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王家有皇位要继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章 做个媒吧(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段氏同王瑛一拍即合, 又都是有钱有闲的主儿,因此说干就干。

    女童学院马上就开,房子是现成的, 是段氏在城西的一处闲置小宅院, 不过二进, 十几间院子带一个院子,院中还有井, 早前没迁都时, 是租给了外地来的行商, 一年租金八十两, 后来迁都到了洛京, 那行商也打算转去洛京城挣大钱,就退了租。

    段氏嫁妆多不缺钱, 因对租户粗挑细选,宁愿空着也不想租给那些不靠谱的,到现在还是空的,因此就能拿出来用。

    她们找了两个可靠的婆子管着这宅子的洒扫, 王瑛又派了一队八个侍卫给女童学院当保安。

    教习师父也好找,段氏从自家选了两个仆妇送过来,一个能识字会算数,另一个有女红手艺, 其余缺的师父,王瑛就从外头聘。

    半两银子的月钱,还能管两顿饭, 要做的事不过是教女童些粗线手艺而已,消息放出去,很容易就聘到了三位妇人教习。

    至于招收学员就更容易了。

    不收束修,还管吃喝和穿衣,白教女娃们学各种用得着的手艺,换成谁谁不乐意啊?

    先开始放出消息,城里的平民百姓们还不信,这世上哪能有这等好事呢?

    王瑛干脆就和段氏商量了下,头一批的女童,就从长公府和段府的侍卫仆人家中招。

    主家有令,再不信也得从。

    抱着怀疑的爹娘把家里的女娃送到那什么学院,本也没抱着太大希望。

    他们就想着估计主家闲得无聊,想弄群娃娃们看着热闹。

    没想到送去不到一个月,家里的女娃子们看着都跟以旧换新了似的。

    干干净净的小脸小手,剪到齐肩的头发,两侧编成小辫子,用青丝绳系个结,其余的发丝乖顺地披在肩后,身上穿着学院给发的衣裳,细布结实又软和,月白色的底子,领口袖口都有深青滚边,也不是多复杂,可瞧着就透着那么股子精神!

    而且说话做事都很像个样子了……这才几天?

    等满了一个月的时候,连女娃的长相都有变化了,长肉了,白净了,爱笑了,也好看了!

    听娃娃说,在学院里吃的比在家里都好。每人一份,吃不够还给加,此外学的好的还有点心当奖品……这是什么神仙学院?

    弄得家里的男孩子们都哭着嚷着也想去了!

    可惜长公主她不办男娃的学堂啊!

    学院开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就不用愁招不到学童了。

    光是公主府和段府两处的家眷,就争着抢着把家里的女娃娃们送过来,这就快满百了。

    而学院附近人家在观望了一阵后,也纷纷上门。

    招满两百名女童以后,长公主又在东城开了一所学院,很快又招满了两百人。

    不到半年,长公主所开的女童学院,已经名满北原城,成了平民女娃们最向往的地方。

    甚至还有许多家境富裕的家长上门说情,想把自家女儿也送进来上学,交束修也乐意。

    王瑛和段氏商量了以后,又顺应民意,在南城北城各开了两所收费的学院。

    这个学院不光收不少的束修,进学院还要考试,过于蠢笨娇纵,生活不能自理都被拒之门外……

    但即使这样,这两所学院也很快爆满。

    女童学院的名声,毫无意外地传到了王世绩这里。

    新朝的官制都效仿旧朝,御史台也基本照搬。

    长公主开女童学院这个事,基本上百官都没太当回事。

    不过是妇人之仁罢了。

    长公主手上有钱,却独居无聊,做点善事图个好名声也不奇怪。

    而且虽然叫学院,女童们在里头不过粗学几个字,打打算盘,学学针线女红而已,实在不值得一提。

    如果长公主开的是男童学院,那估计引来的关注可就多了。会不会是在邀买名声,培养心腹,别有用心啊?

    因此也就个别御史意思意思地上了个奏本,称长公主虽然办学教养女童,但内容却很不妥,比如说里头就没有女德课……现如今的大家闺秀少年时,可是多少都要学女德的,女德的范本,就是前前朝一位妃子所创,里头教导女子要贞静节义,卑弱恭顺,如此这般,培养出来的女子才是本朝所需的贤妻良母。

    王世绩瞧了觉得很有意思。

    虽说他也知道这位御史是皇后一系的,弹劾肯定是皇后的授意。

    但他就想看看长公主如何应对,因此就让人抄写了副本连同一道口谕送到北原城,允许长公主自辩。

    月内长公主的自辩就送到洛京。

    王世承看了微微一笑,便让传给那位多事的御史。

    长公主称办这些女童学院的初衷只是想让贫家女童有活命的一技之长。

    贫家女子,为了谋生,抛头露面,走街窜巷,都是寻常之事。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大户人家的女子。

    非要拿大户人家女子的贤良淑德来要求平民女童,实在是谬误之极。

    至于说到前前朝的女德,这位御史就更居心叵测了。

    虽然长公主读书少,可是也知道前前朝那位妃嫔,是个昏君的妃子,这样的女人写出来的东西,既没阻止前前朝在她晚年灭国,也没有让前朝那些学过女德的贵妇变得仁善心慈,前朝宫斗之下,害得几任皇帝绝嗣,难道不是这些学女德的女子满口贤良淑德,打着幌子要求别人,自己根本做不到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