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晚穿成太子的小毛团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九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温软入怀, 夏暄狂躁半日的心陡然如拢了一团云。

    所有酸涩、苦闷、不满……因怀中少女的清芬而淡去大半。

    他俯首凝向晴容, 恰恰她抬头, 视线碰撞,鼻唇相距不足半尺……

    呼吸如兰如菊, 清雅之余,极具惑意。

    若非她眼里掠过的羞赧还藏掖惊惧,他大概会毫不犹豫低头吻下。

    就因那一瞬的迟疑,晴容伸手抵住他心窝,借他之力站稳身子,轻啐:“殿下无声无息站在后头,存心吓唬小九?”

    夏暄唇角微微一勾,恋恋不舍收手。

    一物降一物, 虽说情况不完全相类,却教他想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其后黄雀捕螳, 苍鹰在后, 苍鹰捕雀, 弹弓在后……

    兜兜转转,小晴容终归落他手里。

    晴容倒退半步,觉察指间残留的馒头屑蹭上了太子的前襟, 忙不迭替他扫落。

    殊不知指尖拂过他心跳所在,每一下皆挑动他笑意弥漫,眼波荡漾。

    晴容后知后觉这一举动暗藏撩拨, 赶忙再退一步,确认四下无人,低声提醒。

    “殿下,关于您和赵亲王不慎落水一事,竟可透过东府院墙,传得满城皆知,还请多加留心二位府内仆役,看是否有细作,严惩造谣生事、离间兄弟情谊者。”

    夏暄见她两颊红意未退,语气凝重,显而易见,她既没为上次会面而动怒,也未因方才丝帕的小波折而怨怼,反倒为他的安危着想。

    心头大石放下,积攒半天的醋意混合甜恼滋味直涌而上,化作淡淡一句抱怨。

    “你,刚才不理我。”

    “啊?”

    晴容满脑子思索,谣言是否为诋毁赵王形象,闻言压根儿转不过弯,只愣愣圆睁杏眸,不知所措。

    夏暄亦觉那句话语调如小猫撒娇般绵软,有失威仪,当即沉声改口:“没把我这个太子放眼里。”

    ——从头到尾,不看我,不关心我,把我忘了,还和我的哥哥弟弟打得火热。

    见她面露茫然,他以一本正经的口吻补充:“从西山回城这么多天,没个消息!”

    晴容恍然大悟。

    她白日忙昏头,夜间偶尔以银狐陪在他身侧,对他的饮食起居皆了若指掌,心中欣慰,独独忘记向他汇报进度。

    趁护卫的船只在另一侧,且赵王、魏王、夏皙等人均在别处忙活,她悄然拽了拽夏暄袖口,示意他到画舫后方的安静角落详谈。

    ···

    船尾空旷处搭了一座小型花架,种植的蔓藤月季虽不繁茂,倒可予二人恰到好处的遮挡。

    临近申正,日光由刺目逐渐转暖,于稀疏枝叶间漏下细碎金粉,为夏暄逆光的轮廓勾描浅浅柔光。

    顾不上狭窄空间共处的窘迫羞涩,晴容压低嗓音讲述研究结论,坦言因拿不定主意,想请神女玉锵来京协助。

    但恩师身负圣命,无大事要事,不轻易下山。

    夏暄认真听完,剑眉微蹙,贴向她耳边:“再不济,可否借书信来往探讨?”

    “目下暂且如此,故而进度未必能加快。耽误殿下大事,小九惭愧。”

    晴容无奈而笑。

    事实上,她早就想好请玉锵亲至的理由,但面对他温柔眼光,她说不出口。

    而且,不到万不得已,她绝不想踏上那条路。

    “问题不在你,”夏暄叹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前些年,我未曾想到这一点,兼之为闲散亲王,强援已损伤殆尽,难寻人脉;好不容易当上储君,决心往此方向探究,又处处碰壁受阻……”

    二人言语间全是正事,奈何生怕被人发觉,话音细如蚊飞,被迫以躯体贴靠的方式相互咬耳朵。

    晴容禀报时,心事重重,并不觉此举有多亲密;听他感叹往事,且嘴唇因船身轻晃而不时触碰她耳廓,他的气息占据了她的一呼一吸……人已不辨言辞。

    这时机,这场地,这姿态,显然不适合密谈。

    正逢画舫因避让前方船只转舵,晴容脚底发软,不自觉揪住太子前襟,形成祈求他再靠拢的势态。

    夏暄则误以为她没站稳,熟练绕臂,托住她后腰,再次将软玉之躯拥回怀内。

    即便这份亲昵早有过无数次,但此时赵王、魏王、嘉月公主、小七、陆清漪等人正在船上各处游荡……一旦被任意一人窥见,她怕是要跳湖!

    “跳湖”之念,令她记起先一夜滑入东府莲池的昏沉与困窘。

    她迫不及待踮起脚尖,凑至夏暄耳根,语带关切:“殿下昨晚……没受惊吧?”

    夏暄正说起想扩张香药局,趁机多找几个人协助她,遭她打断后略加思忖,才理解她言下所指,尬笑答道:“无妨,我会水,还是我把三哥捞回岸呢!”

    晴容猛然警觉,两度变成男子,对方皆处在半醉状态!

    莫非……只有当他酒后意识薄弱,她才有机会入侵?若然他清醒或单纯入睡,她便只会成为他身旁的小动物?

    如一道惊雷劈砍而下,正正砸在她心上,轰得她头晕耳鸣,心腔炸裂。

    不!这事……太危险!

    前两回忙着震惊,时间又短,兴许未产生太大影响;可万一次数多了,或她在强烈情绪下,给他造成严重困扰,后果不堪设想!

    眼前这名英俊男子并非普通人,他是储君!是大宣监国掌政的君王!

    一言一行,关乎国家命脉、苍生社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