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师妹明明超强却过分沙雕[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4章 沈佛心(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沈佛心。

    据说他一出生就被龙象寺带走, 抛弃原本的名字,而代之以“佛心”之名。从此,这既是他的名, 也是他的法号。

    龙象寺这一代的佛修皆为“净”字辈, 唯独一个沈佛心不受戒、不排辈。他是龙象寺那位人称“地上如来”的主持之徒, 修行数十年以来,大半时间都在行走天下、化解众生苦难。

    ——是谓“龙象寺行走”。

    还有传言说他是佛子转世, 贯通佛法、法力无边, 所以才能力压神游同侪, 稳坐第一。

    这样一个人,此刻却出现在平京地底, 更被锁链捆绑得严严实实。

    “你来了。”

    沈佛心的声音里没有任何情绪——惊讶、疑惑、喜悦……什么都没有。

    只有无边的清寂、冷然。

    连他眉心闪烁的佛修金光, 与其说“悲悯”, 不如说是看透万物本质后的无波无澜更恰当。

    这位《点星榜》神游第一人又被称为“鬼面佛修”,是因为他当年在西北关外度化十万厉鬼时, 生受厉鬼啃噬, 被毁去了容貌。但他从来不遮不掩,坦然面对众人目光。

    他和王离竟然有些像。

    但王离更像不通人情的顽石,而沈佛心更像透明而无边无际的天空, 一眼看去什么都一目了然,再仔细看却又什么都看不明白。

    谢蕴昭看了看他身周的透明锁链。

    “需要我把你放出来吗?”

    她走到佛修身前,蹲下来仔细瞅了瞅锁链。

    这锁链本质上是一种禁制;它们和平京大阵勾连,将沈佛心当作能量源头, 从他体内抽取灵力以维护大阵的运行。

    如果不懂禁制手法就贸然触动,不说是否能破开锁链, 却是必然会引起大阵的反弹。万一引来谢九就麻烦了。

    谢蕴昭刚生出这个念头,就听见佛修淡然的声音:

    “你破不开这禁制。”沈佛心敛眉低目, 疤痕纵横的脸上,只有一双清润的凤目完好无损。

    谢蕴昭点点头,也不多矫情,直奔主题:“我来是想问……”

    “蝴蝶玉简。”沈佛心缓缓捻动佛珠,“谢施主,恭候已久。”

    谢蕴昭看着他:“恭候?”

    “我被大阵所缚,大阵却也为我所用。谢施主在城中所为,我亦有所察觉。”

    沈佛心的身上有一点淡淡的檀香。据说佛法精深到了一定程度,佛修身周就会化出莲香或檀香,让人不知不觉就平心静气,胸中尘垢尽去、如洗一新。

    若换个人,也许会很喜欢这种心旷神怡之感。然而谢蕴昭却不大喜欢被别人影响的感觉,因而她稍稍退去一点,才说:“不愧是神游第一的沈佛心——这种彩虹屁先省略了,毕竟我同门被你连累至死,我现在心里不痛快得很,没法对你太好声好气。”

    “沈大师,请问蝴蝶玉简在哪儿?”

    沈佛心捻动佛珠的手,停下了。

    他半阖的双目睁开,眼神便更显清亮,仿佛能一眼看到人的心底。而他此刻正凝视着谢蕴昭,以一种过分仔细的、专注的审视看着她,像久闻其名终见其人的恍然,又似隔世重逢的些许感叹。

    他说:“谢施主与我有缘。”

    谢蕴昭:“……什么?”

    “谢施主与我有缘。”沈佛心说,“谢施主若能放下红尘,随我修行,必能得证果位。”

    “……我只想知道蝴蝶玉简在哪儿,谢谢。”谢蕴昭保持微笑,“我和道门更有缘,跟沈大师不是很有缘。”

    沈佛心认真说:“谢施主若不离红尘,必有劫难不断。”

    “首先我不想剃光头,其次……没有了,就这一个理由就足够阻止我修佛了。”谢蕴昭耐心解释。她不耐心也没法,这位佛修似乎是个执著的性子,不得到个坚定的回答,就不会回答蝴蝶玉简的问题。

    果然,沈佛心又道:“上古有龙女,八岁成佛,以女子之身侍奉如来……”

    “反正我拒绝。”谢蕴昭斩钉截铁。

    被坚定拒绝的沈佛心微微叹了口气:“甚憾。”

    却又淡淡说:“若谢施主今后念头通达,我愿随时为谢施主引路正法。”

    “好的好的,那到时候就拜托你了,谢谢啊。”谢蕴昭一本正经、连连点头,活像真有一天她会想不开剃了头发去当尼姑。

    “蝴蝶玉简究竟在哪儿?”

    沈佛心沉默一会儿,似乎在整理头绪。他手中那串晶莹剔透、不同寻常的佛珠,又一次被他缓慢地捻动起来;一粒粒佛珠相互碰撞,泛出涟漪般的些许佛光,又很快被大阵的锁链抽走。

    他身前放着的五色琉璃灯也被锁链缚住,尽管微弱,却有不灭灵光。

    “蝴蝶玉简被我封印在平京城中。”

    终于,佛修再次开口。他眼帘再度垂下,掩去其中思绪,唯有周身庄严宏大的佛光轮转不止,将冰蓝的地下照得通透光明。

    “我本欲揭发世家罪行,却连累沉香阁诸人送了性命,自己更被平京大阵反制,用来作为大阵运行的养料。”

    谈起别人的牺牲,沈佛心诵了一声佛号,没有更多的情绪;谈起自己的失败,他口气也依旧淡然。他整个人就像被雕琢出来的一尊佛像,不悲不喜地端坐此地,供人参拜,却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情绪。

    谢蕴昭试图从他声音里分辨出一丝愧疚,但她失败了。

    就像她一开始没有看穿郭衍的谎言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