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5章 皇帝太能哭了(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赵受益在接到包拯的奏章之后,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什么叫天书再现冲霄楼啊?

    天书这玩意他知道, 他爹宋真宗搞出来自欺欺人的东西, 被有识之士所不齿来着。

    他爹驾崩之后, 刘娥就把天书和他爹一块埋了。

    怎么这会儿又出来一个天书?

    他又将奏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大概明白了包拯说的是什么意思。

    夏玉奇果然被他钓上了钩, 带着亲传弟子一起破了应天的冲霄楼。冲霄楼二楼放着襄阳王这么些年攒下来的几十万黄金的老本, 顶楼放着一幅和大中祥符元年出现的一模一样的天书。

    赵受益转头问刘恩:“当年太后确实是把这东西随着先帝一起埋了,对吧?”

    刘恩点头:“货真价实。”

    “那这又是怎么回事,”赵受益皱眉:“是襄阳王自己也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出来,还是他把先帝的……”

    还是他把先帝的坟给刨了?

    襄阳王应该不至于做出把自己皇帝哥哥的陵寝给挖了的事情吧?

    赵受益有点不确定的想。

    而且,你都挖了皇帝的坟了,挖点什么宝贝出来不好, 非得挖出这么一张没什么用的天书?

    还是说他也想效仿先帝,给自己安上一个受命于天的名分?

    那你好歹也自己原创一个说法呀, 把你哥的陪葬品刨出来又算怎么回事?

    你当自己摸金校尉哪?

    大中祥符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 这都是天圣年间了,谁还认这东西?

    刘恩道:“这可真说不准,死无对证了。”

    毕竟襄阳王本身也不太有本事,当年被排挤出京之时又正当天书事件闹得最火热的时候,在应天呆的久了, 可能对朝廷时事也不算太敏锐。

    而且掐指一算, 先帝驾崩也还没几年,一个远离政治中心的亲王误以为天书还是个能号令天下的法宝……

    也不算太过稀奇。

    现在襄阳王已死,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赵受益将奏章放下。

    “现在最重要的一点, 是这个天书到底是不是襄阳王从……”

    他做了一个手势:“那里拿出来的。”

    天书如果是襄阳王伪造的,也不过是给他的谋反之罪锦上添花罢了。

    毕竟人家连灾民的人血馒头都吃得喷香,区区伪造一个过时已久的天书,也不算什么大事。

    但如果,这天书真的是陪着宋真宗下葬的那一份……

    那这事情,可就大了。

    掘人坟墓已属丧尽天良,更何况是掘君父、兄长的坟墓。

    此事若真要细究,襄阳王判一个凌迟都不为过。

    如今银簪穿脑的死法,已经算是喜丧了。

    赵受益问:“当年的山陵使是谁来着?”

    山陵使,即监修大行皇帝坟墓之官员,一般由高官甚至宰相出任。

    襄阳王盗没盗先帝的墓暂时还不清楚,但若是真的盗了,山陵使难辞其咎。

    你是怎么造的墓,怎么没过两年就遭了贼了?

    刘恩道:“是夏竦。”

    “夏竦?”

    赵受益挑眉:“就是……那个夏竦?”

    那个寇准的心腹夏竦?

    前不久刚被他们排挤出京的枢密副使?

    刘恩点头:“是他。”

    “不对啊,”赵受益问:“他的职位似乎低些。而且他是寇准的人,刘娥怎么会让他做山陵使?”

    山陵使是给大行皇帝造坟墓,算是个颇光荣的差事。当时真宗刚刚驾崩,刘娥和寇准互相角逐,没道理刘娥会把这个职位给寇准的人。

    刘娥是太后,大行皇帝的妻子,让谁来给自己的亡夫造墓,完全是由她说了算的。

    所以夏竦这个职位就显得颇为诡异的了。

    太后手里又不是无人可用,凭什么让你一个对家的小官来给皇帝造墓?

    刘恩道:“那时夏竦的职位比现在还高些,已经是副宰相,做山陵使将将够了。而且他当时是太后的人。”

    “副宰相?山陵使?”赵受益皱眉,恍然大悟:“啊……我想起来了。”

    他想起来夏竦是怎么回事了。

    当时真宗驾崩,他身为真宗的养子,新任的皇帝,必须要表现出十二万分的悲痛来,才能让朝廷上那些道学家满意,称一声皇帝仁孝。

    于是赵受益当时每顿饭只吃一两口素菜,有时候连素菜也不吃,扒一口饭,就开始哭先帝,说我如今吃着这些饭菜,大行皇帝在地下能吃到否?

    当时他还给自己定了个计划,务必要让所有能接触到他的人每天至少看见他哭一次,每次还得有不同的说法。

    什么吃着饭突然想到先帝啦,睡着觉突然想到先帝啦,连读个书都可以想到先帝,然后就可以哭一场。

    如此一二个月下来,朝野上下都公认新帝是个大孝子。

    太能哭了。

    天天哭也挺耗费体力的,而且还不得好好吃饭,所以赵受益那时候只叫刘恩注意观察前朝的情况,别叫寇准和刘娥把天掀翻了,其余细节不必告诉他。

    他记得那时候隐约听刘恩提起过一次,说什么给先帝选的坟地被水淹了,还好先帝当时没葬下去,然后选坟地的那人被处死,山陵使也因此降职。

    刘恩道:“太后当时颇为愤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