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师妹明明超强却过分沙雕[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1章 王离(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

    “不可能哩,人活着总会有点喜欢的东西哩。不喜欢下棋,也许你喜欢修炼,所以才来了书院……”

    “为什么?”

    “嗯?”这人能不能一次性把一句话说完整?

    “人活着一定会有喜欢的东西?”他抬头“看”来,薄薄的嘴唇几乎毫无血色,像用冰雪铸成,“为什么?‘喜欢’又是什么?”

    “呃,就是,你总会有没人告诉你,你也想去做的事……”

    哒。

    他用指尖轻敲棋盘,像是在思索。

    “不对。”最后,他断然地说,“我有想做的事,但那并不意味着我喜欢那件事。”

    谢蕴昭:……

    对了,世家很流行清谈,绕来绕去谈论玄之又玄的事。她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算了,王离这应该也是世家子的正常操作。

    “哈哈哈,世家子真有文化哩,我没怎么读过书,还真听不懂哩……”谢蕴昭抽抽脸皮,生硬转移话题,“对了,我听说这次有三十个有灵根的人哩,以后大家都是同窗,不知道是不是都住在这附近。”

    “不是。”

    “啊?”

    “大部分是世家子,只有白日来书院。”王离重新开始摆放棋局,“住在这里的,除我和你,只有另外五个平民。”

    “……有灵根的世家子这么多哩?”谢蕴昭沉默片刻,表情有些凝重,声音却开朗轻快依旧,“怎么世家子出的灵根都比较多哩?”

    王离将最后一枚黑子放在棋盘上。

    “是,”他淡淡道,“世家子……确实有些太多了。”

    谢蕴昭觑了觑他的神情,道:“你不也是世家子。”

    “没落旁支,不如普通富家子。”

    他的声音还是那样冷淡,听不出喜怒哀乐、所思所想。

    “富家子也很好哩,我做梦都想赚大钱哩。”谢蕴昭站起身,无意瞥了一眼棋盘。

    黑龙盘踞、须发怒张,白子大龙被斩,颓然匍匐,如气绝身亡。

    “这个……”她辨认了一下,不确定道,“好像和你刚才下出来的一模一样哩?”

    王离“嗯”了一声。

    “你记得好清楚哩。我觉得你肯定是很喜欢下棋的哩,以后可以多开发一下这方面的兴趣,不要让修仙耽误了你哩。”

    眼盲都要下棋,还能完美复盘,没有热爱怎么做得到?说不定就差一个人灌点鸡汤,这名围棋青年就会幡然醒悟意识到围棋是真爱。

    不然一个人,眼睛又看不见,什么都不喜欢,不挺可怜的吗?谢蕴昭想。

    王离偏了偏头,忽然说:“如果你想去找其他有灵根者谈天,只会扑个空。”

    他身上似乎有一种特别深沉的力量,使他总能说出让人惊异的话语。听见的人会忍不住想“啊”一声,却会意识到,自己这惊疑不定的反应会越发衬托出他的沉静冷然,让自己变成个冒失的傻子。

    谢蕴昭不在乎当个“冒失的傻子”。只要有用。

    “为什么哩?”她虚心求教。

    “尚未开课,世家子各自在家,平民也回去做工,补贴家用。”

    “哈?可以不住这里?但是带我进来的人明明说必须……”

    “骗你的。”

    “哈?”

    “书院希望学子住进来,但并不强制。”

    “可是刚才明明……”

    “能骗一个是一个。”

    谢蕴昭:……

    “你们这些平京人心都好黑哩。”

    “精心修炼,本是正理。任由学子自行其是,才是败笔。”

    王离的语气一直没有变化。但谢蕴昭敏感地盯了他一眼,总觉得他说到这件事时不那么高兴。

    “我反正不懂哩。告辞。”

    谢蕴昭熟练爬墙。

    “许云留。”

    “干什么哩?”

    她回过头。

    这一次是正面面对他。

    风从一侧来,吹得他长发和蒙眼的绸带都往一个地方飞去。

    “你要去哪儿?”他问,“那是通往书院外的方向。”

    听说眼盲的人,其他感觉就会变得十分敏锐。王离不光下棋下得准,分辨方向和动静也十分精准。

    “我知道哩。”谢蕴昭懒懒一笑,“所以,我是要逃学。”

    “……逃学?”

    这一回讶异的人总算成了他。

    “没错,我老家有一句话——没有经历过逃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哩。”谢蕴昭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也是平民,我要赶紧回去赚钱补贴家用哩。下次我再找你下五子棋,再会。”

    她家的狗和鸭子,还有一个郭真人,可都等着她呢。

    谢蕴昭轻轻松松翻了墙,一溜烟跑了。

    不久后,有人去隔壁院寻许云留,发现人不在,找了一圈后跺足叹息:“又跑一个!要他们老老实实住在书院,怎么这般难!人心不定,如何修炼,如何赶上那些海外的仙门?唉!”

    王离只静静地坐在梨树下。

    他手肘撑在石桌上,双手合拢,遮住了下半张脸。如此一来,便一分表情也流露不出了。

    “九郎。”

    有人倏忽出现在院中,于三步之外单膝跪地。日光照得他身上轻铠明亮耀眼,那悬挂在腰间的长剑也泛出银亮冷光。

    青年纹丝未动,连头颅都未曾偏移一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