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艳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五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今儿倒是转了性子,想起来替贵妃娘娘求情了。”

    赵太后轻轻笑了一声,说道:“她哪儿是转了性子,只不过是被人踩了头,心有不甘,自己又没那个本事,想挑唆着旁人上罢了。这借刀杀人的小把戏,哀家可是看的腻了。”

    朱蕊听着,问道:“娘娘的意思是……但那苏若华不过是个宫女罢了,皇上宠幸了她,竟连个位份也没给。如此一个宫婢,哪里值得人上心了。”

    赵太后点头叹道:“如此,才是盛宠啊。这倘或皇帝宠幸了她,把她封个选侍,了不起如淑妃所言,封到才人,那也就是个寻常得宠的宫女罢了。朝后宫里一推,她无依无靠,母家败落,除了皇帝的宠爱,可谓一无所有,还不任人践踏?皇帝便是料到如此,才不肯放她。这一来是舍不得,二来便是要护着她。御前的人,谁敢造次?”

    朱蕊说道:“娘娘这话也是在理,然而皇上将她留在身边,其实对她晋升不利。难道,皇上能让她始终做个宫女么?”

    赵太后似是兴致颇佳,撩着白猫下巴,逗弄的猫儿不住呜呜的叫,方才笑道:“你小看了咱们这位皇帝,他是个深谋远虑之人。此刻将那苏若华送进后宫,当然不能高封,但倘或她于社稷有大功,那可就有说头了。”

    朱蕊哂笑了一声:“一个小小的宫女……”话未完,她忽然想到了什么,低低惊呼了一声:“娘娘是说……”

    赵太后眸光深深,浅笑道:“皇帝是在等她有孕,待她怀上龙胎,生下皇帝第一个皇嗣,什么封不得?倘或生的是个男孩儿,那更是不可估量了。”说着,她又叹息道:“皇帝果然爱重她,为了一个宫女,所谋竟如此深远。”

    朱蕊又道:“话虽如此,但皇上怎能料定她必然第一个有孕?到底,后宫这么多嫔妃呢。”

    赵太后瞟了她一眼,淡淡说道:“后宫嫔妃是不算少,但你看哪个是有宠的?软儿的确无宠,就是那个白顶着个宠妃名号的淑妃,你以为她就真的有宠幸么?”

    朱蕊吃了一惊,半晌才道:“可,皇上每个月也招幸她几次,淑妃怎会无宠呢?”

    赵太后将眉一挑,说:“这就是咱们这位皇帝的老谋深算了,他这是拿着淑妃当了个幌子,把咱们都给糊弄了。可笑那淑妃,狗咬猪尿泡——空欢喜一场不提,倒白白替人当了靶子。”说到此处,她倒有几分惆怅,微微喟叹:“皇帝对这苏若华,当真是用情至深。自本朝开国起,就未有听说谁真能享了独宠的。”

    即便当年先帝对她盛宠,那也是有要借重她母族的缘故。两人彼此,都存着防备的心思。此外,先帝立她为后,也没少添新人,后宫除了有名号的妃子,各种选侍御女更是无数。并没有谁,是真的被先帝捧在心头的。

    这般瞧来,她还真有几分羡慕那苏若华。

    朱蕊咂舌道:“若是如此,那这苏若华可真成祸害了。娘娘,此人不能留。”

    赵太后口吻凉薄道:“为什么不能留?只凭着软儿那副性子,你道她当真能得了皇帝的喜欢么?”

    朱蕊说道:“娘娘是想,待那苏若华生下皇子,便拢过来给贵妃娘娘抚养么?然而,怕是皇上不肯。”

    赵太后说道:“这暂且不提,哀家的意思,最好还是软儿能有一个,强过要旁人的孩子,节外生枝。只是,御前还得有个人帮衬着才好。”说着,又问道:“前回吩咐的,打听她家人的事如何了?”

    朱蕊回话道:“人已去了,只是哈衣布族叛乱,暂且没有回信儿。”

    赵太后点头道:“多上心些,这套虽烂俗,但却实在好用。还有一件事——”说着,她朗声唤道:“玖儿!”

    朱蕊那侄女儿,亦在寿康宫当差的玖儿垂首进来,道:“太后娘娘传奴才。”

    赵太后说道:“你收拾了,待会儿就到养心殿当差罢。”

    此言一出,那姑侄两个一起吃惊,看向太后。

    只听赵太后又道:“就说哀家的意思,皇帝身侧没有妥帖的服侍之人,所以把哀家身边的宫人送过去。倘或皇帝不乐意,就叫他自己来与哀家说。”说着,她看着玖儿,一字一句道:“你需明白,派你过去是做什么的。留意着动静,如若可以,分了那苏若华的宠幸。”

    玖儿心中有些苦,她来寿康宫当差也有日子了,太后仿佛从未正眼看过她,说来她也算贴身服侍的大宫女,但在太后口里,似乎就是个随意摆布的物件儿。

    赵太后见她一时没有答话,脸色微微一沉。

    朱蕊察觉,忙替玖儿答应:“太后放心,玖儿心里都清楚的,奴才都叮嘱过她。”

    赵太后的面色这方和缓了一些,点头说道:“你们姑侄忠心办差,哀家自不会忘的。”言罢,又打发人到承乾宫传懿旨,要把贵妃放出来。

    朱蕊便同着玖儿走出正殿,下了台阶,到了院里一背人处。

    朱蕊拉着她侄女儿,责备道:“你这个孩子,我早先怎么嘱咐你来着?太后最厌心有旁骛之人,她吩咐什么,要紧赶着答应,叫她瞧出来你有半丝儿的犹豫,便要疑你有二心。一个不慎,你连命也没了!”

    玖儿为难道:“姑姑,我……我不会做这样的事儿。”

    前回皇帝来寿康宫时的情形,还令她心有余悸。太后叮嘱她精心妆扮,特特安排了一出好戏,她原对自己的容貌颇为自负,即便皇上不一见倾心,怎么也要青睐几分。谁知,那一出下来,她不止没能邀来宠幸,反倒挨了一顿斥责,险些被送到慎刑司。此事成了众人笑柄,她装病在屋里缩了几天不敢出来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