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和男配成亲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5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从袁家回到沈府, 已经临近中午。

    沈默正等她回来用饭。

    林溪知道他担心袁老爷子的身体, 便把袁嫂子的话复述了一遍,让他宽心。

    沈默却仍是有些放心不下,不过他并未把这点担忧放在脸上, 打算等身体好一些再亲自过去一趟。

    林溪回来没多会儿, 小厨房已经先做好了午饭。小厨房的人仍是按着林溪的嘱咐, 给沈默做的都是比较清淡的饭菜。

    两个丫鬟端来一张小几抬到床上, 上面摆着一碗清粥, 三道小菜。

    沈默除了不沾荤腥以外, 对于菜蔬并不挑食, 小厨房做的三道小菜虽然并不精致, 可他多少都用了一点。

    沈默病后没什么胃口,只喝了半碗粥,就放下了筷子。

    林溪望着他的脸色,觉得当前最要紧的还是养好他的身体。

    她有心想让沈默到乡下住一阵,那边环境清静, 空气又好,对他的身体会很有好处。

    可是这得经过沈老太太的同意, 要在什么时候找个什么样的理由才能说服她同意沈默在乡下住一段时间。不过起码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 沈大太太还没有痊愈, 沈老太太这时候多半不会同意。

    她正想着心事, 就听沈默问道:“今日只有你一人回林家, 祖母他们没有说什么吧?”

    林溪以为他是为不能亲自去送林湘和林湄感到抱歉, 便道:“没有。祖母听说你病了, 还让你好好养身体。”

    沈默就看了她一眼,既然不是为了林家,那是为了什么。他有心要问,又怕戳到对方的痛处。

    林溪看到他眼底的关切,再想到他话语之间的试探之意,忽然间就明白了过来,他在猜自己到底为什么而伤神。

    林溪知道他对自己身体不怎么好这件事异常敏感,自然不会告诉他自己刚才在想什么,就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道:“今日我到袁家,见到袁老爷子才知道,他还见过我父亲。”

    沈默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过来,认真的听她复述了一遍袁老爷子的话,方淡淡笑道:“我还记得柳姨的模样,你生的确实很像她。”尤其是那一双眼睛,尤为相似。

    林溪被他这句话所提醒,就回忆起了自己初见他时的情景,“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你一眼就认出了我。”

    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沈默,对方虽用的是问句,可是语气很是笃定。

    沈默闻言却是一顿,似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往事,微微垂了垂眸,细长的睫毛掩去了眼底一闪而过的阴影,轻轻嗯了一声。

    林溪这几天已经摸清了点他的脾气,闻言马上就察觉到他话里的低落之意,而且本能的觉出与自己,不,与原身有关。

    她想了想,试着问道:“可我怎么觉得,在那之前,你像是见过我似的?”

    沈默方才抬头看她,目光幽深,既不否认,也不点头。

    林溪越发确定,沈默确实在那之前见过原身,只怕原身还说过什么嫌弃他的话。

    林溪不由努力的去搜索原身留下来的记忆,可是原身的记性并不好,林溪回忆了半天,只回忆起原身好像是在外出的时候,与人说过几句抱怨的话。

    难不成沈默那个时候正好在附近,林溪一想到沈默会听到原身埋怨的话,想到他即使听到了那些话可是这几日对自己仍是照顾有加的行为,就不由得暗骂原身有眼无珠。

    她有心想解释一二,又不知从何说起,总不能说那是原身说的话吧!

    纠结了半日,林溪仍未斟酌好说辞,那边大厨房已是送来了饭菜。

    沈默便温声道:“你奔波了一上午,想必早饿了,先过去吃饭吧!”

    林溪也觉得一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便去了外间用饭。

    饭后,林溪记起沈默每个月只有十两银子月银的事,便让人把李妈妈叫了过来。

    等李妈妈来了以后,林溪便开口问道:“我来了这几天,发现夫君每个月似乎只有十两银子的月银进账,难道婆婆在世时没有留下什么嫁妆吗?”

    二老爷那边,把做官积攒下来的东西交到公中,所以没留体己银子倒还能说得通。

    可是二太太怎么说也应该有不少嫁妆傍身,怎么会一点东西没留给儿子?

    李妈妈听林溪问及二太太的嫁妆,脸上就浮现出了一种尴尬的神色所取代,“二太太的嫁妆,早就变卖了。”

    “变卖,为什么?”

    李妈妈想起往事,不由露出伤怀的表情,擦了下眼睛道,“二太太生下二少爷第二年,文老太爷就死在了任上。文老太爷是有名的清官,为官几十年,只给子孙留了一所京中的宅子并些田地。偏偏文二老爷那时作为御史,得罪了京中的一个权贵。为了打点关系,文二老爷就求到了二太太头上。二太太未出阁时与文二老爷这个二哥的关系最好,当下就把陪嫁的几十亩田地尽数变卖,把卖得的银子都给了文二老爷。”

    李妈妈知道林溪问及此事,多半是事出有因,便把当年的事都说了出来。

    “为着此事,老太太一直不大待见二太太。后来二太太因为生二少爷伤了身子,老太太想抬个姨娘服侍二老爷。文家素来有男子到三十无子才能纳妾的规矩,二太太自然不愿意。二老爷也不愿意老太太插手这件事,便替二太太说了几句话,老太太说她是替文家养了个儿子,一怒之下和二老爷大吵一架。二太太不想因为她一人,让他们母子的关系交恶,就没有跟着二老爷到任上,反而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