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匪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4章 陈年酿醒醉寻路人3(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小乞丐满脸通红, 手里还抓着三思先前给他的那个小纸包。

    耿玉瑾蠢蠢欲动, 似乎想要行侠仗义,但被巫芊芊凉凉地看了一眼,就缩了回去。

    三思赶忙叫她放手:“这孩子不会武,你别弄错了。”

    巫芊芊却只是微微放松了手钳, 却依旧掐着那小乞丐的脖子:“为何尾随?”

    小乞丐艰难地扬起手中的纸袋。

    三思接过, 打开。

    里面还剩下一块糖饼。

    小乞丐努力地掰巫芊芊的手,那只手看上去并不粗壮有力,却如铁钳一般纹丝不动。

    三思不忍:“你先松开,他要不行了。”

    巫芊芊冷笑, 放手。

    小乞丐掉在地上, 咳得嗓子快废了。

    三思弯着腰,抚了抚他瘦削的脊背:“不急, 慢慢说。”

    小乞丐指了指自己的嘴巴,摇了摇手。

    三思:“你不会说话?”

    小乞丐再比划了一阵。

    三思连蒙带猜地道:“剩下的糖饼是给我的?”

    小乞丐点头。

    三思笑了:“自己拿回去吃罢, 吃不掉就分给你的伙伴。”

    小乞丐有些犹豫。

    巫芊芊冷冷道:“还不滚?”

    这种街头谋生的小孩最会看人面色,巫芊芊一说话, 他就赶紧拿着纸袋子跑走了。

    三思转头看向巫芊芊:“你是不是也太草木皆兵了?”

    巫芊芊看了一眼那小乞丐跑走的方向:“死了别怪我。”言罢,没等三思阻拦, 她就踩上小巷的墙壁, 三两下消失在了二人的视线里。

    三思与耿玉瑾面面相觑。

    三思:“她来这里干什么?”

    耿玉瑾耸肩:“不知道。”

    “我倒是疑惑,你们二人何时如此融洽了?”耿玉瑾很是疑惑,“仇人相见不该分外眼红?至少看见她拔腿就跑也是应该的罢?”

    三思道:“你都没拔腿跑,我跑什么?”

    耿玉瑾咳了一声:“我知识比较有自知之明, 跑也没用。”

    三思:“你会将看到巫芊芊的事告诉你爹吗?”

    耿玉瑾道:“告诉我爹做什么?”

    三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喝酒去。”

    与此同时,那提着纸袋跑走的小乞丐,回到了最先自己待着的地方,朝着巷道内阴影下递出了最后一块糖饼。

    一直白嫩的小手将其接过。

    小乞丐期待地看着那手的主人。

    然而她没有吃。

    糖饼被扔在地上,小乞丐惊愕又难过地蹲下,将其捡起来,松垮垮地抓在手里,一双脏兮兮的小手进退维谷,不知该不该再递过去。

    “一个快要死的人给的东西,我劝你最好也别吃。容易沾了晦气。”稚嫩甜美的童音吐出蛇蝎般的话语,令小乞丐无端地有些胆寒,“唉,罢了,吃了就算了,就当是你领她一份恩情。等将来她下了阴曹地府,还算是给她攒了一桩阴德呢。”

    小乞丐从那话语中听见了不详,手里的纸包“啪”地掉在地上,糖饼滚出来,落在地面上,沾了一层死气沉沉的灰。

    今日并非节日,于登封而言,却比任何一个节日都要热闹得多。

    大街小巷酒馆茶楼秦楼楚馆贩夫走卒皆卯足了劲热闹。人多就这点好处,就连平日里生意最差的小酒馆都门庭若市,何况是饱有盛名的寻香记。

    三思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初初听见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乱七八糟孩童免入之地,结果过来一看,浑然是个富丽堂皇正儿八经的三层楼的大酒楼。

    其实倒也不特别正经,里头跳舞唱曲陪酒的样样不缺。

    在花钱的观念上,耿玉瑾居然意外地与三思合拍。她本以为像他们这种世家大户出身的公子哥儿都该是喜欢坐在红绸软塌的上等包间里,听着专为他们弹唱的小曲儿,左手怀抱美人,右手有专人倒酒,喝一杯酒夹两筷子珍馐的。

    尤其像耿玉瑾这种武功烂得出奇,还混在士人圈子里的,应该更喜欢这种奢华的场面才对。

    谁知道二人买了酒之后,三思正纠结着该如何委婉地提出自己不想进入密闭空间的意愿,耿玉瑾便提出前往房顶。

    三思震惊地看着不自量力提出此要求的耿玉瑾:“虽然我确实挺喜欢在房顶喝酒……不过,你这功夫还上房顶?看来方才那句‘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是你说的。”

    耿玉瑾哈哈笑道:“此房顶非彼房顶,跟我来。”

    片刻后,三思置身于酒楼三层外的一片露台,看着成串的灯烛点亮露台的轮廓,将此地衬得仿佛非人间之境,不由得反思自己真是太狭隘了。

    她对耿玉瑾抱拳:“抱歉,我不该怀疑你们耿家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耿玉瑾的笑就没停过:“心情不好的时候找个好地方喝酒,至少能开心一点点。”

    三思:“我说了没有心情不好!”

    耿玉瑾从善如流:“若是心情好呢,就会变得更好。”

    三思觉得此人说话很贼,于是拒绝进一步反驳。

    露台挺大的,零零星星几桌客人分散在各个角落。大概是客人给的钱多,桌与桌之间间隔很远,但说话大声还是能相互听见。

    二人选了个靠街边的位置。一张小矮几,两张软席,跪坐下来,栏杆恰好到肩膀的位置,不用转头就能看见四面八方的夜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