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假如古董会说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4章(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票呢?是确定这幅画就是八大山人的真迹么?”

    祁珩摇头:“其实我也不确定,不过我赌它是真迹。”

    现场观众再度发出哄笑声。

    如今嘉宾可越来越水了,不确定就用猜的。

    迟兴却不信,祁珩之前的表现来看,极难失手,而且他投的是选择票,又不是待定票,他追问道:“如果不确定的话,你投选择票是为什么呢?”

    祁珩笑道:“我之前从事的是古董拍卖行,一直都对古董修复行业非常有兴趣,想要知道他们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所以我想讲述的故事便是这些古董修复师如何将一件残破的书画修复完成。”

    现场观众恍然大悟,原来祁珩是根据罗先生前面提的要求来决定投票的。

    如果是赝品,便谈不上修复,这幅画也无法进入下个阶段。

    如果是真迹,靳木桐和纪教授便会对画进行修复,那祁珩便能讲述一幅名画如何被修复的过程。

    可以说这如意算盘打的是相当好了。

    靳木桐听了这话也看向祁珩:“你这是打算拍我跟我师父?”

    祁珩点头:“没错。”

    “可是,一个星期可修不好这幅画。”

    祁珩:“没事,能拍多少拍多少。再说到最后播出的时候,应该已经拍完整了。”

    靳木桐不得不佩服祁珩的心思之缜密,连这些细节都想到了。

    的确,讲故事的准备时间只有一周,可一周是修不好一幅画的。

    祁珩可以先拍一部分,将故事讲完,画没修完无所谓,到正式播出的时候,修复画的完整镜头应该也拍出来了,并不影响播出。

    接下来便轮到了专家鉴定阶段。

    为了慎重起见,四位评委再度走到这幅画面前品评。

    不过这次没有争议,四位评委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

    其中一位评委说道:“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明末清初相当有名的画家,是清朝画坛的一代宗师。他的一生堪称传奇,原为明朝皇家世孙,经历了国破家亡,削发为僧,之后还俗,一生孤寂贫乏,却创作出了无数惊世之作,被誉为东方能与梵高比肩的唯一一人。这幅画具有典型的八大山人创作中期的意境空阔,笔墨洒脱,花鸟极尽夸张的特点,落款驴屋也是这个时期八大山人常用的落款。”

    另一位评委说道:“这画上有另外一位收藏家张百熙的收藏章,书画最讲究传承有序,这上面的收藏章据鉴定也是真的。所以综上,我们判断,这幅孤鸟图确系八大山人真迹。”

    评委们的话如同重磅炸弹一般,炸得现场观众发出连连惊叫。

    “我的天啊!这幅画竟然是真迹!”

    “万万没想到,我今天竟然见证了奇迹!听说八大山人的画从清朝中期就有无数人仿造,如今现存的大多数都在博物馆里,今天竟然能有新的一幅真迹问世,简直太让人震惊了!”

    “谁能想得到,这么破破烂烂的一幅画,竟然是清朝最著名的画家真迹!真是让人感慨啊!”

    “哇塞,真的很想要看到这幅画被修复完好!能保存到今天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为什么我没有……这幅画要是在我家该多好……”

    “实名羡慕了,真羡慕!这画拿去卖得卖多少钱啊!”

    虽然之前靳木桐也怀疑这幅画就是真品,可当听见评委们的鉴定结果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小激动了一下。

    观众们的反应她完全能理解啊,这就是奇迹现场,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奇迹的见证者。

    在故宫的时候,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随时面对的都是价值难以估计的宝贝,可当自己面对它们的时候,丝毫不会算它们的价值,而是只关注它们应该如何修复,用何种方式,何种材料,何种手法。

    时间久了,她也变得淡定了许多。

    可是今天,坐在这里,靳木桐才真切的感受到,当一件大家以为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珍宝重新面世时,那让人狂喜的激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