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事儿,老子说了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不要伤心(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锦给他弄下衣领,起身出去买吃的。买了一包栗子又买了一包薯片。小白看到食物就精神,李锦给他扯开薯片袋子,他就咔哧咔哧的吃,李锦就在一边给他剥栗子,等他吃完了薯片,正好吃栗子肉。

    小白吃着吃着,阿嚏一声,鼻涕出来了。

    “鼻涕鼻涕!”

    他一手的薯片一手吊着针,没有手来擦鼻涕了。

    李锦赶紧拿出纸巾给他擦鼻子,就像爹妈照顾小孩,擤鼻子,用力!也不敢用力擦,他鼻子都快拧红了。

    “想尿尿。”

    李锦又给他扶着吊架,去洗手间里,把他裤口解开,要往下拉。

    小白不好意思了。

    “自己来。”

    “我记得你上幼儿园大班了还要包尿布的。”

    “烦不烦你!”

    小白不好意思,白他一眼,脸都有点害羞的发红了,转过身去开始撒尿李锦想笑,看着小白的背影。

    “你什么时候长大的?”

    一直把他当成小孩子,现在确实大小伙子了,会温柔体贴,心地善良,开朗活泼,招人喜欢。

    小白疑惑地回头看他一眼,觉得李锦今天不太正常。

    李锦从背后拥上来,拉住他的手去洗。

    瘦瘦小小的一只,江小白一直说他有一米七八,四舍五入一米八,属于大高个了,但李锦这么一抱,就知道小白夸大其词。

    小不点,下巴都能放到他的头顶,也不胖,瘦巴巴的。

    真可爱。

    小白也没多想,就算是洗手洗的时间长一点,那也是为了健康呀,过一会他还要吃薯片和栗子肉呢。

    今天大概是要把昨天饿肚子的亏空都补偿回来了,吊完水就去吃牛排,李锦吃一个,他吃了仨。

    李锦也没让他回去,观察一晚,看看明天还烧不烧。

    现在看来精神不错。

    回到家就开始昏睡,李锦蹲在沙发边,拿走小白手边的牛肉干,歪着脖子看看小白。

    手指轻轻抚摸上他的脸。笑了。

    真可爱。

    怎么看都可爱。

    小白是一个有饭吃就会听话的好孩子,就算李锦把他抱起来送到床上,也没觉得他睡得不是自己的床,翻过身就继续睡。

    李锦小心的把他扒拉到怀里,小白缩在他胸前睡得特别香。

    小白很小的时候,五六岁?寒暑假就去住大姑家,就是李锦的奶奶家,那时候李锦都和小白一起睡,肉肉小小的小不点,也这么钻在他怀里睡。

    小不点变成大小伙子了,都会撩人了。

    要说小白最喜欢的事情是干嘛?逛超市,买一堆的好东西,最好还不用他付钱!

    大概是他巨大的食量把感冒病毒给吓回去了,第二天就不发烧了,活蹦乱跳的,要回学校上课。

    李锦知道小白这一喜好,带着他去超市转了一圈,随便拿!

    小白兴奋得眼睛发光。

    “真的吗?”

    “庆祝你康复!”

    “好孩子,真知道孝顺你小叔!”

    小白拍拍李锦的肩膀,推着购物车就冲进零食区。

    小白就疯啦!

    具体买多少呢?反正就五毛钱一个的塑料袋子,他们买了十块钱的。

    明明不是高峰期,超市收银处都排起长龙了、收银员刷都刷了半个小时。

    都以为他们把超市搬空了。

    “你每个月都不生病,这种疯狂大采购,我就陪你来一次。”

    李锦哄着他,小白马上举起手发誓,这辈子我都不生病!

    分给方争两三袋子零食,其他的他都放到自己的柜子里,他以为他能吃一个月的,这么多,床底下都塞满了,他肯定能吃一个月,一直吃到下个月,他在给自己买!

    可他低估了他自己的食量。也就十天,吃光了。

    他就掰着手指头去算,还有几天到周末,就可以去李锦家里,就可以痛快的吃好吃的!

    李锦也不着急,温水煮青蛙,早晚都是自己的。他上学呢,还是不要分心的好。

    一开始是周五把小白接过去,周一早上在送到学校门口,李锦慢慢的就变成周三中午就过来,带他玩半天吃半天。再后来就变成了一天差不多来一次。

    今天送点小点心,明天送点新鲜口味,后天下雨了给他送件衣服。

    只要小白不出去采风,不是考试期间泡在图书馆突击,李锦风雨不误的过来和他见一面,偶尔因为应酬不能过来了,还要提前给小白打个电话、如果不是早就知道李锦是江小白亲戚,就这热情的样子都以为李锦在追求小白呢。

    他们艺术学院的美女画家多,恋爱得多,就是这种攻势。

    李锦想的很简单,等小白大学毕业,他要上研究生呢,就继续不说,等他不上学了,专心画画了,在表白。大学校园也是一个小群体社会,要是传出亲戚之间搞同性恋爱,估计对小白的名声不好。

    再说用这段时间慢慢的追,到时候表白,就顺理成章的在一起,小白画画,他就给小白开画廊开画展。

    他也用这段时间把家里的父母亲人都慢慢的说服。

    在快毕业的时候,学校老师推荐他们参加新锐大赛,这是一个起点,成功不成功的,从现在开始。

    学了好几年了,检验成绩的时候到了。

    能在新锐大赛里崭露头角的,以后都成了大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