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后超智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1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恭送侯爷,愿侯爷旗开得胜,铲除匪徒!”

    六月中,艳阳高照的清晨,燕逍与同宁知府拜别后,便带着人离开云州同宁城,准备前往距此地十余里的泉州望麻山。

    自今年五月,他被封为平乱将军,至今已有一个多月。

    朝廷给了他将军的头衔,又将原本在王逊手上的“云州八千兵卒”交到他手上。

    大概是知道这“八千兵卒”实在名难副实,于是又给了征兵一万员的权利,命他尽快攻破金榆城,平复樊州叛乱,再将妄敢称王的鲁中押进京中斩首,警示天下贼子。

    燕逍接受旨意之后,并没有立刻点兵往樊州那边进发。

    倒不是他打着阳奉阴违的主意,而是目前进攻樊州,时机尚未成熟。

    一个是目前他对樊州那边的事态一无所知,贸然前去,很容易落入敌人的圈套;

    另一个则是,他手中的兵确实不够。

    云州那八千兵卒本就只挂了个名,是之前余刺史他们留着吃空饷用的。再经过王逊那通折腾,实则剩下可派上用场的战斗力,不足八百员兵卒。

    如此,再加上燕逍自己手上的一千兵卒,要去对抗号称拥“五万悍匪”的鲁中,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以,燕逍一面暗中派了人前往樊州,打探鲁中那边的情况。另一面,将兵卒中的老弱病残重新安置,终于明目张胆做起了征兵的工作。

    他现在带着人离开云州,正是要前往一处流民聚集地。

    年前,他灭王逊后,为转移朝廷的注意力,曾命严舒往云州南部扶持了一批流民,想要借此牵制朝廷。

    但这个计划并没有成功,要不是鲁中突然称王,天子还是决意直接杀他。

    而现在,南部这部分流民竟自发聚集起来,归拢在了原先一个大势力下。他们聚集在望麻山,在燕侯府这边各种物资和武力支持的情况下,连附近官府都不敢惹他们。

    今年春至,他们在山上开垦了田地,算是勉强安顿下来。

    燕逍此去,正是为了想办法将这部分势力收为己用。

    马车正行走间,严舒带着几个人策马从望麻山的方向驰来,与队伍中的燕卫们打过招呼后,一头钻进燕逍所在的车厢中。

    一进车厢,他先是行礼道:“侯爷,夫人。”

    燕逍点点头,看他一路赶路面色发红的模样,先甩给他一个水囊。

    严舒也不客气,直接拧开水囊盖子喝起水来。

    待他解了渴,燕逍才问道:“如何?”

    严舒放下水囊,气氛地咬咬牙,“属下不力,还是劳烦侯爷和夫人跑一趟。”

    燕逍摇头,“无事,本来就该来一趟的。”

    严舒还是觉得咽不下这口气,道:“早知道去年的时候,我们自己安排个人收拢流民就好了,现下也不会如此麻烦。”

    燕逍对他的话不置可否,反而要求:“你给我说说那边的情况。”

    “嗯。”严舒点点头,“望麻山那边的流民首领叫郎侠。我去年给几个流民势力送粮的时候就见过他。前几日我过去,他倒还记得我,对我态度很是恭敬。

    “我本想自己就将他们说服了,带着他们投奔侯爷,可是就是这个郎侠,一定要要求您亲自过去,才肯与我们谈判。

    “郎侠在流民中很是有些威望……如果他一直咬死不松口,那那边的情况,估计不容乐观。”

    “郎侠?郎家?”燕逍蹙着眉,“是那个‘郎家儿郎’的‘郎家’?”

    “对,就是他们!”严舒点

    头,有些诧异地问道,“‘郎家儿郎’是望麻山这边民间流传的故事,确实是以郎侠祖父行侠仗义的事迹改编的。我也是在那个地方,偶尔听流民提起过才知道,没想到侯爷您居然还听过这个故事?”

    燕逍笑道:“我方才和古珀在车内讨论望麻山的事情。古珀曾到过泉州,在客栈茶坊间听过许多小故事。‘郎家儿郎’的故事也是她方才同我讲的。”

    严舒崇敬地看向古珀,“夫人真是见多识广。”

    古珀点点头,对他的夸赞全数收下,问道:“故事中,郎家儿郎身怀绝技,又喜行侠仗义,在望麻山那一带很受普通百姓尊敬,那郎侠,也是这般吗?”

    严舒想了想,道:“差不多吧。”

    他干脆将郎侠的故事同燕逍他们说了。

    “郎家乐善好施,又兼有侠名,所以虽然家族没有什么权势,但在望麻山一带,很是有些名望。

    “郎侠的父亲原本是望麻城的捕头,可惜的是,他正当壮年时因为捕匪伤了左腿,只能在一片不舍声中辞了捕快一职,带着妻儿回乡生活。但即使这样,望麻山这附近知道他的人,见了面还是会尊称他为‘郎捕头’。

    “而他的儿子,也就是郎侠,是个根骨极佳的孩子。郎侠没有继承郎捕头的萧刀刀法,反而在乡间与一个猎人学了射箭。我曾见过郎侠射箭,啧,确实不错,当得起一句百步穿杨。

    “郎侠年轻的时候是个游侠儿,据他自己说,他自己一个人带着刀和弓,走遍了大半个盛朝,最远处甚至到过南面的苦哇国。后来觉得家中父母年事高了,他才回到家中,侍奉在父母左右。

    “郎捕头见郎侠愿意回来,也是十分高兴,当即便舍了脸奔走,在衙门中替他寻了个捕快的职位,就希望自己这个武功在自己之上的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

    “他自己没有想到,他当年当捕快的时候,任上恰好是一个清官,他跟着知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