襄阳侯入伍,跟了现在的皇帝一起打仗,有了患难之情,娶了宣宁长公主才封了侯。

    如今段家也是烈火烹油,鲜花锦簇。

    自古功高盖主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的,襄阳侯也知道,所以想等东部这场仗打完把兵权交回给皇上,皇上和太子还能念着段家的好。

    却不想,二房父子并不理解,甚至愤怒襄阳侯的行为,认为段瑾瑜不从武,襄阳侯是不想把兵权交给弟弟或者侄子继承的原因。

    仗都没打赢,主帅被暗算,段家二房父子也让大干吃了一场败仗。

    段瑾瑜书信禀明了皇上,就立即前往东部,命人拿下二房父子,代父打赢了这场战争。

    班师回朝,襄阳侯和段瑾瑜就立马请罪,因为段家内部之争,差点就让大干陷入灾难,若不是段瑾瑜早就防着二房父子,段家就成了罪人了。

    皇上自然罢免了二房父子的职权,不仅罚金,还各打八十大板,看在襄阳侯上交兵权,又以功过相抵的份上,到底留了二房父子一命。

    但这次襄阳侯和段瑾瑜打仗就什么也赏了,不过爵位也保住了,襄阳侯退下来,由段瑾瑜袭爵。

    这一操作,便是林明诚都惊讶的很。

    而后大皇子和二皇子逼宫,三皇子想捡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