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前身叫做武德司, 追溯历史可到唐末,经过五代发展,一路到了宋代, 所以这是个很有历史积淀的衙门,就算是摆资历,也能压其他衙门口一头。
高铭尤其喜欢它的办公地点,就在东京皇城左承天门内, 离太尉府非常近, 每天能多睡一会。
皇城司由郓王赵楷管理,但他毕竟是亲王, 需要负责的事情很多, 不会在皇城司坐班。
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只要赵楷不在,高铭就是皇城司的一把手。
但若是严格来说, 叫做并列一把手, 因为皇城司提点有两个人,他只是其中一个。
只是另外一个是皇帝的贴身太监梁师成,平日都在宫内当差,管着禁宫内的安保, 负责皇城司中宫禁宿卫这一部分职责。
对外的刺探监察则由高铭负责, 和梁师成井水不犯河水。
梁师成不来承天门的皇城司衙门, 高铭也不进内廷。
除了第一天两人打过照面外, 半个月过去了,还没再碰过面。
梁师成因为得皇帝的宠信, 那名声也是很糟糕的,但高铭却对他身上的另一件事比较感兴趣。
他到底是不是苏轼的儿子?据说苏轼将自己怀孕的侍妾送给了一个姓梁的朋友。
侍妾到梁家不足月就生了个儿子, 这个孩子就是梁师成。
梁师成也以苏轼的儿子自居,而苏家也选择了沉默,从未出来辟谣。
不知道是在真相面前无法辩驳,还是觉得有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做靠山挺好,不想辟谣,总之这事就这么默认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在孟州的时候就烧过,那是因为他是知府,还有不服他的,自然得把敌人和障碍都烧光了。
但这里是东京城,他爹的大本营,皇城司里又没人跟他作对,他舒舒服服的就不折腾了。
杨戬就等着高衙内瞎鼓捣出错,好狠狠告他一状,可惜叫人失望。
左等右盼不见高铭惹事,眼瞧入冬了,高衙内再不惹事,还叫不叫人过年了。
最叫人憋气的是,那群梁山的人一个个都没种,知道高衙内就是他们的寨主后,竟然一点事都没生,就这么风平浪静的过去了。
呸,杨戬心里唾弃他们。
直到树叶都落光,冬天真的来了,一干眼红的才把注意力从高铭身上转移开,这小子是真的奸诈,算了,不愁以后没机会,先忙自己的事吧。
——
花荣的俸禄,也就是工资相当丰厚,在房价令人咋舌的东京,攒一攒,买房还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在攒钱的阶段,就顺理成章的继续住在太尉府里。
常往太尉府跑的慕容彦泽见花荣都快一个月了还没搬走,好心的道:“东京的宅子越来越贵,越晚买越吃亏,你要是缺钱,我借给你,先置办下来,免得明后年买多掏钱。”
花荣原本跟慕容彦泽关系就一般,更因为慕容彦达的关系难免有隔阂,就算借钱也不能借他的,“谢谢了,我要是借的话,会朝高铭借。”
高铭在一旁笑道:“你问问他利息多少,要是比我这儿便宜,你就朝他借吧。”
花荣佯装恼怒的看他,“你就贫吧。”
慕容彦泽没借出钱,好像很失望的样子,坐到高铭对面的床榻上,跟他隔着矮桌相对,撑着下巴道:“咱们找点乐子去吧?”
花荣一听,瞧瞧这就是回东京的坏处,损友马上把人往坏道上领,“他才从梁山回来,怎么也得休息到年后,找什么乐子?不如老老实实多休息。”
“嗯,天气凉了,我哪儿都不想去。”高铭道:“我就想在家烤火闲待着。”
慕容彦泽才不信高铭这种待得住,“你是不是在构思什么事?又有新点子是不是?要是的话,我就不打扰你了,让你好好酝酿。”
“哪有什么新点子?你当我点子王啊。”高铭懒洋洋的道。
慕容彦泽劝说高铭出去玩不成,加上他自己还有事,就撂下话,“等你想动弹了,告诉我,我再来找你玩。”
等慕容彦泽走了,花荣道:“他怎么整天长在这里?比去礼部点卯还勤快。”
高铭笑道:“当然是我魅力大了。”
花荣可笑不出来,“对了,我还没跟你说,过几天放假,我要回老家……”
不等话说完,高铭立即道:“我也跟你去。”
花荣见他这么积极的愿意跟自己回去,说不出的高兴,但是高兴归高兴,情况却不允许,“不行的,你才回来,太尉怎么可能放你再出东京,况且官家和郓王那边也会找你。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快去快回。”
招安之后,他还没腾出空回老家,只送回去几封书信,终于盼来了过年这段假期,必须得回去一趟。
花荣要是骑快马的话,确实很快就能回来,但就怕家里留他,待起来没完。
“你要去多久?”
“除夕元旦这段假期是七天,但是我毕竟是特例,又多放了几天,正月十六能回来就行。”
这意味着花荣要回家过年,一直到元宵节之后才能回来。
高铭这下真的觉得不舒服了,“东京元宵节才热闹,叫你家里人来东京过,我负责接待他们,你就别回去了。”
花荣笑道:“不想我走?”
“嗯,有点。”毕竟整天在一起,花荣突然走了,总觉得身边少点什么,空落落的。
“那我争取早点回来,咱们一起过元宵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