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尚书在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0章 宋家(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晋王眉头一皱:“为何隐瞒?”

    王彦不答,旁边语嫣对着晋王屈身行礼,垂首细声细气道:“小女子宋语嫣,拜见殿下。”

    晋王眼睛一凝,一时间脸色千变万化。

    语嫣只垂着眼道:“我毕竟是女儿身,昨夜众目睽睽,若是与王叔叔相认,必定有损名节……女扮男装,实是孤身在外,情非得已,求殿下宽恕欺瞒之罪。”

    “既如此,当日孤误会你勾引魏菱时,你为何不及早坦白?”晋王道。

    语嫣忍不住看向王彦,王彦对她微微点头。

    “我……我当时不知殿下脾性,怕惹怒了您,不敢坦白。”

    晋王冷笑:“你故意隐瞒就不怕惹怒孤了?还是你以为孤见你有几分颜色就会色令智昏,强迫与你?”

    语嫣心中道:难道你不是?

    那些真切的梦境画面,每每回想,都如跗骨之蛆。

    她定了定心神:“后来在殿下跟前,我便知晓殿下是个好人,断不会为难一个小小的弱女子。”

    晋王不以为意:“你的意思是说,孤实际虽是好人,但表面看起来还是个色令智昏之人?”

    这是成心找茬,一定是。

    语嫣抬起脸,一双潋滟盈光的眼可怜巴巴地望着他:“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晋王一顿,想到上回她大哭的情形,略微有些忌惮。

    旁人倒也罢了,当着王彦的面把一个小女孩欺负哭,着实丢脸。

    他挥挥手:“罢了,看在你年纪小不懂事的份上,孤就饶过你这一回。”

    语嫣心下一跳,昨儿被她失手推倒的事,看来他是不记得了。

    “那殿下,我的奴婢……”

    “她也一并饶了。”

    语嫣大喜,盈盈一笑:“谢殿下,殿下真是个大好人!”

    晋王喉头一动,不知怎的,竟觉掌心有几分痒。

    “不过王彦,你怎么会与一个小姑娘家相熟?”他狐疑道。

    这女孩站在王彦边上,没有任何过分的举止,但顾盼之间分明透着与他的亲密和依赖。

    “实不相瞒,殿下,语嫣是臣义兄宋常山之女,七岁时便与臣认识,对臣而言,近如亲人。”王彦不卑不亢道。

    晋王点点头,又觉得哪儿不对,忽然微微睁眼看向语嫣:“这小丫头,莫非是张廉的外孙女?”

    王彦:“正是。”

    晋王愕然,好半晌才道:“原来如此……”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幸好、幸好。

    若是他对这小女孩做了什么,以张廉那睚眦必报的性格,多半会找他的麻烦。

    并非是他忌惮张廉,而是如今他才归京,京城又是那等情势,任何小麻烦都有可能会为人利用,化为置他于死地的腥风血雨。

    他眉心一跳,猛然看向王彦。

    怪不得王彦要带着这丫头向他坦白从宽,恐怕是料到这一节,打定主意他不会如何。

    王彦:“殿下脸色不好,想必是宿醉之故,今日应当多作休息,臣和语嫣就不叨扰殿下了。”嘴巴说着体贴的话,眼里却淡得一丝温度也没有。

    语罢,便带着语嫣转身告退了。

    晋王望着那淡青色的纤细身影如流云一般飞快逝去,竟觉心头一空,隐隐有些失落。

    他微微一震,低头看向自己的右掌,神色莫名。

    语嫣与王彦走到日头下,离晋王所在渐渐远了。

    她松了口气道:“看来殿下真的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方才可吓死我了。”

    王彦屈指在她额头上一弹:“下不为例。”

    语嫣捂了捂额头,弯着眼笑:“没有下次,没有下次。”

    “今日傍晚,船就会到京城,届时我送你先回宋家,”王彦睨她道,“京城不比江南,可不许再随意乱跑。”

    语嫣连连点头。

    王彦心觉好笑,又怕这丫头见自己露出笑意不把方才的话放心上,便淡着个脸看她道:“你若乖乖的,到时我便在你爹跟前替你说几句话,让他对这回的事轻罚一些。”

    语嫣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挽住他手臂晃了晃:“王叔叔最好啦!”说完就松了手轻轻跳开,说是要去瞧一瞧紫扇,欢天喜地地跑远了。

    王彦看着她轻快的背影,摇了摇头。

    ***

    如王彦所言,大船傍晚抵京。

    王彦提早向晋王等人告辞,带着语嫣主仆先往宋府。

    到宋府门口,语嫣见阶前落叶成堆,门庭寥落,整座宅邸透着死气沉沉,略微心惊。

    王彦在她肩头轻轻按落:“我进去叫人,你在此稍作等候。”

    王彦扣门,只见出来一位眉清目秀的门房,道明来意后,那门房激动不已,转身就进府去通报了。

    不多时,门房回到门口,还领着一个身着紫色褙子的老嬷嬷。这嬷嬷生得弯眉细眼,和蔼可亲模样,仿佛与王彦相熟,两人说了几句话,王彦便将语嫣交给这位杨嬷嬷,匆匆告辞了。

    杨嬷嬷牵着语嫣的手把人往屋里引,一边走一边侧身不错眼地打量,只觉得,眼前这女孩儿虽是男装打扮,却是冰肌玉骨、弱质纤纤,那眉眼唇鼻,当真无一不好、无一不妙,越看越叫人喜爱。

    最难得是她仪态妙丽,话音细柔,透着一股子娇怯温柔,眉眼间又灵透盈澈,不似京城好些世家小姐那等高情逸态,反让人心生亲近之意。

    杨嬷嬷一路问她的话,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