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巧逞窈窕(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7章 风起安南(十七)(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阿姐,”皇帝发了一通脾气,彷徨无助地看向吉贞,“怎么办啊?”

    吉贞这些日子,日夜煎熬,已经心力交瘁,脑子里嗡嗡的响,她没听见皇帝说的什么,茫然抬头,看向皇帝身侧的徐采。徐采也拧眉思索着,看一眼吉贞,他对皇帝道:“陛下,此刻敌众我寡,只能暂且召集残军,退至东道,与神策军汇合。岭南东西两道,以广州为重中之重,只要广州还在,仍有半壁河山。可命神策军誓死防守,待敌军退后,休养生息,再图西进。”

    吉贞费力地张口,“姜绍还在桂州。”此刻的桂州,四面八方,必定已被敌军包围。

    “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徐采深深地看向吉贞,火上浇油的话,没有说出口。

    你以为姜绍就算浴血杀出桂州,就是好的结果了吗?回到京城,不知还有多少的责难和唾骂等着他,于他而言,兴许生不如死。

    “姜绍若侥幸回来,殿下还要保他吗?”离开紫宸殿后,徐采在甬道上问吉贞。

    吉贞点头,“他要是能回来,当然要保。”温柔的黑眸看着徐采,她说:“朝廷已经经不起再失去一兵一将了。”

    徐采叹气,“臣知道。”

    春末,姜绍率不足一百的亲兵,返回京城。此时,皇帝已经从刚得知岭南大败的盛怒中有了缓解,又闻神策军守住了广州,南诏与吐蕃联军退兵回了安南,只占据了岭南西道。皇帝稍稍有了些安慰,对神策军上下大加封赏,擢戴申为岭南兵马总管,神策军三品统军。姜绍亦有降职罚俸,并未重惩。姜绍面圣之后,来到吉贞处谢恩。

    数月不见,他憔悴了些,原本就是一张硬朗方正的脸,经此一役,更添了冷峻沉默之感。

    “谢殿下在陛下面前为臣求情。”姜绍说,声调还算稳,令吉贞略觉安慰。她只怕他这趟回来,会自暴自弃,全无斗志。

    似乎从吉贞的忧色中猜到了她的心思,姜绍淡淡一笑,说:“殿下不必多虑,臣这些年,经历过的战事也不少了,输一场而已,不至于天就塌了。”到底心中有愧,他声音略低,“只是有负殿下对臣的信赖。”

    “我还是信你的,”吉贞声音柔和,“从范阳到陇右,那一年,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从得到噩耗那一天,到现在,连续数月的慌乱无措后,她终于接受了岭南战败这个事实,轻轻叹气,她说:“这一战,也不全怪你。”

    姜绍沉默,这一仗,他是真的愤懑,不甘,也说不出违心的话。过了一会,他忍不住问道:“付尧臣已认罪伏诛,曹荇擅自退兵回河东的事,陛下是否有圣裁?”

    吉贞苦笑,“武威郡王预知此战难以得胜,因此果断退兵。曹荇都已经回河东了,陛下又能怎么样呢?郭佶已经为付尧臣的事在陛下面前说了不少狠话了。”

    知道结果也大概如此,姜绍很平静,没有将失望表露出来,他起身,对吉贞施礼,“殿下若没别的吩咐,臣告辞了。”

    “还没来得及去看你妻儿吧?快回去吧。”吉贞点头,看着姜绍的背影,她挺直了背,拿起纨扇摇了一摇,“姜绍,”她出其不意,又把他叫住了。看着姜绍,她说:“我记得你夫人与皇后是族亲,你和付尧臣,也沾亲?”

    姜绍张嘴,凝滞了片刻,仍旧说了实话:“臣与付尧臣是连襟。”

    “怪不得,”吉贞了然地点头,“因此你到底还是没有及时斩了付尧臣。”

    被她一双眼睛洞察人心地看着,姜绍不禁垂眸,“臣知罪。”

    “言官已经屡次弹劾,都被压下去了。”吉贞道,“郭佶势大,隐隐有不臣之心,我知道你与你夫人伉俪情深,但你不要与郭氏走得太近。”

    这话平淡,用意却深。姜绍面色一紧,马上说道:“殿下,臣绝无此念。”

    “知道你没有那种心思。”吉贞说,“但你身在波涛之中,难免要被浪潮推着走。你、我都是身不由己之人,正因为身不由己,才更要明哲保身。”她笑了笑,“让你不要在岸边走,你非要走,一个浪头来将你卷走,怪谁呢?我因为与你有昔日的旧情,所以特意提醒你一句。”

    “臣明白。”姜绍沉声说,“多谢殿下。”

    姜绍走了之后,吉贞走出殿外,看着蔚蓝的天空,春燕衔泥,柳絮纷飞,离骊山之行,有两个月了吧?

    “殿下,”桃符看着宫婢们晒书,见吉贞走出来,她提醒吉贞道:“你上个月就说要请伏大娘子进宫来说话,还说要请太后去公主府看景,总算腾出功夫了,奴去传伏大娘子吗?”

    “去吧。”吉贞颔首。

    桃符走出院外,半晌,又折回来了。她怔怔地看着吉贞,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又怎么了?”吉贞目光从柳絮转移到她脸上。

    “有范阳进奏院的人在宫外求见,说武威郡王有口信给殿下。”

    吉贞眸光流转,“说呀。”

    “郡王说,岭南战事已了,请殿下莫忘大慈恩寺之约。”

    吉贞的纨扇停在胸前,良久,她说:“知道了,没有忘。”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从来都偏爱“失败者”的故事。

    本文梗概是:女主试图降龙伏虎披荆斩棘,结果功亏一篑,一败涂地(截至目前为止)。

    问公主:如果还能重来,你依然这样选择吗?

    公主答:是。

    明知不可为而为,到底是愚蠢还是勇敢,作者也很难下定论,但作为一条现实生活中的咸鱼本鱼,我希望笔下人物过一个不同的人生。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