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定了定神,柔声道:“你别怕,你没有做错做什么。只是你的容貌让哀家想起了皇上的大女儿,已逝的静宁公主。你可知自己的容貌与她竟有八分相似。”
夏悠扬一直以为皇上只有大皇子君东辰,长公主君西婕,二皇子君南羽,三皇子君北天这四个儿女,不知道还有一位已逝的静宁公主。更没想到自己的长相会与她如此相似。
“回太后,奴婢家原本不在逸都,奴婢到了将军府后,也并未听有人跟奴婢说过,还有一位静宁公主。”她摸不准太后的心思,以至于越到后面声音越小。
太后叹了口气:“罢了,当年静宁去的时候,青觉也不过才五六岁,他自然不会记得太多,没与你提过也情有可原。想必府中的老人也不会无缘无故与你说起静宁。”夏悠扬低眉顺眼的答了一句:“是。”
太后平复了一下情绪,笑了笑说“悠扬,你会不会弹琴唱曲?哀家突然想听一曲。”“回太后,奴婢很小的时候学过琴,现在忘了多数,怕是弹不来了,曲子倒是会唱,只是宫中那么多才艺双绝的姐姐,您欣赏过那么多,怕奴婢的歌声入不了您的耳。”
“无妨,你且唱吧。”“是。”
夏悠扬清了清嗓子,特意选了一曲古风的歌曲,她怕太后接受不了现代的东西。
“梦随风万里
几度红尘来去
人面桃花长相忆
又是一年春华成秋碧莫叹明月笑多情
爱早已难尽
你的眼眸如星回首是潇潇暮雨天涯尽头看流光飞去不问何处是归期
今世情缘不负相思意等待繁花能开满天际只愿共你一生不忘记莫回首笑对万千风景
今世情缘不负相思意等待繁花能开满天际只愿共你一生不忘记莫回首笑对万千风景”(董贞《相思引》)
曲罢,夏悠扬弯腰拜过,“奴婢不才,让太后及谨烟姑姑见笑了。”谨烟笑着说:“太后,您看这丫头,明明唱得那么好,这声音与咱们宫廷里的唱歌娘子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还这么谦虚。”
天后也笑:“可不是么,你这丫头声音好听,这曲子调子也新鲜,哀家很是喜欢。”“太后喜欢是奴婢的福气。”“好久没听到这么妙的声音,再唱一首吧。谨烟,泡杯润喉茶给她。”谨烟躬身转入后堂,端出一杯茶给夏悠扬,夏悠扬谢过后一饮而尽,略略思索,再次开唱。
“既然此生已错过
告诉我你梦到什么
你说爱恋只是场错
我似曾记得
陷战人间几回合
葛藤花又爬满兰若
月照轻纱夜风灵波
要发生什么
掌心的线断了连络
似幽魂飘过
惹来太多牵扯
一滴泪滑落
有意碰落他的烛火
都快忘记相逢为何
心事难说破
情比纸伞斑驳
他写聊斋时遣词了太多寂寞
如果来世也错过
兰若寺会记载什么
尘埃落定花开无果
我怎么躲呢
夜雾中谁哼着歌
时而平静时而曲折
过客总是醉或梦着
传成了传说
掌心的线断了连络
似幽魂飘过
惹来太多牵扯
一滴泪滑落
有意碰落他的烛火
都快忘记相逢为何
心事难说破
情比纸伞斑驳
他写聊斋时遣词了太多寂寞
为我逆天有何不可
你总该记得
曾经为情所惑
凡人总难舍
爱过恨过也就罢了
偏要回眸动了心魔
这百年寂寞
奈了红尘几何
剩一世无双的你仍眷恋着我”(《兰若词》)
夏悠扬唱完,发现太后看着远处,眼神茫然没有焦点,又好像想要抓住些什么,神情中有些回忆,忧伤,却又好像甜蜜,夏悠扬不敢说话,用眼神求助于谨烟姑姑。
谨烟轻轻叫了一声:“太后。”
天后突然回过神来,声音带着些低哑:“你的歌让哀家想起先帝还在世的时候,那是我圣宠正盛,先帝只带我一人去兰若寺祈福,那时我还是风华正茂,二九年华,先帝虽是不惑之前,但依然雄姿勃勃,我们一起跪拜佛祖,祈求佛祖保佑国家昌盛,保佑我们子孙满堂,然后先帝拉着我的手一起穿过漫天红霞下的桃花林,我们坐在凉亭中写字画画,先帝送给我第一张画像,也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张。”
夏悠扬看不懂太后的表情,也不明白太后与她说此番话的用意,额头上冷汗淋漓,赶紧跪下磕头:“奴婢该死,扰了太后的心情,求太后放过奴婢吧。”
“哀家不怪你,起来吧。哀家年事已高,有些事情都记不清了。今天还要谢谢你,让哀家想起了那段幸福清净的日子,那样美好的日子,哀家不想忘啊。”
夏悠扬静静的起身,发现太后眼角有隐隐的泪光,心生怜惜,她现在只是一个失去丈夫,独自度过晚年的孤独的老人而已。“太后,您保重身体,恕奴婢多嘴,虽然先帝离您而去了,但曾经那些记忆是您和先帝在一起的见证,斯人已逝,奴婢以为,能守着那些回忆过活,也是幸福的延续了,先帝在天有灵,会为您有幸福的晚年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