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子权臣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3章 案首(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县试放榜的这一日, 可热闹了,街上的考生熙熙攘攘随处可见,大家都在等着放榜。

    林明诚和林三郎还有容靖到茶楼的时候, 那里已经是人棚满座了, 林明诚又看到了那个小男孩董文光。

    人小但志气不小, 在大庭广众下,表示案首是他的。

    这狂言就如滚烫的油锅里落入了一滴水, 顿时炸了,沸腾了,油星四溅。

    林明诚都觉得这小男孩够狂, 这跟点火没有区别。

    果然, 倾刻间, 小男孩就被众人的口水给喷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冷嘲热讽, 骂人也绝对不带脏字。

    不过小男孩却无所畏惧,蔑视着大家,一副手下败将的样子。

    林明诚心里好奇,莫不是董文光知道成绩了, 怎么这么狂傲。

    容靖摇头, 果然年少轻狂啊。

    突然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有人一喊,“出榜了。”

    当下有不少考生已经蜂拥而往外奔了,有带了仆从或者书童还有家人的倒还坐着, 等着仆从书童或者家人去帮忙看榜。

    林三郎直接就从二楼窗户跳下去了,可把林明诚给吓了一大跳,见了林三郎稳稳落地朝榜前奔去,这才松口气。

    “案首林明诚,不是董文光,案首林明诚,不是董文光。”有人在人群里突然呼喊着,这下不用等林三郎回来,林明诚也知道自己的成绩了。

    当下林明诚忍不住都激动了,虽然知道自己县试没问题,但考到案首,林明诚还是很高兴的。

    容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来,“不愧是被柳山长收为关门弟子的神童,四郎,你很不错,我等不如也。”

    这还是第一次容靖表示不如林明诚,他们四大公子虽然在白虎城出名,除了他们的文采,还有更多的是家世。

    而他们自小就受家族栽培,容靖一直也觉得他们不错,但这会和林明诚一对比,容靖也自愧不如。

    林明诚汗颜,摸摸鼻子不好意思表示靠运气成份,但他这般,容靖觉得他谦虚了。

    比起董文光的那种狂傲,容靖更喜欢林明诚这样的。

    林明诚摸摸脸,有些发烫,饶是他觉得自己已经脸皮厚了,但这会他觉得自己肯定脸红了。

    董文光这边一听到自己不是案首,脸色顿时一变,“怎么可能。”

    “文光,你狂妄了。”董父这个时候才开口说儿子,本来对儿子也是很自信的,可这会董父的脸色也挂不住。

    容靖一直在二楼注意着楼下,见到董父这般,便对着林明诚道:

    “董员外有个女儿做了学政大人谭璞的妾室,颇得宠,谭璞有克妻之名,两任妻子都死了也没有留下嫡子。如今谭璞的独子就是董姨娘生的,董文光自小就被接去谭家,受谭璞教学,便养成了如今的心高气傲。”

    学政大人,林明诚一顿,学政大人一般是府试和院试的主考官,他朝着容靖道:“容兄,谭大人会是这一次府试和院试的主考官吗?”

    容靖点了点头,但却道:“是临扬城的主考官,不是我们这里的。我们白虎城的学政大人是梁茂才。”

    “姓梁?”林明诚多心道。

    容靖点了点头,“是公子梁的同族长辈。”

    像他们白虎城四大家族,都有人在外面做官的,能成为白虎城望族,族中子弟自然不少,嫡脉都好几支的,更不说旁支那些。

    这会林三郎已经回来了,可开心了,双眼发光发亮的,立马抱起林明诚就抛了抛,把林明诚给吓了,“三哥,放我下来。”

    “四郎,你真厉害,县试案首也。”林三郎可激动了。

    “小声点。”林明诚可没想张扬,县试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府试院试呢。

    林明诚还是低调一些的,毕竟过于高调容易被打脸,看董文光这会就是。

    “董文光是第二名。”

    有人已经在下面喊着了,可董家人脸色并不好看,董文光刚刚的狂言案首是他的,现在得了第二,名次不错,但到底被打脸了。

    别人不知道林明诚,但董文光知道,他的目光直直地朝着二楼看过来,对上了林明诚的眼。

    “林明诚,我们府试再来。”董文光说完撇开了脸,直接朝外走去。

    “那是林明诚?”众人的目光朝着楼上一看,林明诚本来想往后一缩的,但觉得自己又没有什么好躲的,所以也就大大方方地和大家点头微笑。

    这会容靖也站了起来道:“我们回去吧。”

    当下林明诚和林三郎还有容靖准备下楼,却见有些考生已经往楼上奔来了。

    什么情况,林明诚有些懵,人已经被容靖往窗户一拉。

    于是林明诚第一次被容靖带着跳窗了,一上了马车,林明诚心有余悸道:“容兄,刚刚是怎么了?”

    容靖倒是笑了,“你是县试案首,大家想尝尝你的才气。”

    “这,可没见容兄之前也这样呀。”林明诚有些无法理解一些考生的狂热。

    “这习俗很早有了,我们之前避开了。”容靖又给林明诚和林三郎讲了习俗的来源。

    有些人信,但有些人并不信,便也有些人抱着信者有,不信则无的想法。

    “开国时期,有个十岁的神童裴襄参加县试,遇到一个五十岁的老人晕倒在路边,裴襄扶起了老人,送去医馆,老人是考生,考了几十年一直未过县试。但那一回县试却过了,正是最后一名,而裴襄是案首。”

    林明诚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