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晋如此多娇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3章 火力全开(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悦把羊献容送给女儿的礼物都带来了,好几个箱子装的满满当当,甚至一开箱,东西就从里面“溢”出来,滚落在地。

    清河不要人帮忙,就坐在席上,一件件的往外拿,每一件都仔细看过了,分门别类放好,王悦看着她开心的像个收到礼物的小姑娘,没有打扰她,等她全部取出来了,才告诉她羊献容再度封皇后,以及她有了一个同母异父弟弟的事情。

    “这样啊,刘曜是个有担当的人。”清河先是一滞,而后不自然的摸了摸羊献容送给她的一双木屐,“母亲再次生育,以后除了潘美人,还有……儿子陪她,她在长安应该不会寂寞了。”

    嘴上这么说,得知有个二胎弟弟,清河自我安慰,虽然母亲有了其他的孩子,她还是惦记我的,送了我这么礼物。

    王悦从后面抱住她,把木屐放到一边,紧紧握着她的手,“你好,她就好。你还有我。”

    清河滑下身来,枕着王悦的腿,他的双目粲粲如星,清河伸手摸着他的眼睛,“我想当你的眼睛,这样我就能亲眼看到母亲了。”

    清河摸着他的脸,夜里灯火晦暗,看着看着,居然真从王悦的脸上找到了羊献容的影子。

    王悦附身下去吻她。

    一吻解千愁。

    没有什么忧愁是王悦出/卖色/相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再吻一次。

    次日,台城早朝,太子司马绍递上赵国皇帝刘曜表示想和大晋建交的国书,以及当今赵国皇后就是大晋的羊慧皇后时,这一下子就像往烧热的油锅里加了一瓢水,瞬间炸锅了。

    有人痛哭,有人叫骂,纷纷扬扬。

    王悦站在太子身侧,冷冷的看着朝中大臣们的表现,果然还是父亲王导厉害。朝中的大概意见基本上都是父亲所猜测的那样,没有人反省个人在永嘉之乱里只顾自己逃跑,根本不管弘训宫里守寡的羊慧皇后死活的事实,纷纷出言责骂羊献容为什么不去死,以身殉国,失去贞洁,委身刘曜。

    “……羊慧皇后若还有半点廉耻之心,就不该接受刘曜册封她为皇后!”

    “一女岂能二嫁,一个皇后怎可当两国的皇后!”

    “刘曜灭我大晋,毁我都城洛阳,血海深仇,她若还有半点大晋皇后的尊严,就该效仿当年西施,潜伏在赵王皇宫,以伴君的名义迷惑刘曜,搞垮赵国,等我大晋挥师北上复国!”

    既然说起西施,立刻有大臣想起貂蝉。

    “对!既然落于刘曜之手,无奈奈何,必须委身于他,那就学貂蝉忍辱负重,以美色挑拨董卓吕布父子互相残杀。

    “你们不要天真在这里想入非非,已经不可能了!羊慧皇后已经为刘曜生下一个儿子,才满月就封了太子。她为匈奴人生儿子,不配再当我们大晋的皇后,请皇上废了羊慧皇后,将她的名字从宗谱和史书里抹去!”

    “臣附议!女人一旦生了孩子,尤其是儿子,就是以儿子为重,国为轻,给匈奴人生儿子的女人,不配再当我们大晋的皇后。”

    “臣附议!”

    “臣附议!”

    群臣吵得纷纷扬扬,到最后居然达成统一,把矛头直指羊献容,对羊献容口诛笔伐,对她的怨恨甚至超过了对刘曜的恨。

    虽然王悦预料此事不容乐观,但是亲眼见到台城这些大臣的丑态,把污水往毫无反抗之力的羊献容身上泼,他还是太低估了人性的丑恶和底线。

    为了面子,就可以把羊献容推出去,献祭她的身体和灵魂。

    有那么一瞬间,王悦脑子里涌进去一个可怕的念头:这大晋国就是该亡!这样的国家,还念它作甚!

    为什么偏偏活下来的是这些人?为什么路边的一具具白骨不是他们?

    再后来,甚至有人呼吁废了清河,“……临海公主乃是羊氏所生,母亲不配为后,女儿也不配为大

    晋公主。”

    “臣附议!”

    “臣附议!”

    太子司马绍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大声斥责这些呼吁废公主的大臣,“我是大晋太子,我的生母荀氏被逐出宫廷后,一度改嫁。按照你们的意思,临海公主因母亲再嫁而不配当公主,那么我这个太子是不是也要被废黜?”

    此言一出,众臣都不敢出声了。

    太兴帝把火引到王悦身上,把难题抛给他,“世子是副史,又是东宫太子友,以及王丞相的嫡长子,你的意见如何?”

    今天的早朝在王悦意料之中,但是把羊献容践踏成这样,非要踩到泥土里再跺几脚,实在出乎意料。

    王悦环视一圈,说道:“如果不是看着各位穿着官袍,拿着笏板,我还以为各位在街头相骂。各位,这里是台城,我们要商议的是国家大事,各位却在讨论一个女人的贞节。大晋那条律法写着寡妇不能改嫁,你指出来我看看?”

    管着律法的御史中丞、侍中刘隗站出来说道:“羊氏改嫁刘曜之时,尚未守满三年孝期,戴孝出嫁,对前夫不义,这样不贞不节不义的寡妇,在我大晋,要判打板子,还要判再婚无效,遣归娘家,严加管教。”

    刘隗是太兴帝的心腹,用来制衡王导的急先锋,是王导的政敌,他是御史中臣,负责监督文武百官,最擅长的就是弹劾,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士族都被他弹劾过,其中就包括王导的侄儿王含,连琅琊王氏他也敢碰。

    既然要弹劾别人,就要通晓律法,口才和文笔都要好,要敢于用法律和事实和权贵做斗争,比如王悦就是个再好不过的靶子。

    “刘侍中,羊慧皇后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