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同人]焚香祭酒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7章 奉孝(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实际上断袖的典故可追溯到西汉哀帝, 讲的正是汉哀帝对宠臣董贤的情谊。

    然而这个时候的断袖尚未成为某恋的隐语,所以除了崔颂,其余诸人皆无异感, 一同进了议室。

    室内的诸位幕僚起身迎接曹操, 曹操等人自成一脉的半截衣袖成了众人眼中独特的风光。

    而没有被断袖, 又是新面孔的崔颂,自是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

    崔颂平静地接收着来自各个方向、迥然各异的目光,一眼就看到站在前座附近的郭嘉、荀氏叔侄与戏志才四人。

    一名位于前列的幕僚上前两步, 大胆问曹操“断袖”之缘故, 曹操笑着说明缘由, 回头与崔颂道:“这是程昱,表字仲德。”

    又一一介绍了诸人, 这才对在场之人介绍崔颂的身份:“此为崔子琮, 名颂,清河人士,师从何邵公。”

    在场的都是精明人, 单从曹操直接领人过来的行为与方才介绍的顺序就已辨出他对崔颂的重视。各自客套地寒暄了几句, 再看向崔颂的眼中多了几分隐秘的打量。

    曹操引众人入座, 商议众事。

    崔颂初来乍到, 并不急于表现, 大半时间都用在沉静聆听他人的言论, 观察每一个人的神态举止,分辨发言者的身份与地位上。

    议会结束,曹操领崔颂至别室密谈。几刻钟后, 二人带笑而出,宾主尽欢。

    此时,众幕僚皆已散去。荀彧、荀攸、志才三人另有他事,离开前曾留下口信,等迟些再与他接风洗尘。

    崔颂离开会堂,由侍者领出中庭。在一处回廊的尽头,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檀衣玉带,黧靴玄冠,站在红棉树旁,映照得人面微醺、衣袂欲燃。

    崔颂怔怔地愣了片刻,将心中一瞬间绵延而生的异样归结为长途跋涉带来的劳累,快步上前。

    “奉孝!”

    近五年来,崔颂在庐江闭门读书,虽鲜有外出,但对于外界之事仍保持着密切的关注,与知交故友亦有书信上的往来。

    他与郭嘉之间的书信更是如同话痨病泛滥,什么家长里短,小菜爽口否,后院花开否,皆要与彼此叨磕。

    期间郭嘉数次来庐江探望,少则两天,多则月余。因而两人在此地重逢,不见丝毫的生疏感。

    郭嘉回过身,亦向崔颂的方向疾行数步。

    等到两人面碰面,郭嘉将拢在袖中的手移出,飞快地往崔颂那塞了一个热乎乎的东西。

    崔颂低头一看,发现那是一个包着油纸的胡饼,散发着香浓的、带着芝麻味道的热气。

    只这一口香气,就将人的馋虫全部勾了出来。

    郭嘉对侍者说道:“我与崔子琮一道走,你先回去吧。”

    侍者似乎有些犹豫,但见崔颂并无反对之意,便只婉言劝了两句,告罪离开。

    等侍者走远,崔颂见四周无人,便将手中的饼分作两半,取了一份给郭嘉,自己拿着另一份啃。

    “这饼滋味甚好,奉孝是在何处得的?”

    “家中掌勺者闲来捣鼓而得。你若喜欢,下回到我家去,我便用这一样来招待你,倒也省了一番费心备宴的功夫。”

    以两人之交情,开起玩笑来时常无所避忌。

    崔颂早就习惯了郭嘉时不时的逗弄,接茬道:“无妨,纵然只吃胡饼,我也能将你家吃穷。”

    如此侃完,却发现郭嘉没有立即回答,只用一双黑得发亮的眼瞳一瞬不瞬地凝视着他。

    崔颂正觉得疑惑,就看见郭嘉唇线蔓延,张口说了一句话。

    “如此,倒是求之不得。”

    含在齿畔的声音,被初春的寒风揉碎,散在草叶之间。

    崔颂只零星听得一二个字,疑惑道:“什么?”

    郭嘉道:“无他。你且慢些吃,佐几口酒,仔细噎着。”

    便从怀中取出一只小酒囊递给崔颂,又伸手抹去他唇角的芝麻籽。

    崔颂只当那是一句无关紧要的话,遂抛之脑后,不再细想。

    二人离开司空府,打道回返。

    郭嘉替崔颂物色了一套中小型宅邸,离司空府不远,恰与郭嘉的住所比邻而居。

    即将到达落脚点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青衫布衣的中年男人。

    那男人衣容朴素,神态恭和,却有一番独特的轩昂之气,不似常人。

    崔颂不由多看了两眼。

    郭嘉本含笑垂目,见他如此,与来人淡淡地招呼道:“刘豫州。”

    崔颂心中一顿。

    刘豫州……刘备!?

    是了,这个时候,刘备已经与吕布闹翻,来许都投奔曹操。曹操为了牵制吕布,表刘备为豫州牧,人称刘豫州。

    崔颂不动声色地打量刘备。眼前的这位中年男人,并不像《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样“双耳垂肩,双臂过膝”,他体量适中、四肢修长,除了气度更招眼,与一般人相较并无别的不同。

    崔颂略去纷杂的计较,随郭嘉一起不咸不淡地问候道:“原来是刘豫州,久仰。”

    崔颂说的尽是实话。在遥远的未来,你可能不知道荀彧郭嘉程昱是何许人也,但是刘备的大名,鲜少有人不识。

    但在在场的郭嘉与刘备看来,他说的不过是客套话罢了。

    如今的刘备,尚没有建立自己的基业,乃依附而居,飘摇不定,丝毫看不到未来一方霸主的势头。

    刘备显然是识得郭嘉的。他客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