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离婚启示录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0章 忽然有一天(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进入五月,苏深雪发现她和那叫杰瑞.科恩的瑞典商人被放在一起提及的次数多了起来。

    科恩是她在赛马会认识的, 按照科恩的说法, 他曾和瑞典王室成员造访过何塞宫, 只是那时女王对他没印象。

    瑞典人很健谈,虽然她对他没存在好感,但也不讨厌。

    伴随赛马会,生日会,戈兰媒体俨然一副女王已经展开新恋情的架势。

    街头小报更是开始谈论女王和瑞典人的未来, 比如,假如女王和瑞典人开花结果的话,瑞典人是否搬进何塞宫,这让苏深雪有些哭笑不得。

    明白到媒体需要话题, 苏深雪也只能把这事情暂放一边, 但女王和瑞典人的绯闻越传越真, 甚至于,瑞媒也来凑热闹了。

    五月中旬, 一次公务, 面对电视镜头,苏深雪一再强调,和科恩先生只是朋友关系。

    其实, 连朋友都不算,但顾及到那位和瑞典王室关系不错,也只能点到为止。

    然而,她的说辞却变成隔日鹅城早报头版头条“女王承认了和科恩的朋友关系。”

    这阶段, 王室也无意帮忙澄清,下月,瑞典王室成员即将访问戈兰,科恩作为瑞典王室特邀嘉宾出现在访问团名单中。

    让苏深雪更头疼地是,科恩似乎很乐意自己和女王被放在一起见报,被问及与女王相关的问题全都来者不拒。

    “我非常欣赏女王。”这是科恩的口头禅。

    五月中旬末,苏珍妮揭露政场黑暗的著作面世,女王的妹妹、四大家族之一的千金,姐夫是前首相这些名声足以让出版社趋之若鹜。

    签售会当天,出版社把女王和首相赠送的花篮放在最显眼位置。

    苏珍妮的书卖得不怎么样,倒是书里苏珍妮的自恋式语录成为戈兰年轻人争相讨论的焦点。

    苏珍妮自恋式语录到了五月末更是引发全民狂欢。

    事情是这样的:为了宣传书,出版社给苏珍妮安排了一次采访,采访过程中,苏珍妮居然把纽约说成是美国的首都,经主持人提醒后,她居然大言不惭,说等她见到美总统会建议迁都纽约,洛杉矶太吵了。

    苏珍妮的那句“洛杉矶太吵了”让主持人再一次傻眼。

    这家伙……所以,这次美国首都是洛杉矶吗?

    号称会建议美总统迁都纽约当晚,苏珍妮来到何塞宫。

    对于自己引发的那场全民狂欢吗,苏珍妮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挫折的,嚷嚷着“我怎么知道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纽约更好不是,联合国大楼就在纽约,多方便。”但那点挫折很快就在她的“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他们也说了,因为我是苏珍妮所以没关系。”认定中全面痊愈。

    苏珍妮式自恋开启。

    现在,和女王陛下坐在花园聊天地是一名作家,不久之后,有可能她会成为一名旅行家。

    苏珍妮下一个目标是成为一名旅行家,当然,美食风景时尚地理类旅行家她是瞧不上的,苏珍妮想成为以笔和镜头记录那些身处恶劣环境族群的旅行者。

    “所以,女王陛下,你务必把我的话听进去,也不要以看小朋友的目光看着我。”苏珍妮一本正经说。

    好吧,苏深雪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很像一名合格的倾听者。

    毕竟,苏家二小姐干成了写一部揭露政场黑暗的著作。

    值得一提地是,面对这部揭露政场黑暗著作,“书里几段描写何塞路一号的风景还不错。”百般无奈之下,鹅城几名书评家打起了哈哈。

    女王陛下,就得这样,苏家二小姐很满意。

    接着,苏珍妮谈起她的创作心路历程,假如她的书某天得奖,她会在领奖时提到那么几个人。

    这几人中势必有家人,说到家人时,苏珍妮的目光落在苏深雪脸上。

    除去家人,苏珍妮还会特别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首相先生。

    庭院式花园,午后,花香浓郁,秋千花爬满围墙,围墙上,是蓝得会无缘无故会让人落泪的天空。

    这么冷不防地,那声“首相先生”溜近她的耳畔。

    带着一点点的不自在,苏深雪理了理自己鬓角碎发,懒懒看了苏珍妮一眼。

    苏珍妮开始讲,她在创作过程中和首相先生的三次交集。

    去年,五月,苏珍妮遇到创作难题,抱着碰运气态度她拨通了首相秘书室电话,原本,她是不抱希望的,毕竟首相先生已经不是姐夫了,而且,自己姐姐当着全国人的面摆了首相先生一道。

    可谁知,她成功和首相先生通上了话,首相先生还让她往何塞路一号跑一趟,繁忙的工作日,他特意腾出三十分钟为她解答难题,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交集。

    十月,苏珍妮因和苏文瀚闹不愉快离家出走,是首相先生把她带回家的。

    这听起来很耳熟是不是,上次是桑柔,这次是苏珍妮,看来犹他家长子有拯救失足少女的癖好。

    谈及他把她带回家这段,苏珍妮语气十分的娇羞。

    那就发生在一次酒店派对上,纠缠她的几个男子为此挨了一顿揍,是首相先生私人保镖出的手。

    首相先生就等在停车场,介于脸面问题,苏珍妮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姿态。

    强行拉着她、为她打开车门、和她说了声“跟我回家。”一系列动作做下来,就像戈兰民众最爱说的,我们的首相先生大杀四方。

    “那一刻,我都忘了脸面问题了。”苏珍妮手舞足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