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公主不想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9章 一举多得(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后面这句话,有妄议天子之嫌,宫娥自然不敢随意复述,是张太后补完的。

    宫娥知机退了出去,屋内就只剩下了贺卿和张太后。张太后这才抹了抹眼泪,低头道,“让真师看笑话了。其实太皇太后这么做也是为了陛下,我这个做母亲的,应该高兴才是。”

    话是这么说,但她的语气却半点高兴的意味都没有。

    很显然,这种话只能作为没有办法之下的自我安慰罢了。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子,才刚刚学会走路说话,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懂,就算是皇帝,也不会有任何特别之处。被迫跟母亲分开,会是什么样的处境?

    虽然坤华宫和乾光宫距离并不远,按理说她身为母亲,随时都可以去探望小皇帝,但是张太后对此却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被从母亲身边带走,小皇帝自然也是不愿意的,当时就大哭大叫,嗓子都几乎哭哑了,但最后什么都没有改变。太皇太后派来的人从头到尾板着脸,硬生生将她的儿子带走,显然也并没有多少对一国之君的敬畏尊重。

    这种情况下,她想探望孩子,绝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太后一颗爱子之心简直像是被人按在尘埃里踩踏□□,不知费了多大的功夫才控制住自己,没有表露出对太皇太后的仇恨来。

    她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帮助,也就只能努力不去拖他的后腿了。

    这其中千回百转的心情,贺卿纵然不能明白八分,也能猜到五分。她按着张太后的肩膀,轻轻拍了拍,安慰道,“往好的方向想,陛下跟在太皇太后身边长大,对他来说或许更好。”

    毕竟是亲孙子,又是最大的希望,太皇太后若是亲自将这孩子养大,感情自然更深,也会努力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君王,等他年纪大了,还政也会更顺利。否则,将来小皇帝亲政了,也不过是个傀儡。

    张太后跟着点头,“真师所言有理。”

    “陛下毕竟是九五之尊,下头的人绝不敢怠慢,这些事倒可以不必担心,等过段日子情况稳定了,求一求太皇太后,允许你定时去乾光宫探视,也就是了。”贺卿又道。

    张太后抬起头来看着她,面上的表情复杂莫名,有一瞬间,贺卿觉得她应该会开口求自己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

    又陪着张太后说了一会儿话,确定她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贺卿才起身告辞。离开坤华宫,她又绕了一段路,从远处眺望了一会儿咨平殿所在,猜测着太皇太后为何会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也许,是近来发生的事都让她没有安全感,所以越发想要抓紧唯一的依靠?

    贺卿皱着眉,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虽然这也可以勉强解释得通,但她却还是从这件事情里,隐约看出了一些不好的征兆:太皇太后也许是真的被吓到,行事已经快要失去分寸了。

    如今的局势实在算不得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身为掌权者不能稳住,只怕会出乱子。

    而且……贺卿将视线转向西北方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

    跟青城郡王贺端见面的事很顺利。

    他还带来了几件他自己的作品,都是最近制作,还没有面向市场推出的。其中一件是仿制的记里鼓车,一件是简易的摆钟,还有一件是热气球,都是最近大量阅读和学习的成果。此外,他最近还在研究如何利用压力,将水从地面□□到二楼的卧室,方便在楼上用水。

    贺卿本来就对他抱了很大的期望,看到这些成果之后,更是喜出望外。

    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将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发明家,而贺端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贺端是个英俊的年轻人,并且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拥有着强大的专注力,提起这些东西来眼睛简直像是在发光。

    不过,在人情世故上,他显然没什么研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发明都拿出来了不说,贺卿问他对合作有什么意见,他也是一脸茫然,显然根本没有想过,最后索性道,“只要你能给我提供做各种研究所需要的材料,让我可以全心投入研究就行。别的都可以随意。”

    不过,这要求也不能说是吃亏,毕竟做研究是很烧钱的,而他也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能出成果,大部分时候,投入的资金和物资只能打水漂。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他的要求反倒是一条长久之计。

    反正他只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我同意。”贺卿没什么犹豫,便点了头,“那我们先来签个合同吧。”

    签订合同之后,贺卿就给了他一笔钱,用来安顿自己的家人,以及继续接下来的研究工作。而贺端则是将自己的几项发明留了下来,交给贺卿运作。

    “真师打算怎么做?”贺成君问,“是否要联络一下京中的商人们?”

    “暂时不用。”贺卿摆弄着手里的东西,“我得想想这件事该怎么办。”这些东西投入市场之后,收益必定非常可观,但贺卿对钱财并没有那么在意,她要做的,是借助这件事,撬动一些东西,改变一些东西。

    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琢磨了一个下午,贺卿心里才有了初步的打算。她让贺成君去给几位宗室之中身份高威望重的老人下了帖子,请他们明日出来一见。

    见这些人,就不能像是见贺端那么随意,可以安排在报社了。最后地点是由鹊桥仙定下,是一家叫八锦楼的大酒楼,距离皇城不远,就开在主干道上,除了提供酒菜之外,还有戏班、歌舞、曲艺、说书乃至杂技等等表演,许多王公贵族、官宦子弟都喜欢到这里来消遣。

    按照鹊桥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