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娇夫难养(女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1章 叛王想退(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让她下了决心。

    她转头看向旁边的旗手,“告诉她们一手交人一手交物资,且人不能受伤。”

    旗语被翻译之后,赵清禾饶有趣味的看了一眼褚春华,低声跟身旁的旗手交代了一番。

    这两个人谈事,忙坏的可就是旗手了。

    两人站在高台之上,飞快地打着旗语,来传达对方阵营的话,聊了许久才最终谈妥下来。

    那边先派遣一个小队过来,把马车粮草物资等往回赶,同时人质也从那面出发,在中段的时候汇合。

    赵清晏想着,那边可以派人来接物资,她自然也有理由派人去接褚春华,免得对方临时反悔,于是乎自己也派了相同人数的小队去对面。

    这两个小队战战兢兢的来的对面,心惊胆战的接了人质和物资,往回走的时候才感觉稍微好些。

    不是她们心理素质不高,实在是两边大军都不少,都是以万为基本单位来衡量的,三五百人出头的小队过去谁不胆触?

    褚春华不知道,是她下定决心自尽的那个动作,挽救了她不受太多的苦。

    两个队伍在中间段交汇不久就分开了,还没等她们完全回到自己阵营中,双方就已经很有默契的下令让□□手准备,紧瞄着对方。

    弓箭反着太阳的光,一晃一晃的格外明亮,也显得其格外锋利。

    现在谁都知道,如果一方有了动静,另一方就能立即回应,这样会导致两边都讨不到好,所以她们格外有默契的选择了沉默。

    一时之间,方圆几里地都静悄悄的,连飞鸟都特意绕开这处杀气漫天的地带,怕被误伤到。

    赵清晏早已从高处下来,起身去迎接归来的褚春华。

    后者转眼间就到近前,还没等她出声说话,就主动一弯膝盖一跪下行礼,赵清晏赶紧手急眼快的把人扶住。

    “你可真是折煞朕了,天底下哪有婆婆跪媳妇的,快站起来罢。”

    褚春华这几天早已经被饿的没了力气,刚才之所以能挣脱自尽,是因为对方根本没想到她会突然发力,没有准备才让她挣开的。

    现在她其实没多少力气,赵清晏本身力量就异于常人,如今两只手像钢筋铁铸般稳固,牢牢的把人扶住。

    “臣谢过陛下。”诸侯国对大明俯首称臣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从前便是以君臣相处,如今褚春华倒也清楚该怎么称呼。

    赵清晏示意身旁的周狐前来把人扶着,“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你先去安全的地方避一避,等这战结束了咱们再详谈。”

    这战?

    正当对方迷惑的时候,便听对面传来擂鼓的声音,原是叛王要动手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倒也是耐得住性子,竟然褚春华被送过来之后才发号施令。

    “报!陛下!敌方不只从前方突围,更在左右两侧埋伏了兵马,如今三方联动,若不撤退很可能会把咱们包了饺子!”

    褚春华心中大惊,为了救她,大明女皇这事要把自己搭进去?!

    赵清晏挥挥手告诉她们不要慌,她心里有数,虽然她要救褚安的母皇,但并非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是另有准备。

    叛王从大明皇城叛逃,快马加鞭不到十天的时间走了原本数倍的路程,而她这次出行却用了十二天。

    不是因为运物资所以走的慢,而是另有原因,路上多了些准备的时间。

    对方敢自认不会被察觉的在两边埋伏兵马,她就不能做些别的?

    “且看着吧。”

    周狐把褚春华重新安置,她之前是着急的,不过后来就不急了,因为她知道了陛下的计划。

    她目光远眺,两方阵营已然在拉近,不,应该说是对方在主动拉进两边距离。

    因为叛王那边想来了瓮中捉鳖,布置三方兵力埋伏,如今真主动前来加速包围进程。

    叛王没有时间来将那些物资运走,就算她现在想运走也没那个人力,所以便搁置在了后方,待战事结束后再行处理。

    就在这时,那些被安置在的物资车忽然动了,准确的说应该是上面的大件‘物资’动了。

    装着粮草的麻袋被从中破开,装着铁器的箱子直接被震碎,还有一包包早已被挖空的被服被打开,从里面不断冒出动作迅速的奇兵来。

    原是这些物资布置何时被换掉的,赵清晏竟做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藏了人在其中搞奇袭!

    叛王听见自己背后喊杀声的时候,一瞬间就明白了前因后果。

    为何赵清晏会御驾亲征,为何她执意要阵前交换人质和物资。

    是她把她想的太简单了,还把她当场三年前那个骄傲的女皇,以为她要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所以才亲自前来与她对战,以为她阵前交换是想保全褚春华的性命。

    她真的是想错了,大错特错!

    赵清晏亲自出动目的就是要迷惑她,让她以为她是个性情中人,为了自己宠爱的贵君不惜给敌方送物资。

    她自己才是此战最大的□□!

    挣钱交换人质和物资,这样就会让她没有检查的时间,好让那些躲在物资中的骑兵成功偷渡到背后去。

    现在叛王心里唯一的疑惑就是,她路上一直有密探观察,赵清晏的大军从没有增加过,她这些多出的奇兵是从哪来的呢?

    莫不成是从大明一路运过来的?那也不可能,一路上吃喝拉撒不能一点痕迹都没有,难不成这些人是凭空变出来的?

    更何况,这些物资整合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