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辞本以为周修林是要与她说些学业上的问题,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直接向她表明心意。
宋清辞十分意外, “周大人。”
爱慕的话说出口, 剩余的话便不那么难说出来了,周修林微微一笑, 克制住心头的紧张,“今个向公主说这些话, 实在是冒昧,只是, 臣见到公主的机会不多, 又恰逢选秀, 臣还是想将心里的话告诉公主。”
“公主端庄知礼,性格温和, 去年冬季在梅林见到公主,公主说要做梅花糕, 臣提到了家母, 公主不曾嫌弃臣出身贫苦, 反倒是柔声安慰微臣。从那一日起, 公主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便刻进了微臣心里。与公主相处的机会不多,可臣知道, 公主是个好姑娘。看到公主脸上的笑,臣心里想着,希望公主可以常常露出高兴的笑,不被俗事所困扰。如今正逢选秀,想来圣上快要给公主指婚。臣不想错过公主, 若公主愿意,臣会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对公主好。”
宋清辞清丽润秀的姿容自然吸引周修林,不管是梅林里的嫣然一笑,还是马球场上的明媚风姿,都深深刻进了周修林心里。可是最吸引周修林的,还是宋清辞身上行云流水的淡然和温和,她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给人的观感非常的好,没有高高在上的骄纵和自傲,纯真澄澈,似月色般清澄动人。
宋清辞还会自己动手做糕点,功课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仍是认真踏实的读书,于细节处可见宋清辞是个心灵手巧、不骄不躁的姑娘。
周修林出身贫寒,又无家世背景,宋清辞这样的性格,正是他喜欢的,不似六月骄阳般灼热跋扈,而似春花般温和柔软,又识大理、懂进退。
平心而论,周修林陈情的这番话着实真诚,宋清辞静静的听着他诉说,心中的意外渐渐消散,周修林提起去年冬天在梅林发生的事情,宋清辞当然还记得,但她没想到,周修林也记着呢。
先是太子向她表明心意,接着又是周修林,宋清辞心里委实乱的很。
宋清辞之前对裴行璟说过,周修林是一个很合适的成亲对象,当日她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今个周修林竟然向她表述了情意。
直到此刻,宋清辞依然觉得周修林是一个很合适的成亲对象,可她也知道,对于周修林来说,她却不是一个适合娶回府的妻子,所以,她不能这么自私,一口就应下。
“周大人这番话,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周大人虽家世不显,却寒窗苦读十年,心性坚韧,最终状元及第,实在是令我钦佩。正是因为钦佩周大人,所以有些话我不想瞒着你。”
宋清辞看着他,轻轻的道:“ 我不是蓁蓁、也不是裴云薇那样的公主,她们两人的驸马,定会受圣上的重用。周大人应当知道我在宫里的处境,若是成了我的驸马,不仅我不能给周大人一丝助力,更是相当于没有前途可言,圣上的猜忌和提防会接踵而至。更甚者,有朝一日若是圣人容不下我,周大人也会收到牵连。周大人苦读十年才有如今的成就,年轻有为,虽然周大人出身贫寒,但上京应当也有不少闺秀属意周大人。我感动周大人待我的赤诚之心,可是,却不想周大人因为我而仕途受阻。其她姑娘,应当更适合周大人。”
宋清辞这番话是她的心里话,
她可以听出周修林话里的真诚,她还注意到,周修林说爱慕她的时候,双手紧紧的握成拳,明显很紧张,正是因为重视她,重视这份情意,才会紧张。
宋清辞感动于这份真诚的情意,可周修林苦读十年,忍常人所不能忍,年纪轻轻就成了状元郎,她不愿毁了周修林的前途。
周修林笑了笑,“公主诚心待我,我也不瞒公主。公主的思量,我之前亦考虑过。走到这今日这一步实在不容易,哪怕不为了我自己着想,我还要完成家母的遗愿,让家母在九泉之下仍可安心。臣向公主剖明情意,乃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并不是贸然为之。”
“当今圣人不似前朝皇帝昏庸,太子更是英明肃正,断然不会因为公主而迁怒于臣。更何况新朝建立不久,正是用人之际,臣虽不才,却也有信心可以在官场上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走下去。臣的前途如何,怪罪不到公主身上。”
他继续道:“ 其他闺秀,从家世和背景上来说,或许确实能够给臣助力。可臣是从最底层爬上来的,如今的处境,远胜从前。臣经历过低谷,便无惧低谷,无非是在官场上走的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太子广纳贤才,并不在意朝臣的出身和背后的人脉关系,只要臣不放弃,臣对自己有信心。臣从小到大,心里最看重的,除了离世的父母,唯有科举入仕,如今还要再加上公主。”
周修林这番话可谓很是现实,可他这样说了,宋清辞反而觉得安心,她和周修林一样,不会因为情爱而昏了脑子,什么都不顾,什么都不想,仿佛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便可舍弃其他的东西。
若周修林贸贸然向她表明情意,她更不会接受。可是周修林和她一样,思虑了可能有的后果和得失,才做了决定,正是这样,反而证明周修林是一个可靠的郎君。这样一来,若周修林真的成了她的驸马,日后两人也不会因为周修林的仕途而起口舌之争。
周修林说了这么多,目前看起来,宋清辞确实没有拒绝的借口,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答应周修林对她的感情,是最正确的选择。
宋清辞浅浅一笑,“周大人,可否容我思量几日,再给你答复?”
周修林松了一口气,手心的细汗渐渐散去,“这是应当的,公主考虑多长时间都可以,臣等着公主的答复。不管最后公主答应与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