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破。
    被攻破的城门。
    是有姬怀瑜所在的南城门。
    未等姬玉韬现面, 前朝义军, 已入城中。城门被打开, 吊桥被放下, 城内死守的军队,自知抵抗不住, 在生死关头终是选择了溃败而逃。
    也恰是在这个时候。
    姬玉韬带着人赶到,正好与在整队入城的姬怀瑜撞上。
    因为姬怀瑜在入城之前就下过命令,严禁扰民, 违者一律军法处置,是而入城后的义军都还算规矩守律, 未乱来。
    两拔人马虽然在街道上狭路相逢, 除了刹时如临大敌、争锋相对外, 场面倒还不至于太混乱。周围的商铺、家家户户,门窗紧闭暗中窥。
    已经天暗了,却连灯也不敢亮。都怕引得无妄之灾上身。
    夜风朔朔。
    枯黄落叶随风飘旋,氛围有些说不出的萧索。明明有着黑压压的一片人群, 却安静得死寂般没有什么声音, 只有无形中弥漫出来的压迫感。
    姬玉韬在说明来意后。便沉默着等结果,心中只剩黯然……
    风扬起白绸。
    姬怀瑜听完后还没有说话。
    一旁的大汉已经‘呸’了一声,“谁稀罕与蛮夷讲和?”
    “死到临头了,想求和?做梦!”
    “就是!”
    “杀了他们!”
    “对,杀了他们!诛其九族——哎哟!”嘈杂中夹杂一声没叫完就戛然而止的痛呼。
    这样的小插曲没人去注意。
    更多的人在纷纷应声高喊, “杀了他们!”众军愤慨。
    再无忌惮的恶语相向!
    直到发现吵了半天姬怀瑜也没说一句话后, 才不由得停下来看向他。也在有些等不及的希望姬怀瑜赶紧下令, 把这个九黎的皇帝抓起来……
    “陛下?”
    一名魁梧的中年男子不由得出声。实在是从始至终姬怀瑜都没表态,优雅温柔的神情也未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却在无形中让人有些忌惮。
    而他也在这个时候才开口:“诛其九族?”温润的声线。
    也不知在问谁。
    却教诸人怵声。
    心中暗骂是那个饭桶喊出来的……毕竟,真要算起来,他们的陛下也是。真要诛九族,可不是也得算进去了?
    场面一时变得死寂。
    没人再敢出声后。
    姬怀瑜才再次开口,“抛开立场不谈,朕也在被诛的九族之列……”
    “陛下身上,流着汉朝皇室的血。自是不能与这些九黎蛮子相提并论!”
    一名神情严肃的中年男子道。是谢家人。
    姬怀瑜听了,轻“哈”一声,继而目光落在姬玉韬身上,“如今的局势,对大皇兄而言已全无优势可言。我只要一声令下,众军必将势如破竹,攻入皇宫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为什么还要接受这无所谓的和谈?”
    他出口的话,字意间有些咄咄逼人。但也只体现在字面间,他给人的感觉仍然随和而尊贵优雅,只是就此事而论,并没有真要下令的倾向。
    于是乎。
    在这之后。
    姬玉韬就此事与他进行一番言词争交涉。分析局势也好,深谈利害也罢,只要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也确实能成为理由的内容,都成拖延时间者。本该势如破竹直捣黄龙的前朝义军,就这样停滞在黑夜的街道。
    而太后与皇后……以及其它九黎权贵,则用最快的时间与速度集结离京。从防守最弱的西城门打开缺口,拖家带口而离。能走的都走了,留下来也只是死路一条。离开,或许还有机会与妻儿家人见面。
    ……
    交涉。
    持续了数个时辰。
    直到西城门失守的消息传到姬怀瑜面前、让在侧的谢家人知晓后才结束。谢家人是前朝余党的主要势力,也有一定的说话份量与权力。对姬怀瑜虽是臣服但在这件事情上,却是不赞同的。如今听得消息,当既以此为由希望姬怀姬下令。立刻抓捕已近穷途末路的九黎人。
    其它人也义愤填膺。
    火光下。
    战意在升腾。
    姬怀瑜平静看着姬玉韬的方向。
    尽管什么也看不到。
    却能感觉到姬玉韬也在看向他。互相对望,各自无言,本是同根生,却要刀剑相向,生死为敌。然而纵使谁也不想走到这一步,早已对立的立场,也早已注定他们之间不能共存。
    两个朝代的新仇与旧恨,沉重到就算是姬怀瑜也不能轻易放下。身在其位,所思所行,都要将万千将士与百姓考量在内。也许在局势未明前尚有余地,但在攻下京城,死伤无数义军将领后,终将以其血偿恨。
    他在沉默良久后。
    “动手。”
    声音轻而有力。
    寂静的夜下,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姬怀瑜骑在马上没有动,身后无数将士已经扑杀而去。所有人都将目标放在姬玉韬身上,谁都想在他身上划下一刀;为了发泄对九黎皇族的恨,又或者为了彰显自己的能为。
    姬玉韬所带的人本就不多,又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快溃不成军。他在来此之前,已有最坏的打算、也已有必死的决悟,但在看着侍卫一个个倒下,都为护同样已无希望离开的他撤离时,心中只剩怆然无言。
    他身上已满是鲜血,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早已分不清楚。一刀刀落在身上的,除了痛,更是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