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随穆溪白去了趟翰明书院,陶善行的禁足就被解除,她又恢复出门,也不知穆溪白同家里人说了什么,即便有时陶善行没与他一处,也没人说她什么。陶善行知道是他的缘故,投桃报李待他亦越发好,二人人前喜笑颜开,人后亦有商有量,日子过得惬意,亦有了几分夫妻模样。
百态书局识海斋几乎是在一夜间声名鹊起,出现在佟水各大书院的学子口中,盖因宋先生当夜就书信前往其他几间书院言及此事,惹得各大书院纷纷赞同,故持书院引荐信前来识海斋的学子为数不少。
为此,陶善行特意在识海斋旁边开辟了一处通透幽静的茶室专供这些学子读书,学子们只需付些许茶资就能在此呆上整日,偶尔有些实在贫寒的连茶也喝不起的,陶善行也嘱咐赠茶送食。被聘作识海斋斋主的陶善礼原来担心书斋开放后,会有人损毁书藉亦或盗窃,但几日下来,却见众人爱书之心甚笃,倒也把原先担心放开,慢慢与前来的学子打成一片。
如今整个识海斋内好学正学之氛,蔚然成风,除了自己攻读外,也常聚在一起探讨学问,研究文章,倒成了佟水城最受学子追捧的地方。
时间展眼进入八月仲秋,初十便是乡试之期,识海斋终于空下来。陶家大郎与翰明书院众学子一同赴考,这是今年陶家重中之重的要事,为此陶善行特地回家陪朱氏住了一晚,又听朱氏骂了半天柳氏,只说因为陶善思被逐出书院之事,陶学义和柳氏求见穆家不成,只能来找他们,和他们吵了半天,最后还是按陶善行交代的说了,才将人赶走。
那其实是穆溪白的原话,他说的是——再闹,再闹也别指着他们穆家做生意了。
陶学义果然拂袖而去。
乡试前后三场,每场三天,到结束已是八月底,连中秋都过了。
穆溪白的情绪,却在八月中旬过后,忽然低落。
————
八月底,秋意凉,满院桂花飘香,正逢陶善行婆婆赵氏的生辰。赵氏如今是穆府当家太太,又常在外与各府后宅交际应酬,这生辰过得便不像老太太那样低调,倒是将佟水要好的各府太太姑娘都请到家中,喝酒听戏玩耍,好好乐上一日,也正好借这机会替商时风与穆从婉相看亲事。
穆从婉眼见已过及笄年,商时风年岁也渐大,亲事却都未定,赵氏正犯愁,原与穆清海商量,要是能搓和穆从婉与商时风,倒也是美事一桩,奈何这两人皆未属意对方,只能作罢,再从佟水好人家中选择。因着这重关系,今日来了好些待嫁姑娘,连陶善喜都跟着柳氏来了。
陶善行今日随赵氏在堂上陪客,后宅太太姑娘们聊的内容她不感兴趣,正有些昏昏思睡,也不知话题怎就扯到子嗣上面,她一个激凌清醒过来,马上收到众人神色各异的眼神,心中咯噔作响。
按说她也嫁进穆家近半年,日日与穆溪白腻在一块肚皮却迟迟没有音信,不惹人闲言碎语也不可能,今日却是头一回被人用这么赤、裸裸的眼神探究,她心里自不悦。
说话那位太太犹不自知,还在大吹大擂自家儿媳妇成亲月余便已有孕,不到一年就生下个大胖小子,听得赵氏眉头微蹙,借题打断了对方的话,只问陶善行:“溪白呢?怎还不见他来?”
陶善行忙起身回话:“他大早上就出门了,说有要事,不过今日是母亲生辰,他说过会尽快赶回,想必眼下已经到家,要不儿媳过去看看?”
赵氏点点头,允她离去。陶善行如获大赦般离开,出了门顿感周身一松,没走几步,就听前头桂花树下传来甜腻声音,原来是陶善喜寻了空隙,从赵氏屋里出来,专在园中蹲守商时风,把商时风给截在了桂花树下,正哥哥长哥哥短地缠着人说话。
商时风要去给赵氏行礼,却被堵在这里,虽因她是女子没有发作,可脸色也不大好看,语气很是冷淡,只道:“还请陶姑娘移步,商某赶着给义母贺寿。”
“商哥哥怎还那般客气,唤我阿喜便好。”陶善喜折了两簇桂花放在指间把玩,一边说话,一边挨近他,忽然“唉哟”一声,假作崴脚就往他身上倒去。
商时风退开两步,她却非要粘上前,可怜巴巴道:“商哥哥,阿喜的脚崴着了,疼。”
商时风大感头疼,正要说话,却见旁边走出一人,身后还跟着两个赵氏院里的丫头,正是陶善行。
她冷笑道:“脚崴了就去偏厅歇着,劳烦两位姐姐送她过去,再请个大夫过来给她瞧瞧这脚伤得有多重,莫叫人觉得我们穆家慢怠了客人。”
商时风却松口气,忙道:“麻烦小嫂照料陶姑娘,商某先行一步,向义母贺寿。”说罢他冲她感激一笑便匆匆离去,惟恐再叫陶善喜缠上。
陶善喜脸色已变,她早已倾心商时风,可三番两次要接近他都被陶善行搅黄,如何不气?再加上陶善思被逐出书院那事,柳氏常在家中咒骂她,因而记恨在心,今日新仇旧恨齐发,蛮横劲上来,还当陶善行是当初痴愚的傻子,张嘴便骂:“你这傻子又来扰我好事,莫不是以为自己当上穆家儿媳妇,便真飞上枝头成凤凰了?”
“陶善喜,我没功夫管你的破事,只是提醒你,这是穆府,不是你自己家,你注意你的言行举止!”陶善行懒得与她多费唇舌,撂下话就要走。
陶善喜却不肯罢休,箭步拦到她面前,道:“我怎么了?你别走,把话给我说清楚!”
“你脚没事了?”陶善行嘲道。
她一怔,便见旁边两个丫鬟掩嘴窃笑,不由脸色涨红,羞怒道:“陶善行,你在我面前得意什么劲?还真将自己当成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