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口子来不仅仅是为了串门, 主要目的是想让姚文静接手姜玲那个饭店。
说实话,姚文静没打算开分店,可是他们两口子既然来了, 她多少还是要给一些面子的。
事情她没一口答应下来,姚文静要和自己妹妹商量商量,刘珍说明天来听信,坐了一会他们两口子就回去了。
晚上姚文静把这事儿跟姜磊说了, 姜磊来了一句,半价就接手,不然就让姜玲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姚文静听完姜磊的话, 她就笑了, 两口子又说了一会话, 才睡觉的。
次日, 姚文静去找的姚文芳,姐俩一合计, 决定半价接手姜玲的饭店。
至于姜玲会不会半价外兑, 那就是她的事情了,毕竟她们姐妹也不是十分想开分店的。
姚文静回去就给刘珍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喊穷, 说她们姐妹没钱,只能半价接手姜玲的饭店, 不然她们姐俩就爱莫能助了。
刘珍挂了姚文静的电话,给姜玲打的电话,姜玲得知姚文静姐妹想半价接手她的饭店, 差点没气吐血了。
姜玲在电话里一通大骂姚文静姐妹,说她们是哭穷什么的,还说她们姐妹黑心什么的,这话刘珍听后很不高兴,就说把自己闺女给说了。
意思你可以不半价外兑,那就自己留着把饭店赔完拉倒。
姜玲想了想最后咬牙答应了半价兑给姚文静姐妹了,毕竟饭店不盈利,还要养一帮员工,她是真心不能再往里砸钱了。
跟姜玲交接的事情,是姚文芳出的面,姚文静是懒得看姜玲那副嘴脸。
姐俩把饭店接过来以后,又从新装修的,这次姚文静打算把这边开成大众能消费起的饭店。
装修必须要上档次,价格却很亲民,开业前一系列山岗培训都是必须的,这边酒店还承接各种酒席婚宴生日宴等等事宜。
因为价格亲民,开业后,生意十分的火爆,弄得姜玲银牙差点没咬碎了。
姜玲干过一次饭店,赔了钱,还是不死心,觉得是自己没找对路子,她又跟冯三磨,想干个跟姚文静姐妹一样的百货公司。
冯三对于姜玲的经商天赋已经死心了,这次任由姜玲怎么软磨硬泡,冯三就是不给拿钱让她做买卖。
姜玲一赌气,在外四处借钱,很快,她的百货公司也开业了。
这次姜玲学聪明了,照着姚文静百货开业前那样做得宣传,还别说,开业一个多星期生意一直不错。
姚文静见姜玲这样,她就笑了,推出了会员制消费累计积分这一项,积分可以当钱花,一下子就把姜玲那边顶的人流量减少了大半。
姜玲一看,这样不行呀,也学姚文静推出了会员累计积分这个制度,因为姚文静那边实施早,因此等姜玲这边在推出来,就有点晚了。
县城的人口就那么多,外来人员有限,姚文静这边一推出会员累计积分的制度很快就把一大部分的人捆绑在她们店了,姜玲在去复制,不晚才怪。
渐渐因为会员积分制度的事情,姜玲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了,姜玲一咬牙,就把价格降了降,想跟姚文静来个价格战。
姚文静的反击很漂亮,直接把一小部分商品,只加上运费跟人员费以及房费开始做活动,把姜玲那边挤兑的,整天店里冷冷清清的。
俩人你来我往两个多月,刚入夏,姜玲店铺生意又挺不住了。
百货品类繁多,还不比饭店好外兑,姜玲货压的又多,这样一来,她想外兑就难了。
这次姚文静都想好了,姜玲如果找她接手的话,只能是半价盘过来,其他的免谈。
因为姜玲跟她抢生意,这两个月多里,姚文静的收益都减少了很多,她不在姜玲身上找回来,多对不起自己。
姜玲又挺了一个月,实在是挺不住了,厚着脸皮找上的刘珍,又让刘珍出面帮忙解决此事。
前一次,刘珍都把自己老脸舍出去了,这一次,刘珍是死活都不肯出面了。
主要是姜玲干得事情不对经,如果像开饭店那样,各做各的生意,刘珍也不会不帮她的。
可这次,姜玲把百货公司开起来以后,处处针对姚文静姐妹的百货公司,试问你让她这个当母亲还如何出面呢?
刘珍不肯帮忙,姜玲想了想就找上了跟姚文静关系一直很好的何娟。
何娟开始是不愿意帮着忙的,觉得姜玲是自作自受,但是最后被逼无奈,何娟只能找上了姚文静。
姚文静没难为何娟,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何娟回去就跟姜玲说了。
姜玲也许是猜到姚文静会半价接手自己的店铺,一点也没感动吃惊,还很痛快的同意了呢!
这次跟姜玲办交接的人还是姚文芳,姚文静是真不愿意看姜玲这那嘴脸。
姚文静姐妹把店铺接手以后,把这边所有百货商品都放在那边的仓库里了,店铺又重新装修的,姐俩打算开个大型的婚庆用品。
店铺是八月份开的业,开业前做宣传是必须的,因为她们姐妹婚庆用品全,开业以后,受到了很多人青睬。
进入十月份以后,婚庆用品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农村办事的人多了,她们姐妹婚庆用品生意想不好都不行。
进入冬月以后,姚文静跟姚文芳姐妹二人总有都慢慢闲了下来。
大半年里,姐俩先后开了一个饭店跟一个婚庆用品商店,加上百货公司跟那个大饭店,在不知不觉之间,她们的生意已经做出规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