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派会洗脑[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章 二少爷我其实超正经der(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来年开春, 忙碌了一整个年关的惠帝和周敬, 还有许穆青三人,终于齐齐碰了个头, 作为“牵线人”的明田,也很是光荣地被叫了一同前往宫中面圣。

    面圣这种事, 虽说不是第一次了, 但明面上还是第一次, 更别说是惠帝身边的内侍亲自过来传口谕让他进宫面圣的, 可以说惠帝是给足了明田和许穆青面子。

    当然, 这多多少少也为明田招惹了一些周明锦的妒意——毕竟他都三十多了, 早已入宦十多年,却也从来没有被惠帝传召入宫面圣过。

    周明锦心下很是忿忿不平:不知道还在青山书院混日子的、满京都坊间传闻都是他是个纨袴膏粱的、年不过弱冠的周明田又是哪里来的这个机遇?

    周明锦很容易就将此事记在了同时被传召入宫面圣的周敬头上, 心里百感交集, 心道果然嫡子和庶子还是不同的。他想起自己过去三个月在衙门的事情上的焦头烂额而寻求周敬援助的时候,却被告知让他自己想办法,此时又联想到明田一个毫无功名在身的衙内能有如今进宫面圣的机会,心下更是忍不住妒意横生。他心情波荡起伏,却不想想,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 老大周炎和老二周燃, 同为正室所出, 他还更为看重周炎些呢。

    周明锦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明田和周敬都没有那个心思去观察揣摩了。明田正闲闲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稍稍抿了一杯茶水, 随后安慰着一旁坐立不安的许穆青。

    两人还在偏殿等着惠帝召见,临近大考,许穆青像是患了考前综合征一样,坐了一会儿就站起身来走来走去,又是喝水又是整理衣服,甚至闲了还要问明田他的发型有没有乱。

    明田干脆没有理会他,许穆青只能在一旁伺候的小太监们见惯不惯的目光中继续忐忑不安着,随后,两人被传召入内。

    这是一场许穆青的独家秀,明田完全就是一个旁观的角色。

    按着两人原本计划的,许穆青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甚至堪称绝妙的开门红。虽然在明田看来,如今的许穆青还太过稚嫩,思想还不够成熟,而且许是给他的时间太短,能搜集到的数据和案例也太少,所以许穆青今日的水平完全不能和原世界中二十年后的水平相提并论。

    但作为头一个吃螃蟹的人,许穆青作为当世头一个提出这种思想以及提出解决办法的人,还是引起了惠帝和周敬的极大关注。

    虽则如此,明田还是能从两人忽而恍然大悟,却在许穆青提及解决办法时的言辞闪烁以及神态表情上观摩出他们的一二反应——看来,对于许穆青的变法方法,两人显然已是意识到了往后的一片腥风血雨。如今朝堂朋党争权,世家林立,文官武将势大,宗室尾大不掉,要想变法成功,可以说满朝文武、乃至朝野上下都是惠帝的阻拦。

    要么来个最为彻底的变法,改朝换代——可那是惠帝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只能选择变法图强,但是一提到变法,想起历史上那些因为“劳民伤财”或是变法失败而下台的皇帝,惠帝举棋不定良久。

    室内一片寂静,静的明田甚至只能听到外间北风呼啸的声响。

    站在原地沉默犹疑半柱香后,惠帝终于开口了。

    他问许穆青有没有想法入朝为官。随后像是才想起了明田似的,顺便看了明田一眼,也加上了他的名字。很明显,问明田就是为了给周敬一个面子,顺便让许穆青安心。

    作为一个举子,许穆青已有了入朝为官的资格,虽说这么直接应召入官途,在他人看来多少有点走后门的意思,也不如科举一甲能入翰林入内阁来的光明正大底气充足,但毕竟是惠帝亲诏,一下子就能成为天子近臣,也是不少衙内先生们争前恐后的一种办法。

    只能说这两种办法各有利弊。

    不过这个时候,恰巧在许穆青提出了这篇策论后让他当官……很显然的,惠帝存了让许穆青这个年方弱冠的年轻人、一个在朝野毫无背景的普通学子来做这把刀的意思。

    一把即将挥刀砍向满朝勋贵、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乃至乡绅地主的刀。

    这是一条千金艰险万分、后退无门的举步维艰的路,稍有不慎,殒命当朝是很快的事情。

    对于此时的惠帝和许穆青来说,这是一条艰险万分、甚至可以说九死一生的道路——当然,到了最后地步,死的只会是许穆青。

    许穆青出列,拱手而拜,神色平静,他的礼仪风度不比那些勋贵出身的差,甚至因为他本身样貌气质的原因,更显得风度翩翩,让人心生好感。毕竟是此间男主,也是能被历尽千帆的原身周明田看上的人,颜色殊盛。

    惠帝给的路,或许在以前是许穆青走的最顺畅的一条路,但现在,他有了另一条选择,所以,他自是拒绝了。

    明田亦是出列,言明和许穆青一样要等到两年后科举中榜再来谈明变法之事。变法需要准备充分,二人分条缕析阐述明白,一一禀明利害关系,又偏偏是一副少年人意气风发的模样,让惠帝根本无法拒绝。

    周敬仍旧留在宫中,明田和许穆青被宦官毕恭毕敬地送出宫门。

    早春夕阳遗韵,天边云彩绚丽,暖风熏人,新芽吐露,两人站在宫门口,忽而对视一笑。

    一切意图,尽在不言中。

    未过一月,京都四大书院和太学的学子们的蹴鞠比赛如期举行,突击训练了四月之久的青山书院队,以往一向是个中等水平,今年却是突飞猛进,杀出了不少黑马,尤以其中的周二少明田、李殷、许穆青等人为首。

    三人蹴鞠场上动作敏捷,外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