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佬都靠我扶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有了以前的教训,这次去新扶贫点上班时,周绾绾特地穿了身休闲服和平底鞋,方便干活。

    此刻她坐在车上,看着除司机外的那两个同事,犹豫该不该聊点什么。

    坐在她左前方的是一位女同事,24岁,叫赵丹丹。

    坐在右后方的则是一位男领导,四十多岁,名叫薛谦。与唐德才不同,自上车后他便不苟言笑,似乎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领导不说话,下属自然也不好意思开口。

    周绾绾想了想,决定还是闭嘴。不料赵丹丹已经憋得受不了了,主动转头跟她攀谈。

    “小周,你之前是在哪个扶贫点啊?”

    “大舟山村。”

    “大舟山村?没听说过。不过估计我之前上班的地方你也没听说过,咱们这份工作真是的,哪儿偏僻就往哪儿去,唉……”

    周绾绾笑了笑,眼角余光瞥向薛谦。

    后者望着窗外,似乎没兴趣参与她们的聊天。

    赵丹丹突然压低嗓音,凑到她耳边悄悄地说:

    “我听人说,这个薛主任已经递交辞职申请了,迟早是要走的。以后保不准会空降其他领导过来,到时咱们得互相帮助。”

    周绾绾讶然,“是吗?没问题。”

    二人年纪相反,兴趣爱好也差不多,马上就聊起了别的。

    不知不觉,小巴车翻山越岭,驶入一个小县城。

    县城与华城市相比,自然是落后的。但是跟之前大舟山的比起来,显然发达许多。

    街道两边有不少两层小楼,商店里的商品丰富了很多,街上能看见一两辆小汽车。

    最重要的是,周绾绾从小卖部门口,看到了冰柜的身影。

    这是什么年代?

    她迫不及待想知道。

    小巴车一直往里开,引起许多路人回眸。

    他们穿过大街,拐进一条狭窄的泥路,将泥路开到尽头,终于在一栋平房外停下。

    薛谦介绍说:“咱们的扶贫点在旁边的村子,离这儿步行二十分钟左右。因为村里没有多余的房屋,所以以后办公就在这里。”

    赵丹丹啊了一声。

    “不是吧,那走来走去岂不累死?这年代也没有车……”

    薛谦瞥了她一眼,说:“我会尽量给你们配辆自行车。”

    配自行车?还是尽量?

    赵丹丹无语至极,转头向周绾绾抱怨。

    周绾绾安慰了她几句,跟在薛谦后面走进平房。里面的景象比她路上想象的好多了,起码干净整洁,水泥也铺得严实,没有漏风漏雨的担忧。

    只是初来乍到,什么办公用品都没置办,办公室里空空如也,只在墙角堆放着几把房东留下来的,破烂不堪的木头凳子。

    薛谦检查完办公室,回到院子里,与她们开了个简短的小会,主要是安排今天的工作。

    “咱们在北街村的扶贫工作,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收录信息,走访村子收集所有村民的收入和家庭情况,满足条件者纳入贫困户名单。第二,招商引资,根据村子的实际情况改良他们的工作环境,引入更多工作岗位,发展农村产业,使得人均收入上升,达到脱贫目的。第三,驻村帮扶,对于特别贫困,且家庭或身体条件受限者,我们需要进行一对一帮扶,切实解决他的生活困难,不放弃任何一个贫困户。”

    “今天我和司机去街上采购办公用品,你们两个进村收录信息,顺便了解一下村子里的情况,回来提交书面报告。”

    赵丹丹叫苦不迭。

    “不是吧……让我们两个女孩去村子里?万一遇到混混怎么办?”

    “工作时不分男女,何况咱们人手就这么几个,人人都得干活。你要是有意见,可以去找主任当面说。”

    赵丹丹被他气得直跺脚,薛谦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周绾绾是带着期待来上班的,不想第一天就卷入同事的争执中,忙抓住赵丹丹的胳膊说:

    “没事,咱们注意安全,不要分开就行了。真的遇到什么事,街上也有派出所嘛,很近的。”

    赵丹丹被她劝了会儿,不情不愿地拿起包,跟她走向北街村,路上仍然一个劲儿的抱怨。

    周绾绾安慰着她,心里则好奇另外一件事,趁她说累了歇息的时候,问:

    “你是正式员工吗?”

    “是啊,去年就转正了。”

    “那你也知道咱们工作的秘密吧?”

    赵丹丹显然也签了保密协议,担心被路人听见,压低了声音。

    “我当然知道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激动得不行。穿越时空去上班,多厉害啊!我还以为我要飞黄腾达了,可惜干的时间长了吧,发现也就那样。”

    “哪样?”

    “工作累、工资低、上班还不方便。接触的人都穷了吧唧的,对以后的发展一点帮助都没有,升职也是没指望的事。我之前在的那个点人都走完了,我也托家人帮忙调岗,能走就赶紧走。刚毕业这两年的时间最宝贵了,可不能浪费在农村里。”

    周绾绾道:“可是咱们来的是几十年前的农村啊,你不觉得很有意思吗?”

    “是有意思啊,问题是有意思能当饭吃吗?要是咱们去的是几十年后还好,看看那时有没有什么厉害的人物,回来赶紧跟他攀关系。可咱们去的是几十年前,又都是连学都上不起的农村人。就算他们脱贫了,也顶多去城市当个城里人,对咱们有多大帮助啊?反正我看还是骑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