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接手穿书者留下的烂摊子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7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武平侯府一行, 宁映寒和方诗琪带走了奶娘一家人及他们的身契,还打包带走了一些方诗琪的日常用品衣物等。

    而武平侯得到了浑身发痛的躯体及饱受摧残的精神。

    “又是大家各有收获的一天。”宁映寒总结道。

    方诗琪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正满腹愁绪地望着从小长大的地方, 听到宁映寒这句话硬生生被逗笑了。

    自己以前是为什么不喜欢宁映寒来着?

    大概是从小时候开始,父母就对这个表姐分外殷勤,几乎比起对自己这个亲女儿都要好。当时嫉妒, 现在想想真是讽刺, 他们哪是喜欢表姐?他们喜欢的是表姐身后的晋王所代表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点从他们在晋王未能登基后, 迅速翻脸,就可见一斑。

    随着晋王远赴幽州,宁映寒消失在京城贵女圈。

    方诗琪也几乎忘了这么一号人, 直到四年前,宁映寒重回京城。

    当时贵女圈子里是有不少对此人的议论的,不少人还记得少时的宁映寒嚣张的样子。纷纷猜测着,这次她回来, 怕是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但是没有,重返京城的宁映寒仍然张扬,仍然让人气得咬碎银牙也无可奈何, 仍然是被很多人奉承的存在。

    方诗琪当时分外不解, 晋王都被贬幽州了,怎么这人偏又讨了太后娘娘的喜欢,在京城仍然如鱼得水呢?

    她不服气, 试着找了几次宁映寒的麻烦,最后成为了“咬碎银牙也无可奈何”小分队中的一员。

    再后来,就是苏俊之的事了。

    当时,不少贵女,不管跟宁映寒有没有仇的, 议论起这事儿都是分外精神。

    方诗琪也说不好她们的心态,大概就是看到一个处处都比自己优秀的人,突然跌落尘埃,会有一种很微妙的舒爽感吧。

    再后来,宁映寒对苏俊之一纠缠就是三年,三年的痴缠,不知让众人看了多少次笑话。

    无名无分给书生当外室、处处模仿一个青楼女子的打扮、乞丐一般到处要银子……每件事,都是京中众人耳熟能详,每次贵女聚会都津津乐道的。

    这三年,宁映寒从未出现在这个贵女们出现的场合。

    没法当面嘲讽,这让一些人有点小遗憾。

    直到前段时间,宁映寒出现在大长公主殿下的认亲宴上。

    许多人眼前一亮,以为找到了机会,终于可以痛打这只落水狗。

    但宁映寒似乎天生就不懂什么叫“夹着尾巴做人”,仍然嚣张,仍然美艳。

    一出场便艳压群芳,挑衅的人被她三言两语怼了回去。

    方诗琪远远看着,啧,还是那个熟悉的宁映寒。

    不管外人如何看待她,她都依然故我。

    “在想什么?”宁映寒打断了她的思绪。

    “没什么。”方诗琪回了她一个笑容,最后看了一眼侯府,与自己的过去做了告别。

    不久,宁映寒教唆武平侯府嫡女与父母决裂一事,传遍了街头巷尾。

    武平侯出面,直言以后侯府不再认方诗琪这个不孝女。

    大家纷纷猜测着宁映寒给方诗琪灌了什么迷魂汤,让方诗琪宁愿与父母决裂也要和这位声名不佳的表姐混在一起。

    任外界猜测的沸沸扬扬,宁映寒这顿时间过得却很是平静。

    除了接到秦宣的口信,说江南突发水患,圣上临时派他去处理,不得不立刻离京,等他回来再见面之外,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武平侯偃旗息鼓,连苏俊之也没再上门。

    雪色恶毒地猜测着苏俊之的行踪:“这家伙消失那么久,绝对是憋着坏水准备搞个大的。”

    宁映寒闻言笑了笑,不管苏俊之有何打算,她见招拆招就是了。

    大长公主也听说了宁映寒和方诗琪的事,难免感叹这宁映寒是怎么回事?自从她四年前进京,隔一段时间就要搞点话题出来。

    这几年,京中最流行的话题几乎都和她有关,可以说活得十分腥风血雨了。

    但感叹归感叹,大长公主还是派芳姿跑了一趟,看看是不是需要自己帮忙。

    宁映寒谢了她的好意:“我还应付得来,如果真有事要麻烦殿下,我会开口。”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方诗琪发现了表姐除了张扬以外的另一面。

    宁映寒其实是个很温柔的人,怕她一直心情郁郁,就经常找她说话,带她出去玩。

    方诗琪很感激她,同时也为自己未卜的前途发愁,她总不能一辈子赖在宁映寒府上吃表姐的用表姐的。

    但宁映寒让她安心住下来,等她走出这些事带给她的阴影,一切自有安排。

    奶娘一家也在宁映寒这里开始了工作,新东家人美又大方,还不似旧东家事多脾气大,几人都十分满意这里的生活。

    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就在这个时候,一则新的传闻横空出世,瞬间将大家的注意力从方诗琪身上转开。

    谢太傅的嫡女,谢五小姐,嚷嚷着要嫁给新科进士苏俊之。

    谢氏一向以书香礼仪传家,家里的女孩们自小被规矩框得死死的,一举一动都极其端方、合乎礼仪。

    在众人的印象中,谢家的女儿,嫁娶都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退一步说,就算真有心悦之人,也该知会父母,由父母出面提亲。哪有这么当众就嚷嚷出来的道理?

    因此,嫡五小姐谢雨薇这大胆的行为,让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