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8章 灵魂拷问(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大晋新帝登基如此的突然, 也让天下人惊讶了好久。

    自从司马荷华登基后,大晋的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除了到处宣传司马煜并非皇室血统外, 就是关于周复礼的处理情况的宣传了。

    毕竟他们做到这一步, 不就是因为司马皇室处理周复礼的方式让他们不满意。

    还有就是他们必须放出消息, 让诸国明白他们的态度,减轻大晋的压力。

    所以,朝廷第一时间就发了通缉令, 通缉周复礼。

    当然,他们也想通缉司马煜赵玄樱他们,只是他们不敢。

    通缉令一出,整个大晋的百姓都沉默了。

    他们不是没有心, 可以说周复礼的遭遇让他们痛心疾首, 但他们的力量太弱小了,什么也做不了。

    不对,也不是什么也没做。

    比如, 朝廷最近接到了许多举报周复礼位置的消息, 全是老百姓透露的。

    只是这位置天南地北都有, 反而彻底将朝廷弄懵了,也不知道哪个消息是真的。

    他们这么做,就是想将消息弄混, 这是百姓自发的行为。

    不过, 朝廷也狠, 不管消息对不对,居然都派人去落实追捕。

    只是吧,这些衙役以前走累了,到百姓家讨口水喝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现在,呵呵……

    一句话“没水”。

    “我们穷得水都喝不起,哪里有多余的给你们喝。”

    睁着眼睛说瞎话,气得那些衙役面红耳赤。

    但有什么办法,这些百姓看到他们没有直接用扫帚赶人,就算客气的了。

    更别说住店吃饭了。

    回答他们的永远是“客满”,“食材已经没有了”。

    而那些店里的食客也眼色冷漠得如同看待仇人。

    反正诸事不顺。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们已经无法顾忌继续追扑周复礼和搜查司马煜他们了,因为发生了两件天大的事情。

    第一,赵玄武要回来了。

    赵玄武回来可不是一个人回来,而是带着军队回来,直线前往洛阳。

    大晋朝廷一片哗然,特别是权贵们惊恐无比,赵玄武可是被称为大晋之盾,威名赫赫。

    慌乱之中,借新帝司马荷华之名连发九道圣旨,让赵玄武立即返回齐晋边境,继续驻守,可见其恐慌程度。

    可惜,赵玄武得了赵玄樱的去信,情况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哪可能会听话。

    在他看来,这些权贵和造反何异,他又怎么可能同流合污?再说,居然将赵玄樱都给赶出皇宫了,他心中这一口气怎么可能忍得住。

    所以九道圣旨完全成了笑话,天下哗然。

    如果说赵玄武的回归在权贵们的意料之中,没办法,赵玄樱都给跑了,他们根本没有胁制赵玄武的办法,但至少他们还有刘远,只要有镇远将军刘远在,哪怕赵玄武的大军兵临城下,他们也是不怕的。

    但……

    比起赵玄武的威胁,让大晋朝廷彻底惊恐慌乱的是,原本他们以为他们只要处理了周复礼就会退去的临国的军队,根本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非但没有退,还在不断前进。

    他们想干什么?

    不言而喻,现在的大晋就如同一块等待蚕食的肥肉,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放过。

    周复礼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也不得不感叹,朝廷那些权贵,一心想要维持自己的利益,真以为处理了他,就能让那些狼子野心的家伙退兵?

    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在古代,开疆拓土是每一个帝王彰显武功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如此不费吹灰之力的机会摆在面前,怎么可能因为大晋权贵放出处理周复礼的消息就退走。

    如今赵玄武和刘远拼了起来,就是他国的机会。

    惊恐,慌乱,人心惶惶。

    不仅权贵,大晋百姓也是如此。

    好好的大晋,居然就变成了这样。

    那些权贵以前怪周复礼推行均地制,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周复礼身上,那现在又怪谁?

    一切不都是他们自己作的。

    大晋之危近在眼前,朝廷上下,一时间居然没有人能站出来给出一个解决的方案,这才是最恐怖的,就像在等着临死时的处决。

    利益重要吗?

    肯定重要,但要是国家都亡了,他们还有个屁的利益。

    朝廷上的惊恐散布到了每一个角落,关键是龙椅上那个小胖子除了哭啥也不会,更让人心里绝望。

    “我就说我不要当皇帝,你们看看都成什么样了,都怪你们逼我当皇帝。”司马荷华现在每天就这一句话,将那些朝上的大臣说得如同被人狠狠地抽了几巴掌。

    去和司马荷华理论,就算是司马煜在位,也不可能改变现在的情况?

    呵呵,你去理论试试,他能哭得更厉害。

    天地将崩,社稷危矣,皇帝又是个只知道哭的哭包,那种绝望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

    直到……新的一版大晋周刊发行到大晋各地,以及向周边诸国散去。

    大晋周刊的第一条,就是司马煜和箫争签订的两国永结同好,歃血为誓的同盟协约。

    两国之间,为兄弟之邦国,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共同对敌。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这最后一点,共同对敌。

    盟约上写得十分清楚,如有敌国来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