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娇宠小咸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章送上。 (2)(第1/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吗?”

    这话就难听了,村里的老人也有偏心的,但都不会做的太过。

    太过了,后患无穷。

    “这……”村长也很为难,说到底,这是安家的家务事。

    安老头这么做,何尝不是用这种办法,让安学民妥协低头,一大家子像以前那样生活,他就是不想分家。

    安学民不是不明白父亲的苦心,但还是觉得分家好。

    小五的秘密不能暴露。

    ”我没有意见。”

    安老头气的直瞪眼,打定主意要让大儿子吃点苦头。

    没有父母兄弟扶持,他一个大男人带着五个孩子,这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总有他后悔的时候!

    “至于家里借的外债,全是老大借的,由老大负责还,总共是三百五十块。”

    这个更没有意见了,“好。”

    安老头心气不顺,“还有,逢年过节的节礼也得送。”

    “好,按规矩来。”

    别家送什么,他也送什么,没有什么可挑的。

    最后,写了分家协议,都在上面签了字,村长和几个见证人也签了字。

    村长带着安家人去镇派出所将户口分开,将安学民一家六口人迁出来。

    安学民拿到新的户口本,心情非常复杂,有些沉重,更多的是释然。

    安玉桃闻讯赶到时,安家人正好从派出所走出来。

    “爸妈,大哥二哥,你们真的分家了?”

    太忽然了,到底是怎么想的?

    安老头心情很不好,不想搭理她,安老太轻轻叹气,无声点了点头。

    安玉桃默了默,算了,她只是外嫁女,娘家的事她管不了。

    “既然来了镇上,去我家里吃顿便饭吧。”

    陈香最积极了,热情的挽上安玉桃的胳膊,“好的呀,我还没有见过小姑家的新房子,对了,小姑,你也将康乐弄进镇小学吧,我和你哥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她如今神清气爽,扔掉了一个大包袱,又有公婆的补贴,只有儿子的学业让她操心了。

    虽说读书无用,但她还是希望儿子考个大学,光宗耀祖。

    最不济也能跳出小渔村,当个老师医生什么的。

    当渔民太苦了,风吹雨打,每天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出海作业,她不希望唯一的儿子将来还要出海讨口饭吃。

    安玉桃跟两个嫂子的关系都淡淡的,不亲近,也不热络。

    “二哥二嫂,我帮你们引荐校长,只要康乐也能考双百,校长也会破格收下他的,资质好的学生大家都抢着要呢。”

    她嫁的好,成了城镇人,有的是底气。

    陈香愣住了,“双百?怎么这么严格?玉桃啊,你就跟校长说说情吧……”

    安玉轻轻拨开她的手,对这个二嫂的印象很不好,爱贪小便宜,争强好胜。

    二哥婚前对她挺好的,但婚后也就淡了,只有大哥一如既往的照顾她,从未变过。

    “我只是一个临时工。”

    安学军夫妻俩脸色一变,这是不肯?

    安老头爆喝一声,“让你帮个小忙就推三阻四的,你还是不是安家的女儿?那是你亲侄子。“

    这个女儿也不孝顺,一点都不听话。

    安学民担心的叫道,”爸。“

    安玉桃眼神一冷,早料到会这样,他们觉得生了她就是天大的功劳,可以一味的索取,”我还有事要忙,先走了。“

    她转身就走,一刻都不想多待。

    要不是看在两个哥哥的份上,她根本都不想来。

    安老头对着她的背影暴跳如雷,可惜,安玉桃头也不回的走了。

    她已经不是那个软弱无助的小女孩,她有自己的家了,有疼她的丈夫,有一双可爱的儿女。

    她发誓,会善待自己的女儿,儿女平等的对待。

    她受过的苦,不愿让自己的女儿再遭受一回。

    这也是她不爱带孩子回娘家的原因。

    ……

    分家后的第一天,陈香迫不及待的搭了一个鸡窝,将四只鸡抱了过去,整个过程都防着大房的人闹腾。

    这些鸡都是大房的孩子养的,要是舍不得,也很正常。

    但出乎她的意料,几个孩子都不吵不闹,安静的出奇,不就是四只鸡吗?

    她将喂鸡的任务交给大女儿春梅,春梅非常高兴,以后也能每天吃一碗炖蛋了。

    可惜,她高兴的太早了,炖蛋是有,但不属于她,是安康乐的滋养品,其他都要存起来换钱的。

    安学民带着四个儿子整理东西,六个碗,六双筷子,二十斤大米,两大袋红薯,油盐酱醋也分了些。

    厨房共用,轮流做饭,暂时就这么将就吧。

    村长是看着安学民长大的,忍不住将他叫到家里,苦口婆心的劝他用借来的钱另建房子。

    一百块可以建三间泥房,只需要买些建材,泥土胚自己动手,村里人都会来帮忙,没几天就能搞定。

    安家大房有四个儿子,老大都十二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娶妻,总不能都窝在一个房间里吧。

    他这是肺腑之言,安学民很感激,“章叔,我也有这个意愿,不过,过几个月再说。”

    村长该劝的都劝了,但人家听不进去,他也没办法,“你还是想去北京找她?”

    真是一个痴情种。

    村长管着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