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日子没法过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章 (5)(第1/11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家?”谢殊接过来,看到边角绣着个“秀”字,分外诧异。

    王络秀居然给她送香囊?不太妙啊。可细细一想,无论如何,王家绝不可能找上门来与她结亲,毕竟王敬之的目标是超越谢家,不是共同繁荣。所以王络秀此举应当是自己的意思了。

    谢殊摸了摸自己的脸,再想想王络秀那温婉贤淑的样子,心里生出了浓浓的罪恶感。

    朝堂之上,因为有王敬之的加入,开始有了新气象。但他表现的很中庸,尽管大部分王家人都认为自此后王家便可扶摇直上,他却不以为然。

    如今的谢殊已经不是一年前在会稽能被随便掳走的人,她的相位已经越坐越稳。自压下废太子一事后,太子身边几乎都换成了谢家的人,他即使身为太傅也未必能做什么。谢殊虽然提携了他,却绝对不会给自己另树敌手,必然有其他目的。所以王敬之能做的就是保持中立。

    朝中无大事,边疆却一直传来令人担忧的消息。

    去年秦国打算进犯吐谷浑的事还犹在眼前,今年他们又按捺不住了。

    一月前秦国派了三十万大军压往边境,领兵的是擅长打快战的拓跋康。他命人趁夜袭城,大破吐谷浑边城,之后一路迅疾作战,连占三城,眼看就要向吐谷浑腹地挺进了。

    吐谷浑国主一面调兵抵挡,一面再次向晋国求援。这样关键的时候,卫屹之居然不在朝中,也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金殿之上,皇帝一脸犹豫:“支援倒不是不可,但吐谷浑接连几次向大晋寻求庇护,却不知归附称臣,朕深觉不妥。”

    谢殊出列道:“陛下所言甚是,然唇亡齿寒,还是该派兵支援才是。依微臣之见,可派骠骑将军杨峤领兵支援,再随军派遣使臣,待战事平定后便适机向吐谷浑国主提出此事,应当可成。”

    皇帝点了点头:“也好,使臣的事谢相安排吧,至于将领,武陵王已秘密到达宁州,还是交给他吧。”

    谢殊皱起眉头,没想到他这几日不在,居然是悄无声息地去了边疆。

    外人可能会认为她提议杨峤领兵是想剥夺卫屹之建功的机会,其实原因远不止这些。

    上次卫屹之去吐谷浑遇到了虎牙,已经让她深觉不安。后来见卫屹之行为反常,特地写信给吐谷浑国主询问,旁敲侧击,却没得到原因。

    她想过派沐白去找虎牙,事先打点好,防止他再主动与卫屹之接触。可卫屹之对边境出入防范甚严,弄不好就会传到他耳朵里,根本没有机会。

    本来这次若能派遣别人去吐谷浑,再安排使臣将虎牙打点好,一切就都解决了。没想到卫屹之已经提前去了宁州,让她连准备的机会也没有。

    下朝之后,她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再三考虑着使臣人选。

    最适合的自然是谢冉,但他一见到虎牙必会下杀手。桓廷倒是为人纯良,谢殊也有意提携他,可他偏偏与卫屹之交好。

    这时沐白托着封信走了进来:“公子,宁州送来的急报。”

    谢殊连忙拆开,果然卫屹之已经派兵支援,宁州刺史也亲自披甲上阵,鼎力支持。

    她想了想,忽然有了主意。

    使臣定的是桓廷,不过谢殊又派了沐白跟在他左右,提点虎牙的事就交给沐白来做。

    为了防止卫屹之有闲工夫插手,她又写了封信给穆妙容。

    嗯,这绝对不是公报私仇。

    三六章

    六月盛夏,宁州边境燃起战火。

    卫屹之正在案前查看地图,苻玄走入帐内,将桓廷出任使臣一事告诉了他。

    “嗯,谢相有意提携桓家,会重用恩平也在情理之中。”

    苻玄道:“桓公子已到朱堤郡,派人来说,想立即去拜见吐谷浑国主。”

    卫屹之摇头:“此时不行,战事未定,边城凶险万分。你亲自走一趟,将实情告诉他,让他先到宁州与本王会合,之后再谈出使一事。”

    苻玄领命出去,不一会儿有探子来报,拓跋康已拔营后退,往沙漠之地去了。

    手下将领齐聚大帐,讨论应对之策。

    副将秣荣疑惑道:“拓跋康已占领五城,忽然退避到荒凉的大漠,难道是忌惮郡王,所以有心回避?”

    卫屹之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拓跋康不是石狄,吐谷浑军队不弱,却在他面前节节败退,此人不可小觑。况且他本人对沙漠之地异常了解,此举若非诱敌深入,就是声东击西。”

    他手下最勇猛的先锋荀卓早已忍耐不住要出兵,连忙问:“那要如何应对?”

    卫屹之看了看地图,点了两个地方:“秣荣与穆冲带五万兵马去吐谷浑支援,但不可冒进,无论是城池还是沙漠都不要强入,守在外围就好。张兆与荀卓率十万兵马,突袭拓跋康后方益州。”

    益州如今是秦国领土,此举是围魏救赵。

    拓跋康收到消息惊怒非常,毕竟卫屹之是晋人,未必会真正救援吐谷浑,还是借机牟利的可能最大。

    他权衡利弊,只能将三十万大军分开,十五万赶赴益州支援,十五万继续攻打吐谷浑。

    这时卫屹之却命穆冲和秣荣退出吐谷浑,在宁州边境扎营观望。

    拓跋康此时成腹背受敌之势,必须集中精力先破一方。吐谷浑倒是集结了兵马,却因为几个贵族争夺主将之位拖延着,暂时不足为虑,自然是要先破晋军。

    “哼,不过就是个会吃五石散的文人罢了,他以为取字仲卿,就成当初马踏匈奴的卫青了?”拓跋康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